音樂治療的專家可以對癥下“樂”,根據病人的病情選擇某類音樂作品讓其欣賞,對某些身心性的疾病可以起輔助治療作用。這說明,優秀的音樂作品在特定的情況下也可以充當救人扶危的醫生。
據說,哲學家尼采有次患病,偶然中聽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疾病竟然不治而愈。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近來患病,昨夜聽了比才的《卡門》,病意全消了,我感謝這首音樂。”不少事例證明,音樂不僅有怡情悅性的作用,還有一定治療效果,音樂有時是醫生。
那么,音樂會不會危害健康,甚至成為殺手呢?有報紙介紹過歷史上曾有一首樂曲成為殺手的特例,令人毛骨悚然。
1932年,法國作曲家魯蘭斯·查理斯創作了一首叫《黑色的星期天》的樂曲。據說,聽過這首樂曲而先后死亡的人數超過了一百,它是個無形的殺手,被稱為“魔鬼邀請書”。
首先被這個魔鬼邀去的,是一位在布達佩斯一家酒吧喝酒的匈牙利青年。他聽了樂隊演奏這首樂曲后,再也無法控制自己極其悲傷的感情,于是拔出手槍朝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
一名女警察對此案進行調查,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查出原因。最后,她買了一張那天樂隊演奏過的《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心想,也許從這里可以找到一些破案的蛛絲馬跡。她把唱片放了一遍后,結果也自殺了。人們在她的辦公桌上發現她留給警察局長的遺言:“我受理的案件不用繼續偵查了,其兇手就是樂曲《黑色的星期天》。我在聽這首曲子時,也忍受不了它那悲傷旋律的刺激,只好謝絕人世了?!?/p>
無獨有偶,美國紐約一位開朗活潑的女打字員與人閑聊時,聽說《黑色的星期天》如何使人傷感,便好奇地借了這首樂曲的唱片回家聽。第二天她沒有去上班,人們在她房間發現她已自殺身亡。在意大利,一位音樂家聽說了這些奇聞之后感到困惑不解,他不相信《黑色的星期天》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后果,便試著在自己客廳里用鋼琴彈奏了一遍,竟也死在鋼琴旁,并在《黑色的星期天》的樂譜上寫下這樣的遺言:“這樂曲的旋律太殘酷了,這不是人類所能忍受的曲子,毀掉它吧,不然會有更多的人因受刺激而喪命?!?/p>
由于自殺的人越來越多,美、英、法、西班牙等諸多國家的電臺便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號召歐美各國聯合抵制《黑色的星期天》,趕走了這個惡魔。
這首殺人的樂曲終于被銷毀了,作者也因為內疚而在臨終前懺悔道:“沒想到,這首樂曲給人類帶來了如此多的災難,讓上帝在另一個世界來懲罰我的靈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