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這是唐人祖詠的《終南望余雪》。
據《唐詩紀事》,祖詠的這首《終南望余雪》是他在參加進士考試時,作的一首詩。其實,這首詩只是半首,為什么呢?因為唐代的進士考試,都要求考生要作一首六韻十二句的古言律詩。
而祖詠卻在寫完這四句后,就擱筆交卷了。監考官說:“不對呀,我們要的是長律,你怎么才寫了四句?年輕人,我看你這四句寫得著實不錯,還有的是時間,不如你拿回去,再補上八句吧。”
監考官也是好心,而祖詠卻說:“這四句已把我想表達的意思都表達完了,再寫,就是畫蛇添足了。”
祖詠執意不改,就這樣交了卷。由于詩作得不合規矩,祖詠最后沒有被錄取。
可是令監考官和祖詠都沒想到的是,這四句的詩,竟然成為了祖詠的傳世之作,至今為人傳誦。
據《唐詩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