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宋是一名鄉村教師,從教三十多年,一生的最大成就是教了數不清的學生,出門就有人喊他“宋老師”。老宋對這個稱呼很受用,時常跟我說他有這樣的“成就”離不開我的支持,夸我是他的賢內助。的確,與他結婚這些年,雖然過的是粗茶淡飯的日子,但一家人和和美美,他身為老師受人尊重,我也跟著沾光。我們的兩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后在外地工作,大兒子已結婚,小兒子也談了女朋友。我很知足。
可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老宋變了。他有個堅持多年的習慣,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出門溜達一圈再回家,說是生物鐘輕易改不過來。可最近,他早晨開始賴床,我做好了飯催他起來吃,他也不太積極,動作慢吞吞的。我擔心他生了什么病,問他他又說沒覺得身上哪里不舒服。
一天下午,老宋進門就把自行車往院墻上一支,嘟囔道:“這個破車,累死人了。”我說:“不愿意騎車咱就買輛汽車開。”他看了我一眼說:“人老了,啥都白搭。”我打趣道:“宋老師哪能老呢,孩子王。”他嘆口氣沒說話。吃晚飯時,他告訴我:“我已經不教課了。領導照顧我年齡大了,讓我去辦公室。年輕人把活都干了,我這個老頭子就看看報喝喝茶,感覺成廢物了。”我吃了一驚,急忙問:“讓你去辦公室了,咋沒聽你回來說呢,啥時候的事?”他說:“一個星期了,跟你說這個有啥用?”我說:“難怪你早晨上班不積極了。”他嘆口氣道:“積極了幾十年,有啥用?我算看透了,上班沒勁,活著沒勁,啥都沒勁。”我責怪他:“瞎說什么呢!你可別嚇唬我。”他拍拍我的手一聲苦笑,說:“放心吧,我不會干傻事的,自己調節調節,過些日子就好了。”
我打電話給倆兒子,跟他們說了老宋的事兒,倆兒子都勸我不用擔心,說:“爸爸是退居二線綜合征,從講臺上退到辦公室,就跟領導退休一樣,感覺自己不被重視了,有種失落感,過段時間就好了。”
可誰也沒想到,形勢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樂觀,也許連老宋自己都沒料到,他的好心情會一去不復返。一個月、兩個月,老宋還是提不起精神。我慌了,老宋也開始自己找原因。一天,他從學校回來,拿了一張報紙給我看,說:“我今天看了這個才知道,我是患了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我嚇了一跳:“啥病?嚴重嗎?”他說:“女人有更年期你知道吧?其實我們男的也有更年期。報紙上說的,男性更年期也會像女性更年期一樣出現各種情緒反常現象,有的變得煩躁、易怒,有的走另一個極端,消極、冷漠,無精打采。”我說:“那怎么辦?能治嗎?”他說:“我多少懂得一點心理學,對癥下藥,自己盡量調節心情吧!報上說,吃點藥效果更好。”
我聽了趕緊去翻找老宋的醫療卡,拽著他要去醫院。他苦笑道:“看你緊張的,我還是先找中醫抓幾服藥吃吃吧,無非就是調節一下體內的激素水平。”一聽他自有主張,我放下心來,說:“不管中醫西醫,只要能治你的病就行。”
老宋很快就看了中醫,開了十幾服中藥回來。按照醫囑,我每天早晚給他煎藥。藥太苦,老宋喝得很艱難,我鼓勵他:“良藥苦口,忍著點,都喝了,別浪費。”老宋滿懷感激地跟我開玩笑:“你監督我吃藥這勁頭兒,可比當年管那倆小子還嚴格。”我說:“以前怕影響你進步,我挑起了全家的重擔,家里家外兩頭忙,你收入不高,日子過得也緊巴,好不容易盼到現在生活好了,我還尋思著能享享福了,沒承想你得了這個病,整天愁眉苦臉的,反倒讓我覺得還不如那些年吃苦的時候,至少我們都充滿了干勁與希望。”老伴安慰我:“我這也不算啥病,報紙上說了,有30%的男人都會出現男更癥狀,只是輕重程度不同,但只要積極應對,會好起來的。你別太擔心,我有信心重回以前的狀態。”
我相信,只要老伴自己有信心,再加上我和孩子們的親情撫慰,云開見月明的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從病理上講,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緣于睪丸功能退化。應對“男更”,首先需要患者自我調節,樹立信心;其次要注重飲食調節,多食豆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同時輔以中醫治療,調節體內激素水平;最后,親情撫慰不可忽視。胡蘭女士的做法,十分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