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丈夫喜歡喝啤酒、吃海鮮,導致尿酸高,但他不愿意節制飲食,每年要犯四五次痛風。我很擔心這樣下去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請問,尿酸高有哪些危害?如果食療,應該多吃什么,少吃什么?
讀者 劉智芳
劉智芳讀者:
近年來我國的高尿酸血癥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而且男性的發病率遠遠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癥對身體健康有嚴重危害,容易導致以下常見疾病:
1.痛風性關節炎。高尿酸血癥最直觀的后果就是會導致痛風,而且血尿酸的濃度越高,痛風發作的頻率越高,癥狀越嚴重。有關研究證實,人的血尿酸超過600μmol/L時,痛風發作概率將近30%,當血尿酸的含量低于420μmol/L時,痛風發作的概率還不到1%。
2.痛風性腎病和慢性腎功能衰竭。高尿酸還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傷害腎臟健康,而且當腎臟受到傷害之后血尿酸的排泄量會受到影響出現下降,這從某種程度上會加重高尿酸癥狀。研究顯示,如果人的血尿酸濃度超過391μmol/L,男性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概率會增加94%,女性會增加400%;而且,一個人的血尿酸濃度每升高60μmol/L,將會導致發生急性腎衰竭的概率增加70%。
3.高血壓。腎臟跟人的血壓情況息息相關,所以尿酸高可能會導致腎功能衰竭,所以高尿酸血癥還會引起高血壓。研究顯示,人的血尿酸濃度每升高60μmol/L,高血壓的出現概率將會增加15%~23%。
4.糖尿病。人體內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會直接導致Ⅱ型糖尿病的患病概率增大。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是因為高尿酸癥導致的,如果高尿酸癥出現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那么患者患糖尿病腎病的概率將會大大增加。
5.尿酸性腎結石。相關統計顯示,在我國的腎結石患者當中,有5%是因為尿酸性腎結石導致的,這種情況的腎結石跟其他原因導致的腎結石一樣,患者也會表現出腰痛以及血尿的癥狀。
尿酸高患者在飲食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適量攝入蛋白質。蛋白質攝入量過多會使嘌呤合成增加,并且蛋白質代謝產生含氮物質,可引起血壓波動。牛奶、雞蛋不含核蛋白,含嘌呤很少,可作為首選蛋白質的來源。應改善動物性食物結構,減少含脂肪高的豬肉,增加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少的禽肉及魚肉。
2.限制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飲食容易導致動脈硬化,還有阻礙肝腎排泄尿酸的作用,使尿酸升高。烹調時以植物油為主,因植物油含維生素E和較多亞油酸,對預防血管破裂有一定的作用,如菜油、花生油、橄欖油、茶油或芝麻油、玉米油、紅花油等。
3.少吃膽固醇高的食物。高膽固醇食物主要有動物內臟(心、肝、腸、腎、腦等)、各種蛋黃、蝦、肥肉、魷魚、墨魚、牛油、奶油等。
4.限制鹽的攝入量。食鹽攝入過多,會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促使腎小動脈硬化過程加快。適當減少鈉鹽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內鈉水潴留。每天吃鹽量應控制在2~3克,1克鹽相當于中等牙膏蓋所裝的量。食鹽量還應減去烹調用醬油中所含的鈉,3毫升醬油相當于1克鹽。咸(醬)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貝類、蝦米、皮蛋,以及茼蒿、空心菜等蔬菜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5.增加含鉀豐富食物的攝入。富含鉀的食物進入人體,有對抗鈉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促進尿液中的尿酸溶解,減少尿酸沉淀,增加尿酸排出量,防止尿酸性結石形成。含鉀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肉類,包括瘦肉、魚、禽類等;水果類,包括香蕉、獼猴桃、棗、桃、梨、柿子、菠蘿、橘子、柑橙、蘋果、杏、紅棗、葡萄、西瓜等;蔬菜類,包括土豆、西蘭花、西芹、茄子、芥菜、蒜苗、海帶、紫菜、莧菜、油菜及白菜等。
6.多吃堿性食物。多吃堿性食物,使尿液偏堿性,有利于結石溶解,防止再生。堿性食物主要包括新鮮蔬菜、水果、牛奶、蛋清等。
7.攝入具有降壓作用的食品。降壓食品包括核桃、杏仁、香菜、大蒜、芹菜、薺菜、玉米、胡蘿卜、菊花、葫蘆、海帶、冬瓜、黃瓜、茄子、蘿卜、荸薺、洋蔥、番茄、蘋果、香蕉、山楂、柿子、西瓜、紅棗、桑葚、檸檬、橘等。
8.多喝水。每日應喝水2000毫升以上。多飲白開水可以稀釋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少喝肉湯、魚湯、雞湯、火鍋湯等,因為這些湯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
9.禁酒,少飲咖啡、茶、可可等。
醫生 申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