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輝霞
青山縣舉行致富能手表彰大會,七十多歲的李老漢成績突出,被請到了主席臺正中央。
李老漢是個孤寡老人,住在鄉(xiāng)下的公路邊上,家門前就是個三岔路口,房屋兩側(cè)都是公路。幾年前公路翻修,他的房子被拆了,他舍不得離開原地,就在老房子后面搭了個窩棚,一不等二不靠,堅持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單是去年,他靠養(yǎng)魚,竟收益頗豐,不但一下子脫掉了貧困帽子,還成了致富能手。

李老漢的魚塘是一個三角形,正是原先的老宅地。記者聲情并茂地采訪李老漢:“李大爺,那原是您住的地兒,您這么大歲數(shù),把它改建成魚塘,一定費了不少力吧?”
李老漢來之前喝了點酒,一聽此話很激動:“不費力,不費力!我老漢之所以能致富,多虧了公路局啊!”
公路局的領(lǐng)導(dǎo)正好在現(xiàn)場,一聽這話,激動地走上前去:“李大爺,您是說我們給您修了致富路是吧?大爺,這是應(yīng)該的。”
李老漢握著局長的手使勁搖著:“你就是公路局的?我老漢托你的福啊!要不是你們,我老漢就不可能有這個魚塘嘍!”
旁邊的人一聽全蒙了,難道公路局還義務(wù)幫人挖魚塘?李老漢解釋道:“三年前第一次修路,我的老房子被扒了,路基高了,我的老宅地變成了水田,我種了點稻子;兩年前路壞了,在原路上修了一條新路,路更高了,水田變成淺水灣,我栽上了荸薺;去年路又重修,淺水灣就變成了池塘,我這才把荸薺換成了魚苗……這養(yǎng)魚啊,一下子讓我脫了貧。我的魚塘是公路局年年修路幫我建起來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當(dāng)然要感謝你們嘍!”
(發(fā)稿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