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際合作下的ESI高被引論文產出及其影響力研究

2019-04-20 08:09:06蘇林偉喬利利
現代情報 2019年4期

蘇林偉 喬利利

摘要:[目的/意義]探索國際合作下世界主要國家/地區高被引論文的產出情況及影響力水平。[方法/過程]以2008-2018年ESI中22個學科領域186 474篇高被引論文為基礎研究數據,以高被引論文總數排名前10的國家/地區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樣本國家/地區高水平、高影響力的科技文獻產出、產出影響力及合作情況進行分析,重點分析我國進入ESI學科所屬高被引文獻的國際合作情況及影響力特征。[結果/結論]國際合作對不同國家/地區的科研產出影響不同;國際合作強度與成果產出影響力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國際合作對我國大部分學科領域的高被引論文均有積極的正面影響,但部分學科領域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的總體影響力卻低于我國自主研發高被引論文。

關鍵詞:國際學術合作;ESI;高被引文獻;影響力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9.04.017

〔中圖分類號〕G250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9)04-0143-10

Output and Impact Study of Highly Cited Papers Unde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llaboration Based on ESI

Su Linwei1Qiao Lili2,3

(1.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1203,China;

2.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3.Institute for Academic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o explore the output and impact of highly cited papers in major countries/territories of the world with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Method/Process]Based on 186474 highly cited papers of 22 scientific fields in 2008-2018 which obtained from the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we took top 10 countries/territories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highly cited papers as the main research samples.Then we analyzed the output and? impact of highly cited papers by taking collaboration and non-collaboration into consideration.Besides,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utput and impact of Chinas highly cited papers.[Results/Conclusions]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research output in different countries/territorie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impact of papers;In China,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highly cited papers in most scientific fields,but in some fields,the overall citation impact of internationally collaboration highly cited papers was lower than non-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highly cited papers.

Key words: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llaboration;ESI;highly cited papers;impact

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和世界一流大學是我國成為科技強國的一個重要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了國家科技創新體系與高等教育建設步伐,《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等政策的發布更是推動了社會各界對于我國科技發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關注和重視,也引發了對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標準的討論。在通常情況下,國際一流的學術成果是評價科研單位或是學科入選“一流”的重要考量指標之一。作為國際上評價一流學術成果的公認數據來源,美國科技信息所(ISI)推出的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衡量一個國家、機構等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庫,其對各學科領域按論文被引頻次劃出世界影響力排名前1%的高被引論文,對高質量、高影響力的一流學術成果的識別提供了數據支持。因而,為爭創一流學科,加快國際一流科研機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各高校及科研機構鼓勵科研人員積極發表高水平的國際科研成果。在此背景下,國家出臺資助優秀人才,鼓勵跨國界科技交流,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等相應政策,推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產出。其中,國際合作作為推動知識交流和科研創新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在高影響力論文的產生過程中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正是本文著力探討的主要問題。

1文獻綜述

11國際合作的戰略意義與措施

國際學術合作是現今各國知識共享、知識傳遞及知識溢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在宏觀層面能較好促進各國知識的交流與傳遞,加速科技資源的流動與配置,提高基礎研究及科研創新的效率;于微觀層面有助于科研產出,提高機構創新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加強學術規范、提升科研深度和成果影響力[1]。知識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之間的知識交流日益加強,日益先進的通訊技術同樣使得國際學術合作更為便捷,不同學科領域的國際合作論文迅速增長,國際學術協作正呈現不斷增強的趨勢。

國家/地區對國際合作的高度重視及戰略支持是推動跨國學術合作的前提和保障。為促進和激勵跨國學術合作研究,國際組織及各國國家科研機構等出臺了相應科技資助政策,歐盟委員會推出European Research Area(ERA)戰略,相應放寬了可能阻礙跨國合作的限制條件,德國成立了洪堡自然研究和考察基金會,重點資助國際合作項目[2]。為保持國際合作地位,美國在國際舞臺中采用廣泛合作策略,由美國科學基金會資助美國各高校及工程院與學科研究實力較強的國家合作。一些亞非拉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對國際合作也愈加重視,金磚五國聯合制定了國家科技和創新框架計劃(BRICS STI Framework Programme),旨在資助跨國界合作研究項目,俄羅斯非營利性政府機構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RFBR)同樣大力支持俄羅斯科研學者參與國際合作框架下的基礎科學研究,積極開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各種形式的合作交流活動[3]。在國家政策指導及基金資助下,我國近年逐步擴大了國際合作范圍,陸續與156個國家簽訂國際科技合作協議[2],“雙一流”遴選條件中亦要求高校要深度參與國際或區域性重大科學計劃、科學工程,與世界高水平大學和學術機構有深度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因而,在國際科研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的背景下,引發了學界對于國際合作和高影響力論文的研究。

12國際合作對論文產出及影響力研究

相對于國際合作政策措施,早在十九世紀便有學者通過文獻計量學方法全面系統地論證科學合作[4],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國際合作對科研產出具有積極的正效應影響。克羅地亞學者Nevenka Pravdi等通過研究科研合作與科研產出之間的關系,論證了合作有助于提高科研產出,且同一批論文作者間的合作頻率越高,論文產出越多[5];Bordons M等在對SCI、SSCI中生物醫學3個子領域的研究性論文(Article)實證過程中發現,國際合作與文獻產出存在正相關性[6]。Cho C C等通過對中國SCI論文及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的分析發現,無論是跨國合作還是國內合作均有助于提高論文發表率[7]。除提高科研成果產出,國際合作在引用意義上有助于提高文獻的研究水平與影響力。Hayati Z等在對伊朗研究員發表的SCI論文探索過程中發現,國際合作出版物的平均引用次數顯著高于國內合作出版物[8];Glanzel W等通過對SCI化學論文高產出的36個國家/地區在1995年發表的化學文獻分析,發現國際合作論文的被引次數在總體上要高于純粹的國內論文[9];葉偉萍等比較了我國“985工程”首批建設的9所研究型大學與國際一流研究型大學的科研產出,發現國際合作能顯著提升研究型大學的學術影響力[10]。這些研究揭示了合作,尤其是國際合作,在提升研究深度,提高學術水平,進而推動學科發展,實現雙一流建設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上述研究證實了國際合作對科研產出及成果影響力有積極的正面影響,但部分研究也發現國際合作對不同國家/地區或學科領域的影響存在差異。Glanzel W在對臨床醫學、生物醫學等8個SCI主要學科領域在1995-1996年的文獻實證過程中發現,國際合作對不同國家/地區、不同學科產出文獻的質量影響差異顯著,個別國家/地區在數學和自然科學學科領域的國際合作論文質量水平甚至要低于國內論文,且部分由2~3個國家/地區合作完成的文獻與國內文獻相比不存在明顯的引文優勢[11];Leimu R等分析了Oecologia期刊1998-2000年的論文合作情況,發現國際合作對生態論文的引用率影響很小甚至無影響[12];王文平等通過對我國學者發表的生物技術與應用微生物學、電子電氣工程等6個重要研究領域的SCI論文實證研究發現,新興的、應用性較強的研究領域受國際合作的影響程度更高[13]。這些研究從側面反映個別國家/地區或學科的國際科技合作環境欠佳,可能存在跨國界合作深度不足,缺乏有效政策支持等問題,研究同樣啟示可基于國際合作角度了解學科的研究現狀與國際地位,深入探討與不同國家/地區合作對各學科發展及雙一流建設的影響,為完善學科國際學術合作機制提供參考。

13國際合作對ESI高水平論文的影響

ESI數據庫作為用于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權威評價工具[14],近年來廣泛用于評估科研人員、高校/機構、國家/地區等科研實體的科研實力,隨著我國對“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的提出,國內高校更是將ESI指標作為衡量學科及高校進入國際一流水平的重要指標。劉月雷等基于ESI數據評估世界各國在地球科學領域的科研表現[15],邱均平等利用ESI數據,評價世界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競爭力[16],陳仕吉等則以ESI數據庫為基礎數據源,構建學術影響力指標,為機構或其他研究實體的學術影響力評價提供參考[17]。學術界亦有學者以ESI作為數據源對國家/地區或機構的合作情況進行探究,Chuang K Y等基于ESI數據庫對水資源領域高被引論文進行探索,發現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在發文上更傾向于機構間合作而非國際合作[18],Fu H Z等對我國1999-2009年間發表的ESI高被引論文進行研究,發現近半數的ESI論文均是通過國際合作產出的,且合作國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法國、加拿大、俄羅斯和意大利8個主要國家[19],岳曉旭等基于ESI學科分類的我國科研國際合作情況分析,發現臨床醫學、社會科學概論、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等學科的合作范圍較廣,而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數學等學科的合作廣度有待加強[20],但在國際范圍內,不同國家/地區的國際合作對ESI高水平論文的產出及影響力存在怎樣的差異,尚未進行系統的分析。

為探索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及我國高影響力論文的國際合作、合作產出及其影響力情況,本文將以ESI學科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切入點,探索高被引論文總數排名前10的國家/地區在22個學科領域的高水平論文發表及合作情況及產出影響力,重點分析我國入圍ESI學科的世界前1%學科所發表論文的國際合作及產出情況,深入探討與不同國家合作對我國各學科產出高影響力學術成果的影響,為在科技交流日益頻繁的國際大環境下制定更好的學科發展策略提供參考。

2數據與方法

21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Clarivate Analytics的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涵蓋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ESI的全部高被引論文數據(Highly Cited Papers)。在ESI庫的結果列表(Results List)中選擇”Countries/Regions”字段,指標(Include Results for)選擇”Highly Cited Papers”,根據高被引論文總數對國家/地區進行降序,選擇排名前10的國家/地區作為主要分析對象,分別為:美國、中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意大利、荷蘭、西班牙,依次下載各國/地區高被引論文數據。對于高被引論文總數超過20 000篇的國家(美國和中國),結果列表選擇”Research Fields”字段,增加過濾條件(Add Filter),分別對ESI 22個學科領域的高被引論文數據進行下載。數據共涉及10個國家/地區22個學科領域186 474篇高被引論文。文中所用學科、國家符號說明如表1、表2所示。

22指標體系

本文欲探索比較國際合作與非國際合作下世界主要國家/地區高被引論文在不同學科的產出情況及影響力水平,論文中涉及的指標符號及其定義如表3所示。

3分析與討論

31各國ESI高被引論文發表狀況

一定程度上,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率可以反映國際合作對高被引論文產出的影響,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率越高,表示高被引論文中以國際合作形式產出的論文越多,即可表明,國際合作下高被引論文產出的概率越大體科研實力的重要測評指標之一。美國作為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其在除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和材料科學外的19個ESI學科領域產出的高被引論文數均位列世界第一,且顯著高于其他國家/地區。表4各國22個ESI學科領域高被引論文發表情況顯示,美國在22個ESI學科領域發表的高被引論文數顯著高于其他國家/地區。其中,以宇宙科學最為突出,美國在該領域發表了超過八成高被引文獻。此外,在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神經與行為學相關領域,美國發表的高被引論文均占學科論文總數的六成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國在各個學科領域尤其是高科技應用領域及醫學領域的發展相對超前。英國在上述相關領域及藥理學和毒理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生物與生化、經濟與商學、環境/生態學、地球科學、綜合交叉學科及一般社會科學總論等13個學科領域的高被引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中國作為唯一一個ESI高被引論文總數進入世界排名前十的亞洲國家,其高被引論文在數量上已經超越英國躋身世界第二,其中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和材料科學的高被引論文數量甚至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一。可見就總體而言,我國已成為高被引論文的高產出國家。然我國在基礎醫學與宇宙科學領域的高被引論文產出相對較低,數據顯示,我國在臨床醫學、精神病學/心理學、免疫學、神經與行為學及宇宙科學的高被引論文數占學科高被引論文總數不到10%。近年我國對醫學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政府亦在改革醫學科研管理體制及基金持續投入上做了相應舉措,在宇宙科學領域亦相應加大了科研投入,但在國際上,這些領域仍處于相對較低水平。

32ESI高被引論文國際合作情況

合作是現如今科技成果產出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參考Bordons M等對國際合作論文的定義,本文將論文的國別信息中出現兩個及兩個以上國家的文獻界定為國際合作論文[6]。樣本國家跨國界合作的ESI高被引論文情況如表5所示。

美國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在數量上顯著領先其他樣本國家/地區,超出排名第二的英國2倍以上,其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與非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數比率近1∶1,可見美國不僅在國際學術合作上取得較好的產出效果,其自身同樣擁有相對獨立的自主科研能力。我國的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在體量上低于英國與德國,排名第四,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非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數超出英國與德國,排名僅次美國,非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率約為47%,如此表明,在國際高水平論文產出層面上,我國總體上也已具備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其他8個樣本國家/地區的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率都徘徊在80%前后,對于這些國家/地區,高水平學術成果大多數都是以國際合作形式產出,側面亦可說明,國際合作能夠促進這些國家/地區高被引論文的產出。

33各國國際合作與非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影響力比較

篇均被引頻次作為一種測度期刊、學科、機構、國家/地區等評估實體學術影響力的重要引文指標,常用于國際、國內測評各研究實體的學術水平與影響力,樣本國家在22個學科領域總體的高被引合作論文篇均被引頻次如圖1所示。

根據國際合作與非國際合作ESI高被引論文的篇均被引情況,可將樣本國家分成3類。第一類,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中國和荷蘭,總體而言,國際合作對上述國家學術成果的影響力有顯著提升。以意大利為例,其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的篇均被引頻次高出非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約55。第二類,美國、法國、英國和西班牙,國際合作對這些國家/地區的論文影響力總體上僅產生小幅度的提升。第三類為德國,其國際合作論文篇均被引略低于非國際合作論文,即就論文影響力而言,國際合作總體上并未對德國的論文影響力產生顯著提升。我國入圍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雖在體量上有了明顯的增加,但高被引論文的總體影響力水平卻有待提高。由圖1可見,無論是國際合作論文或是非國際合作論文,其篇均引用頻次都明顯低于其他樣本國家/地區,雖高被引論文已代表世界較高水平的論文,但我國產出的論文,依舊需更注重質量的提升。

34我國ESI高被引論文國際合作情況

在國家的政策指導及基金資助的推動下,我國近年來加大了國際合作強度,擴大了國際合作范圍,在科技成果產出方面實現了從量到質的飛躍,收獲了較好的成果。對于有我國學者參與的ESI高被引論文,其與其他樣本國家合作情況如表6所示。

我國ESI高被引論文的國際合作結構存在明顯的學科差異。表6顯示,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及藥理學和毒理學的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率較低。其中,以化學學科最為突出,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率僅約4成,一定程度上可說明我國化學學科具備較為堅實的獨立創新實力,這與我國在化學領域投入較多的科學基金[21]有一定的關系。在神經與行為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綜合交叉學科和宇宙科學領域,我國學者獨立完成或以國內合作形式完成的高被引論文率不超過2成,其中宇宙科學的非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率不到3%,考慮宇宙科學學科在科研過程中需較高成本和完善設施,如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探索該學科的難度,目前我國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國防科技大學兩所高校的航空航宇科學與技術學科(宇宙科學相關學科)被列入“雙一流”建設學科。宇宙科學領域的研究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為此我國政府應加大該學科領域的科研投入,鼓勵學者與領先國家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實現該領域快速發展,學科水平與國際接軌。

在與其他國家的科研合作上,我國與美國的合作頻次最多,未有學科例外。美國作為世界領先的科研強國,不僅具有較高的論文生產力,同樣具有很強的國際合作力,在由我國學者參與的ESI高被引論文中,約28%的論文與美國存在合作行為,超過與我國科研合作密切程度第二的英國約20%。宇宙科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和神經與行為學的高被引論文均與美國有較高的合作率(與美國合作產出的高被引論文超出六成),與美國合作率相對較低的學科包括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化學、材料科學和數學,這些學科在我國均有較高的自主科研能力。

35我國ESI高被引論文國際合作影響力特征

雖在各學科領域我國與美國的合作率高,但合作產出的論文影響力卻不及其他樣本國家/地區。數據顯示,總體上,我國與法國、英國、德國等其他樣本國家/地區合作的高被引論文的篇均被引次數均高于與美國合作的高被引論文,與荷蘭合作的論文篇均被引最高。圖2顯示,我國的非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其篇均被引低于中國高被引論文及與樣本國家/地區合作產出的高被引論文總體水平,表7為我國與各樣本國家/地區合作的高被引論文的篇均被引頻次情況。

表7顯示,除材料科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神經與行為學和宇宙科學外,我國在其他學科領域自主科研產出的高被引論文的篇均被引次數都低于學科總體水平,個別學科如分子生物與遺傳學、精神病學/心理學、臨床醫學等與學科平均水平相差甚遠,這與我國各學科的發展現狀有很大的關系,同時反映了國際合作不同程度地影響我國各學科產出成果的影響力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與美國合作產出的論文中,未有學科的篇均被引次數高于全部樣本國家,微生物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的篇均被引次數甚至低于我國學科總體平均水平,可見雖美國擁有明顯的學科科研實力,但與我國合作產出的論文成果并不具備顯著的引文優勢。我國與其他主要樣本國家/地區合作產出成果同樣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數據顯示,我國與英國在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微生物學、綜合交叉學等16個學科領域合作產出的高被引論文篇均被引頻次均高于美國,與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地區同樣存在合作產出的高被引論文篇均被引最高的學科。如此啟示,各學科與不同國家的合作產出成果存在質量差異,學者在選擇國際合作國時,可充分考慮該學科與合作國現有合作成效,表7可為我國學者在選擇國際合作國時,為產出更具影響力的學術成果提供一定程度的參考。

4結語

本文通過對高被引論文產出排名前10的國家/地區在ESI 22個學科領域的高被引論文數據進行探索研究,結果發現,美國與中國的獨立自主科研能力均相對較強,高被引論文中近五成是以非國際合作形式產出,遠低于其他樣本國家/地區80%左右的高被引論文國際合作率。而從國際合作對高被引論文水平的影響角度,可將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中國和荷蘭歸為一類,國際合作對這些國家/地區有較大的正面影響;美國、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為一類,國際合作對這些國家/地區僅產生小幅度的正面影響;德國自成一類,國際合作總體上對德國未產生積極的正面影響。此外,中國的國際合作與非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在篇均被引頻次上均遠低于其他樣本國家/地區,可從科研制度角度進一步探索更為有效的科研成果質量提升機制。

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探索了我國在22個ESI學科領域高被引論文國際合作產出及影響力情況,研究發現我國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占比存在顯著的學科差異。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及藥理學和毒理學的國際合作率相對較低,而精神病學/心理學、神經與行為學、綜合交叉學科和宇宙科學則相反;在合作密切程度上,我國與美國的合作強度均相對其他國家/地區更強,但合作產出成果的總體影響力卻不及西班牙、法國等其他合作國。就國際合作對高被引論文的影響力而言,在大部分ESI學科領域,國際合作對我國高被引論文均有積極的正面影響,但在材料科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神經與行為學和宇宙科學5個學科領域,國際合作高被引論文的總體影響力低于我國自主研發高被引論文。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科領域,制定完善的學科發展策略,選擇恰當的合作國成為我國高校/機構亟待解決的重大挑戰。

本文僅探討高被引論文產出排名前10的國家/地區,其中大部分都為歐美國家,然而我國與亞非拉國家的學術合作也相當緊密,在后續的研究中可適當擴大研究范圍,全面探討洲際乃至不同國家合作對各學科發展的影響。此外,可深入探討SCI/SSCI論文的國際合作情況,對比ESI高被引論文,從另一視角分析與各國的學術合作效果,為我國各學科制定有效的學科規劃及國際合作策略提供理論參考,從而促進我國科研單位“雙一流”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倪萍,安新穎.國際合著模式與論文被引相關性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5,36(9):60-64.

[2]黃日茜,李振興,張婧婧.德國國際科技合作機制研究及啟示[J].中國科學基金,2016,(3):262-268.

[3]魏芹,鄒立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NSFC-RFBR)2003-2012年國際合作交流項目情況分析[J].中國科學基金,2014,(2):134-140.

[4]Beaver D B D,Rosen R.Studies i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J].Scientometrics,1979,1(2):133-149.

[5]金炬,武夷山,梁戰平.國際科技合作文獻計量學研究綜述——《科學計量學》(Scientometrics)期刊相關論文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07,51(3):63-67.

[6]Bordons M,Gómez I,Fernández M T,et al.Local,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J].Scientometrics,1996,37(2):279-295.

[7]Cho C C,Hu M W,Liu M C.Improvements in Productivity Based on Co-authorship:A Case Study of Published Articles in China[J].Scientometrics,2010,85(2):463-470.

[8]Hayati Z,Didegah F.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mong Iranian Researchers During 1998-2007[J].Library Hi Tech,2010,28(3):433-446.

[9]Glnzel W,Schubert A.Double Effort=Double Impact?A Critical View at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 in Chemistry[J].Scientometrics,2001,50(2):199-214.

[10]葉偉萍,梁文艷,胡詠梅.C9大學離世界一流大學有多遠——分學科的國際合作比較[J].教育研究,2017,(3):53-66.

[11]Glnzel W.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authorship Relations[J].Scientometrics,2001,51(1):69-115.

[12]Leimu R,Koricheva J.Does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Increase the Impact of Ecological Articles?[J].Bioscience,2005,55(5):438-443.

[13]王文平,劉云,何穎,等.國際科技合作對跨學科研究影響的評價研究——基于文獻計量學分析的視角[J].科研管理,2015,36(3):127-137.

[14]霍艷蓉.基本科學指數(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數據庫[J].圖書情報工作,2003,(1):56-59.

[15]劉月雷,聶峰英.基于ESI數據庫的地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分析研究[J].現代情報,2015,35(6):81-85.

[16]邱均平,趙蓉英,馬瑞敏,等.世界一流大學及學科競爭力評價的意義、理念與實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24(3):23-26.

[17]陳仕吉,史麗文,左文革.基于ESI的學術影響力指標測度方法與實證[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2):97-102.

[18]Chuang K Y,Wang M H,Ho Y S.High-impact Papers Presented in the Subject Category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Database of 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J].Scientometrics,2011,87(3):551-562.

[19]Fu H Z,Chuang K Y,Wang M H,et al.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in China Assessed with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J].Scientometrics,2011,88(3):841-862.

[20]岳曉旭,袁軍鵬,黃萃,等.基于ESI學科分類的中國科研國際合作主導地位變遷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8,39(4):3-17.

[21]蘇林偉,田盛慧,趙星.國家/地區高被引論文的科學基金資助研究[J].中國科學基金,2015,(5):371-377.

(責任編輯:陳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97国产在线播放| 天堂成人av| 欧美在线一级片|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 91|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日韩午夜片| 思思热精品在线8|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日韩aV在线| 天天综合网在线|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综合网|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欧美v在线|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美女精品| 中文字幕2区|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玖玖精品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国产丝袜精品|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97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无码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视频网站| 九九九国产| 国产三级成人|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黄|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亚洲视频| 亚洲性影院|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国产jizz| 五月天天天色|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午夜不卡视频| 色婷婷狠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