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猛

蔡猛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安監局
安全是企業發展的保障,企業安全工作抓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企業“一把手”是否重視。但企業“一把手”往往是緊盯發展大事,無暇顧及其他。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日常工作涉及領域廣、部門多、任務重、責任大,且人微言輕,無論是人力、精力、管理能力都有限,工作推進力度不足,少不得做些“扯虎皮做大旗”“狐假虎威”的事。如何巧借“勢”、干好事,筆者認為要從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乘“勢”發力,高位推動安全工作。安全管理人員有時在安全與生產發生沖突、安全經費的投入使用、安全人員的人事調配等問題上有責無權,凡事都需要“一把手”拍板,沒有“一把手”的支持,工作寸步難行。因此,安全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要善于借勢、勤于造勢,因勢利導,形成時勢和聲勢,巧借“一把手”的力量打開安全管理局面。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員要善于運用法律法規“倒逼”企業負責人關注安全、支持安全、投身安全。《安全生產法》對企業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作了明確規定,對失職瀆職的處理也作了具體的要求,安全管理人員要巧借領導之口話安全、談感受,讓領導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動企業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員要善用事故案例,大部分企業負責人對安全生產工作知之甚詳,只是在長期的安全運行中懈怠了精神,放松了對安全工作的要求。企業安全員要善于學習事故案例,講好安全故事,警醒“一把手”時刻繃緊安全弦,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只要“一把手”真正重視安全工作,從頂層推動安全工作,不斷凝聚安全共識,匯聚安全發展力量,高位推動安全工作落實,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借“勢”傳力,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做好安全工作,不是也不應該是安全員一人之事,更不能憑一己之力單打獨斗,企業負責人才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關鍵少數”。安全員要善于借力,借勢而上,建立健全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細化分解安全生產責任,增強企業各級負責人員、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和各崗位從業人員對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充分調動和發揮全體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真正做到安全責任全員共擔,安全成效全員共享。在實際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員還要克服“對上怕擔責任,對下怕得罪人,對工作怕吃苦受累”的錯誤心理,要敢于較真碰硬,要始終將員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溝通好、協調好、聯系好各部門和專業力量,避免和消除安全工作與各項工作的對立與矛盾,使各部門、各崗位共同形成合力,行安全之責任,成共贏之局面。
三是順“勢”助力,完善長效機制建設。向“一把手”借“勢”是安全管理人員開展工作的助力,而不是根本動力,可一可二不可三。安全管理人員珍惜好、把握住借“勢”的契機,健全完善企業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夯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一套有企業特色、崗位特點的獎懲機制,激發企業員工參與安全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安全意識上實現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在安全行為上實現由他律向自律轉變;在安全控制上實現由處理事故向清除隱患轉變;在安全管理上實現由微觀管理向宏觀控制層次管理轉變,扭轉安全管理的被動局面,不斷將成果固化為企業安全發展的共識,加以拓展,逐步形成企業的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