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設計
以“母愛”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文體特征明顯,不少于800字。
原文在線
那縷吹展生命的風
(標題優美,引人遐想)
童年,一天又一天,溫暖而遲緩。(首段突兀,缺少對“風”這一意象的必要闡述與鋪墊)
那一年我七歲,上小學的前一天晚上,你從櫥柜里將早已買好的書包拿出來,牽著我的手叮囑道:“明天你就要上小學了,以后就是大孩子了,要獨立堅強,不能再依賴媽媽了。”當我背著書包走進學校的大門時,我沒有像你想象中的一樣嚎啕大哭,而是頭也不回地走進了校園。我沒有注意到你努力張望的樣子,沒有捕捉到你追隨的目光。(母愛的真摯與“我”的年幼無知形成對比,直擊人心,感染力強)
記憶中的你總是挑食,你不喜歡吃蝦,不喜歡吃螃蟹,不喜歡吃所有我喜歡吃的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經歷時光與生活的洗禮后,你從一位少女變成了為家庭辛苦操勞的守護者。記憶中的你不喜歡漂亮衣服,卻總是將我打扮得光鮮亮麗。(此段放在此處,割裂了成長過程,且表述跳躍,不夠連貫)
那一年,我初三,升學的壓力讓我時常感到不安,經常和你生氣,你也沒有責備我,而是默默忍受,耐心地開導安慰。你總說我還小,再長大就會懂事了。深夜里你陪我一起奮戰,書桌上總有你洗好的水果或是一杯溫水,書桌后總有你深躬的背影一直默默守護著我。(應在矛盾沖突中展現母愛的寬容與偉大,在心與心的碰撞中達成諒解與融合,但此段欠缺撼動心靈的力量。另外,行文過程忽略對“風”的貫穿,未能照應標題)
這年,我高中。住校的日子對你來說是如此漫長。每次離開家,你總會送我很長一段路,行李箱里永遠有你給我帶的新鮮水果和干凈衣服。總感覺你比以前更小心翼翼,你會捧著手機小心翼翼地問我怎么更改某個設置,小心翼翼地詢問我的生活。你會滿足我所有的小愿望,卻不肯為自己花錢,你說我開心了你也就開心了。(習慣了母愛的存在,最感不適的應是“我”,在反思中實現自我的成長)
這天,我走在校園的林蔭小路上,我看到大樹下的小苗依偎著粗壯的樹干,嫩嫩的葉子從柔弱的枝中抽出,有風吹過它,它與樹干貼得更近。這時,我感到有風穿過我的頭發,溫暖細膩。
你的愛最讓我感到溫暖,像夏夜吹過我發梢的微風。時間無情,將你曾經光滑的臉龐嵌入些許皺紋,曾經熱血的心被生活打磨得平淡。
歲月請別傷害媽媽。成長之路有媽媽伴我同行,無論遇到什么風浪,媽媽的愛都是我最溫暖的微風。(最后三段信息零散,感情未得到升華,比較平淡)
問題診斷
1.缺乏明確的意象運用意識。標題把“母愛”比喻成“風”,這樣的運用是恰當貼切的,也是能為文章添彩的。但是行文中前四段都未提及“風”,“風”這一意象就與文章整體割裂開來,沒能充分發揮意象“風”的作用。究其原因,作者對“意象”一詞較陌生,更不知該如何運用。
2.結構層次不夠清晰,缺乏照應與貫穿意識。第二段插在小學與初中、高中之間,打破了敘述的連貫性,并且童年時的“我”也不具備回憶的能力,不合邏輯,不合生活常識。最后三段的抒情與上文銜接不自然,給人突兀之感。
3.缺少細節的刻畫,導致文章不夠深刻。本文以母愛為主題,感情真摯,細數了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足見作者是個有心人。但現實的生活并非時時母慈子孝,在矛盾碰撞中展現的人性更加真實,更能直擊人心。很明顯,本文缺少矛盾細節的描寫,使文章泛泛而談,不夠厚重與深刻。
技法梳理
1.描寫意象并讓其成為貫穿全文的線索。
行文中對選取的意象進行描寫,一方面可突出其在文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讓文章的語言表達更加細膩,增強可讀性。如文中“那一刻,樹葉沙沙地響著,帶著些許生機。風追隨著我的腳步,不緊不慢,就像你的目光”“你回應的總是安慰和鼓勵,像溫和的風絲絲縷縷吹過耳畔。心里的堅冰,也在日復一日無怨無悔的陪伴中慢慢融化”,讓“風”貫穿全文,起到線索的作用;文章末尾“您,就是吹展我生命的那縷暖風。而時光卻如烈風,無情地將你曾經光滑的臉龐嵌入些許皺紋,熱血的心被生活打磨得失去了棱角”??偨Y全文,升華主題,一氣呵成。
2.用好片段組合,使文章結構清晰。
片段組合法,就是根據話題主旨的需要,將若干相對并列獨立而又緊密相連的內容板塊“串聯”或“并聯”在一起,以體現作文主旨的方法。文中將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按照時間順序串聯起來,使思路脈絡清晰,結構一目了然,內容緊湊集中,主題得到了更好的展現。
3.撥細節之“弦”,奏真情之“曲”。
富有表現力的細節,對于塑造人物、展現情節、深化主題,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細節描寫也應當新穎、獨特、感人。文中母親“語重心長地叮囑”和我的“茫然”;“我”的“牢騷和抱怨”與母親的“安慰和鼓勵”;母親的“小心翼翼”與“我”的反思等細節的描寫,細致入微,準確生動地再現了人物活動的情景,人物形象也就躍然紙上,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種描寫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作者準確地把握了人物的思想動態和性格特征,選擇了最能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神色、表情、姿態和動作去描寫,做到了形神兼備。
化蝶之作
那縷吹展生命的風
張文曉 楊佳禾
溫暖而遲緩的風輕撫著我的童年,愜意而溫馨。(承接標題展開,為下文敘述作好鋪墊)
那一年,我七歲。上小學的前一天晚上,你從櫥柜里將早已買好的書包拿給我,然后牽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明天你就要上小學了,以后就是大孩子了,不能再依賴媽媽了?!蔽颐H?。當我背著書包走進學校的大門,我沒有嚎啕大哭,反而頭也不回地走進校園。我沒有捕捉到你追隨我的目光,更沒有注意到你努力張望的樣子。那一刻,樹葉沙沙地響著,帶著些許生機。風追隨著我的腳步,不緊不慢,就像你的目光。
那一年,我初三。升學的壓力讓我無法平靜,情緒不穩定,一點點小事就會讓我崩潰至大發脾氣。餐桌上,不喜歡的菜被你一下又一下地夾在碗里,你說:“多吃點,身體最要緊?!蔽也荒蜔┑仄鹕砘匚?。深夜里,面對刷不完的習題我不停地發牢騷和抱怨。你說:“慢慢來,總會有方法的?!蔽倚睦锖弈銕筒簧厦?,不知道對你說過多少難聽的話,發過多少頓脾氣,你回應的總是安慰和鼓勵,像溫和的風絲絲縷縷吹過耳畔。心里的尖冰,也在日復一日無怨無悔的陪伴中慢慢融化。窗外,月光如水,灑了一地。(兩段都在對比中凸顯母愛的無微不至與我的懵懂無知,表現深刻,并且貫穿“母愛如暖風”這一比喻,結構完整、緊湊)
這年,我高中。離家的日子總是那么漫長,習以為常的呵護關愛可望而不可即,在點滴回味中,我有了新的發現:你比以前更加小心翼翼。你會捧著手機小心翼翼地問我怎么更改某個設置,小心翼翼地詢問我的學習和生活,小心翼翼地問我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小心翼翼地整理我雜亂無章的屋子……你的“小心翼翼”刺痛了我的心!記憶中的你總是挑食。你不喜歡吃蝦,不喜歡吃螃蟹,不喜歡吃所有我喜歡吃的東西。記憶中的你不喜歡漂亮衣服,卻總是將我打扮得光鮮亮麗。你經歷了時光與生活的洗禮,變成了為家庭辛苦操勞的守護者,而我,竟從未盡到一個女兒應盡的義務,我竟然一直都如此任性。此時的我,羞愧難當?。ǔ砷L是一個沉重而漫長的過程,有母愛相伴,才顯得不那么孤單)
走在校園春風沐浴的林蔭小路上,我注意到大樹下的小苗依偎著粗壯的樹干,嫩嫩的葉子從柔弱的枝中抽出,風輕輕吹過,它與樹干貼得更近。您,就是吹展我生命的那縷暖風。而時光卻如烈風,無情地將你曾經光滑的臉龐嵌入些許皺紋,熱血的心被生活打磨得失去了棱角。
歲月啊,請別傷害她!
往后時光里的風風雨雨,就讓我來遮擋?。ńY尾呼告,承上文而來,發自內心,感情真摯,得到了“我”的回應的母愛,更顯珍貴,升華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