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2018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河南洛陽老君山景區推出的“一元午餐”,吸引了上千名游客排隊就餐。隨后,此事引發人們廣泛關注,成為新聞熱點。
“一元午餐”,無人值守!自覺投幣,自助找零!花費一元錢,游客就可以吃到一碗當地特色糝湯面、一個饅頭和一根香腸。這份“一元午餐”持續了整整七天。在這七天里,它迅速在網上走紅,上了微博、百度風云榜熱搜!
令人感動的是,現場長達數百米近千人的隊伍始終井然有序。還有一些游客吃過飯之后,又轉回到投幣箱處,再往里面投錢。游客表示,吃過之后感覺這個價格真的是太值了,應該給他們價格相當的報酬,大家都是人心換人心,景區能做到這樣,也令游客感動,不想讓他們吃虧。景區負責人每天最后盤點,都會發現投幣箱里多出一些現金。
“一元午餐”在收獲眾多網友點贊的同時,也有質疑聲認為景區此舉有炒作之嫌。有網友說,這是最良心景區,沒有之一。但也有網友認為景區是“賠本賺吆喝”,是一種炒作手段。還有網友指出,這種違背經濟規律的“一元午餐”貌似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做法,由于是賠本買賣,注定不會走遠。
老君山景區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推出“一元午餐”是出于多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想給游客提供一口熱乎飯,給游客提供服務。另一方面,“一元午餐”的定價也是因為食材是景區自己進的,也由景區自己的廚師制作,這樣成本便不會太高,高于一元錢的部分由景區補貼,為了避免浪費,也讓游客吃得有尊嚴,才定價一塊錢。
多維解讀
角度一:“一元午餐”暖胃又暖心
“一元午餐”現場無人收費,但投幣領餐秩序井然,游客們遵守規則,自覺排隊。這反映了游客自身素質、公德意識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文明旅游正在成為一種共識。“一元午餐”是景區經營思路、經營理念的一種創新,帶來的是一種口碑經濟。“一元午餐”是最好的廣告,這堪稱是一次成功的嘗試。此外,也有人質疑此行為意在炒作,只是營銷手段而已。其實,慈善沒有過錯,行善不論方式,只要有助于弘揚社會正能量的事,都值得我們點贊。
角度二:對“一元午餐”無需質疑
國慶長假,該景區推出一元套餐,讓游客得到了實惠,感到了溫暖。這種“虧本買賣”,不應受到人們的質疑,而應該得到大家的理解。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一切行為皆隱藏利益,人們衡量任何行為都習慣于用利益眼光去審視;社會要和諧,就需要有更多的不為名利之“善舉”;而對社會上不時涌現的“善舉”,需要整個社會用“點贊”來呵護其健康成長。如果總用“挑剔眼光”看待,總在善與美中“吹毛求疵”,那么勢必傷害其“善良之心”,助長著本該指責的“唯利是圖”,反而讓“善舉”蒙羞。
角度三:“一元午餐”才是最美“風景”
該景區推出的“一元午餐”溫暖了游客,成為了景區最美的風景。有的景區不一定會給所有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吃過“一元午餐”的人一定會記得這頓午餐,因為它也是一道別樣的“風景”。去景區是為了看風景,但風景不僅是景區景點的外表,更多的是其內在及其“衍生品”,包括文化內涵與服務品質等。“一元午餐”,本身就是一道“風景”,衍生的是“風景延長線”,讓人心生感動、銘記在心。“一元午餐”看似簡單,卻能給游客們帶來無限的溫暖與感動,贏得良好的口碑,這是智慧的表達。
角度四:“一元午餐”體現誠信價值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之前,各地曾出現“無人菜攤”“無人書店”“無人兌零點”等無人售賣、租借活動。這些攤點的共性都是“無人”,交易靠什么?誠信。“一元無人售賣午餐”飄散著誠信的味道,這種誠信體現在景區與游客之間的互相信任。景區經營者相信游客的自覺,游客也對景區的信任報以誠信。而欺客宰客、“天價餐費”事件卻讓人大跌眼鏡,那樣的景區無論風景多美好,也很難有“回頭客”。因為它們最缺乏的是誠信。社會的誠信度,衡量著國家的軟實力,反映出國民的文明程度。
時評精粹
“一元午餐”測出“文明溫度”
洛譚
十一假期,老君山景區推出的“一元午餐”火了。“一元午餐”在價格上,幾乎是免費;在文化上,一碗當地糝湯面、一根香腸和一個饅頭,既能吃飽,又品嘗到了地方特色;在食品安全上,由當地食藥監局工作人員監督,統一制作配送,游客吃得放心。可見,“一元午餐”背后的內容并不簡單,既體現了管理者的創新意識與大智慧,也測試出了“文明溫度”。
“一元午餐”,測試出了景區的“文明溫度”。出游的人都深有體會,爬山消耗體力,秋季天涼,加之越往山上走氣溫越低,能在山上吃頓熱乎飯是件舒心的事。“一元午餐”,游客花一元就可以吃到一碗糝湯面,外加一根烤腸、一個饅頭,飽腹又暖心,景區滿滿的善意與誠意,讓游客有了雖出門在外卻如在家就餐般的感受。
好的旅游體驗少不了景區文明,景區文明不僅體現在硬件上,更體現在軟件的溫暖、貼心上。“一元午餐”在平時確實算不了什么,但在景區、在山上,這頓暖胃、暖心的熱飯,真是很難吃到。也正因為“一元午餐”飄散的暖心味道,老君山景區被網友贊為“良心景區”。
“一元午餐”,測試出了游客的“文明溫度”。“一元午餐”采取的是“無人值守、自覺投幣、自助找零”方式。這種付錢方式是對游客“文明溫度”的測試,無人值守下多出來的幾百元飯錢是游客“文明溫度”的體現:你待我真誠,我也不能讓你虧著!
眾多游客不僅完美通過了誠信測試,更在用自身文明行為助力景區的發展。“良心景區”離不開游客的良心守護,讓“一元午餐”售賣處成為景區一處美麗的“人文景觀”,這是景區文明與游客文明合力的結果。
“一元午餐”,也測試出了社會的“文明溫度”。一些景區高門票、高物價飽受詬病,“一元午餐”引發轟動正是因其擊中了痛點。不可否認,作為商業性質的景區,追求利潤是經營目的,推崇“一元午餐”,并非要求所有的景區都“賠本賺吆喝”,而是盼望更多景區能細品“一元午餐”所蘊含的以人為本的經營策略:景區和游客不應只是錢的博弈,更應是心的交融。
待客之道講究心誠,凡事以心換心才會雙贏。“一元午餐”蘊含的溫情仿佛“道德試紙”,測試的也是更廣范圍內社會的“文明溫度”。
青年觀點
劉世超:在高價甚至“天價”的旅游旺季,景區餐飲亂象叢生,“一元午餐”與之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堪稱良心行為。
董賀:游客從“一元午餐”里品嘗出的是暖心和真誠。杜絕宰客現象,滿足游客需求,提升服務水平,讓游客玩得順心舒心,這才是“一元午餐”里真正有益的“營養”。
郝慧:老君山這一操作,算是景區中的一股“清流”了。良心景區沒有之一。
毛建國:景區“一元午餐”意義在餐外。“一元午餐”讓公眾看到景區商品也存在“接地氣”的可能。
邊利瑾:“一元午餐”,活動很好,不管是慈善還是噱頭,都是一種向善之舉,都應該積極提倡和鼓勵。
于強:景區推出物美價廉的“一元午餐”,體現了景區為游客服務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