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元興
摘要:根雕藝術是一種非常獨特且極富魅力的一門藝術,它能帶給人們無限遐想空間,符合當前人們回歸自然的追求。根藝,人們主要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欣賞風雨歲月大自然的雕刀雕成的具有特色的形象。可是天賦之美尚需人工之助方能具有自然美與藝術美兼優的藝術品,何況天然樹根的自然美有局限性,自然美需要藝術美的幫助,藝術美可以強化自然美。只有把樹根的自然美和人工的藝術美巧妙地結合起來,才能使藝術形象的個性鮮明,才能使根藝達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理想的藝術境界,才能使作品成為人天同構的藝術品。
關鍵詞:根雕藝術;創作過程;審美原則
一、天然雕飾的根雕藝術
根雕藝術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根雕藝術起源于原始人的勞動,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成熟。最早原始社會時期用木鋤松土,用樹枝、樹根熏烤食物,或用其作為武器來狩獵及防御野獸的襲擊,后來發展到用樹枝制作簡單的生產工具和飾品。根雕藝術始于戰國時代,形成于漢晉時期,根雕藝術制作由簡到繁,從制作實用到小品,如筆筒、筆架、佛柄、抓手、煙斗、枕頭等,發展到制作宮廷軒堂中陳設的多種形式的似是而非的繁雜的人物、花鳥、大型擺件和富麗堂皇的各種家具。
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1]根雕藝術是一種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所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說在根雕創作中,大部分應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少部分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根雕藝術的魅力就正處在“似與不似”之間,根雕藝術的“似”能夠給人們帶來一種愉悅觀賞心理,同時也能引發觀者的共鳴,但是其所具有的“不似”又正好給予觀者一種無限的想象,進而引起觀者的興趣。根雕藝術作為我國古老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它是通過對自然界根材和根料的雕刻,來完成一種對美的塑造,這就是一種自然的美,也是一種發現的美。根雕創作和構思,不僅要對自然之美加以體現,同時還要體現出其形式美,可以是古樸自然的藝術造型,是栩栩如生的藝術造型,還要體現其寓意深遠的藝術內涵,而且因其回歸自然的特點,更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因此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喜歡。
二、巧藉天然的根藝創作過程
根雕的創作是一個發現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尋找材料,到發現和發掘,最后再到成品的制作,都是要塑造根雕內在的“奇與巧”,這樣才能使其作品升華到“天人合一”、“與天同刨”的藝術境界。[2]而且在創作中并不是追求作品像什么,而是應該根據其自身的外在、內在特性,雕琢出根材的奇特美和自然美。
根雕藝術的創作是一項既具有樂趣,也有些艱苦的勞動,不論是選材、構思,還是造型、制作,命名,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與精力,但作為根雕藝術家的樂趣和追求,他們希望將千姿百態的樹根塑造成為具有生命力、富含深刻寓意的藝術作品,為人們展現根雕藝術的獨特魅力。
創作之前都會將必要的準備工作做好,在造型的過程中,也常常要經過深思熟慮以及反復揣摩,盡可能做到順其自然,以達到“自然”之妙趣,“天成”之獨到。其創作構思也重點對自然之形、形式之美的體現和流露,將一切人工與在創作隱秘與不露之中。而且在雕琢其形象的過程中,也能對天然的形態加以巧妙運用,通過自身的獨特審美眼光進行美的發現,并且將它們合理的組織在一起,對其造型和色澤也是十分的注重,對于需要塑造的形象能夠恰到好處的進行雕琢,將整體造型保留下來,刪除、切割次要部位,使其達到最初的創作理念和要求。
除此之外,為了突顯根材獨特特色和質地,有時還需要對其進行反復打磨,這樣不僅僅展現其形式美,同時也充分發揮和展現根材的特點。在創作中遵循“源于自然,順其自然,高于自然,成就自然”的創作原則,正是一種“似像而非像”的一種意境,自然的形式美得到了最佳體現,給予了觀者無限的想象。
三、根藝之寶,寶在天然
中國傳統藝術自古以來就崇尚自然并以自然為師,自然美是至高無上的,注重自然,順其自然,首先要善于尋找和發現具有自然美的根材,然后在加工制作的整個過程中,順其根的自然形態、自然結構、自然色澤、自然紋理,傳自然之神韻,作者之情懷,用一切可能調動的加工手段,讓根的自然美得到最大限度的顯現。
大地塑造了形態變化萬千的根,將這些或具象、或似像非像、或抽象意象的種種形態和生活中的真實形象進行比較時,常常會顯露出不完整性,即殘缺性。根雕藝術的殘缺美接近國畫的“意高則減”、“不求形似”、“以形傳神”的審美趣味。根雕藝術中的殘缺美是自然造化的美,無需人為使根的殘缺形象變成一樣不少的完整形狀。
根藝之寶,寶在天然,就是要用自然之根保留自然之色,借鑒自然之形,抒發自然之情表現自然之神。關鍵在于充分利用根形,根枝,根疤,根節,根紋,根色,根質等根材所具有的獨特之處,以充分體現根藝的自然美。
根藝能成寶,尋選材最重要。沒有好的根材則巧婦難作無米之炊。重選材巧構思借天然取合理,會使根藝品有一種統一合諧的感覺。
根藝的審美,既離不開自然美又離不開藝術美。根藝是天人共創,奇巧結合,化腐朽為神奇的一種藝術。
四、結語
根藝是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高等藝術。凡事用各種生長奇巧的根(包括陰沉木,浪根等等)經藝術加制作的具有審美享受的藝術品,裝飾品和實用品,都具有其審美價值,欣賞價值和實用價值。根藝的獨特之點是自然美,這種自然美,其存在的本自并設有價值,一旦被人們所發現,所認識于是就將其美點象形立意,進行藝術的加工成為藝術品,裝飾品和實用品,給人們以美的享受,便產生審美價值,使原本無價值的美點產生了價值.根雕藝術體現出了一種天然特點和神韻,在藝術再創造中是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之形,溢自然之美之中,把根雕的痕跡需藏于不露之中。當人們把根雕作為一種藝術后,根雕藝術就迅速發展。根雕藝術家們在講究人工技術的同時,更講究其自然之美,才能把根雕藝術推上更高層次。
參考文獻:
[1]姚世奕. 根雕藝術制作淺談[J]. 課程教育研究,2012,10:7-8.
[2]吳永強. 因材施藝:根雕藝術的選材與創作[J]. 雕塑,2014,0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