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濤
【編輯留言】
2019年年初,在遼寧省總工會第十一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上,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楊忠林強調,要以全面落實《省總工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服務振興發展服務職工群眾工作的實施意見》為抓手,在思想政治引領、職工技能提升、促進勞動就業、困難職工幫扶、集體福利保障、網上工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重點工作上下功夫見成效。
“促進勞動就業”成為工會持續發力的重點工作之一。隨著勞動就業市場的不斷變化,遼寧工會促就業的工作方法也需適應時代變化。阜新市總工會不斷推陳出新,在促就業方面的諸多亮點值得借鑒。
“之前為找工作費盡周折,甚至托人走后門都得不到崗位。可如今,竟這么輕松就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早知如此,從求職的第一天起,我就該走工會的門路。”趙閩陽一邊大聲感慨,一邊晃動著手機。42歲的他剛剛成為阜新市一家大型農牧企業的正式員工,幫他圓了求職夢的是阜新市總工會的官方微信號。
自2015年以來,隨著遼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釋放,促就業、保就業成為重中之重。但就業市場有其特殊性,兩種“不對稱”始終困擾著求職者與企業。第一種是信息不對稱,雖然目前國內大型的職介機構已完全互聯網化,能夠提供海量招聘信息,但在商業競爭模式下,各家職介機構對招聘企業設置的門檻極低,企業只需發布招聘崗位信息即可,對于這些崗位的詳細工資待遇、企業福利、未來培養計劃、企業環境介紹等,則可有可無。這種信息的缺失往往讓求職者在上崗后感受到落差,繼而導致新一輪離職或失業。
第二種則是需求不對稱,在產業升級大背景下,目前我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達2200萬人,而普通技能人才則呈現過剩趨勢。由于個人技能水平提升的過程較為復雜,僅僅依靠就業市場開出高價薪酬,無法引導產業工人主動提升技能,因此,需求的不對稱始終無法得到解決。
在我國,工會一直是勞動就業領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過去很多年里,工會的職介功能主要優勢在于公益性,具體操作方法仍是較為傳統的招聘會模式。另外,在幫扶下崗職工再就業、農民工就業領域,工會雖然一直倡導技能培訓,但提供的培訓課程較為基礎。例如對失業人員或農民工進行家政培訓、月嫂培訓;再比如開設基礎的焊工班、車工班等,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則較為缺失。因此,工會的傳統模式同樣不能解決勞動力市場的兩種“不對稱”。
“阜新市總工會探索促進勞動就業方面的創新是一個漸進過程,開始我們也是傳統方法,結合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我們不斷尋找新的形式和新的途徑。從線下逐漸轉變為線上線下結合,從普通的培訓上崗轉向訂單式培訓,為企業輸送高技能人才。”阜新市總工會副主席孫忠廷對記者說。
首先是強化傳統的就業服務手段。阜新市總工會生活保障部潘亮介紹:近年來,阜新市總工會一直與阜新市人社局保持密切工作聯系,人社局下設的人力資源市場每周定期舉辦招聘會,同時不間斷地在市場大廳發布企業招聘信息。阜新市總工會通過人社部門同步獲得信息,并在工會的各類媒體上進行發布。在此基礎上,阜新市總通過下屬各級工會組織,廣泛搜集企業招聘意向,將搜集到的信息與人社局的就業服務部門共享,不斷擴大勞動就業市場的范圍。
除此之外,阜新市總工會還嘗試和一些重點企業對接,尤其是一些需要常年招聘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工會工作人員通過深入了解企業長期用工需求,再聯合市內職業學校,開設專門培訓班,從車鉗鉚電焊,到紡織、刺繡、瑪瑙雕刻加工,力爭定向輸送人才,一方面滿足企業需求,另一方面則增加了有效就業。
每年的3月至5月都是招聘旺季,阜新市總工會適時聯合相關部門,在這一時段開展“春風行動”,活動期間集中發布各類企業招聘信息;重點對工會在檔的困難職工家庭已畢業的大學生進行電話回訪,為他們提供就業咨詢,引導求職群體加入阜新市總工會的公眾號和QQ群,及時直接發布就業信息。另外,阜新市總工會還利用縣區內舉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勞務交流洽談會的契機,積極搭建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對接平臺,為促進轉移就業、支持返鄉創業做好服務。
自“促進勞動就業”被納入省總工會雙服務實施意見中后,阜新市總工會進一步加強傳統促就業手段,2018年12月8日,阜新市總工會聯合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多家單位舉辦“聚人才促發展”大型就業援助招聘會,來自阜新本地以及沈陽、錦州、營口、朝陽、葫蘆島的200多家企業到場招聘,現場求職人數過萬,當天登記就業意向人數881人,初步達成就業意向人數257人,成為遼西地區規模最大、成效最為顯著的一次跨城市現場招聘會。
在傳統促就業手段之外,阜新市總工會還創新應用新媒體,工會的官方微信號成為提供就業服務的亮點和生力軍。
“阜新市總工會微信公眾號從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堅持宣傳與服務職工兩者并重。”阜新市總工會副主席王進成表示,在招聘領域,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優勢,讓之前分散零散的招聘信息能夠迅速集中在一個平臺,這更有利于工會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
阜新市總工會微信公眾號自2015年5月開通以來,就同期開通了一個名為“工會幫你找工作”的專欄,堅持常年發布招工信息。
開始,阜新市總微信號的工作人員是從其他媒體上搜索阜新本地的招聘信息,作為二次發布者。但很快,就轉變為與阜新市就業服務局合作,從就業服務局獲取權威準確的信息發布。經過若干期運營之后又尋求開拓新渠道。阜新市總工會宣教部廣泛聯絡各級工會,發出公開信,請全市工會干部幫助征集企業招工信息,開設專門郵箱和值崗人員進行數據梳理與審核。
阜新市總工會宣教部部長溫智榮介紹,對于自主收集上來的招聘信息,宣教部門都會進行嚴格審核,招聘企業必須是依法合規經營,依法納稅,并在企業內建立工會組織。另外,企業提供的招聘信息內容必須完整充分,薪資待遇、職工福利、試用期等職工權益項目缺一不可。
不但“充分審核,對企業和求職者,提供信息都是無償的,每一條招聘信息后面,都會將招聘企業的聯系方式、聯系人、報名地點公示。”溫智榮說,在招聘信息末尾,還會注明“阜新市總工會提醒您,在求職過程中,請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遇侵權行為,請撥打職工維權熱線12351。”
由于總能提供最新最權威的招聘信息,阜新市總工會微信號 “工會幫你找工作”欄目在阜新職工群體中獲得極高的關注度,每期信息的發布,都會收獲數千甚至上萬的閱讀量,職工紛紛點贊。在這種影響力下,阜新市內更多企業開始主動找到市總工會微信號,要求發布招聘信息。市總宣教部通過與福棉紡織、環宇橡膠、六合農牧等一批重點企業對接,在微信號上為這些常年招聘職工的“用人大戶”開辟了“微信招聘專場”,不僅介紹招聘崗位,更將企業的工作環境、食堂、職工福利等圖文并茂一一展示,讓應聘者用最直觀的方式感受到企業文化氛圍,在應聘前就對企業有深入了解。
不僅是線上,“工會幫你找工作”欄目自誕生以來就始終與市總工會的傳統促就業手段密切配合,形成線上線下互動,工會開展的每一次促就業活動,每一場招聘會,都能看到阜新市總微信公眾號小編的身影。據統計,自2015年阜新市總工會微信公眾號建立以來,共推送“工會幫你找工作”欄目近170期,獲得超過70萬人次的閱讀,平均每期閱讀量4000余人次。
通過微信號的運營,讓工會的促就業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互聯互動,這只是阜新市總工會探索促就業創新服務的基礎工作。據了解,在2019年,阜新市總工會將再度創新,推出“四位一體”的提技能促就業工作模式。
“高端技術人才供不應求,普通勞動者供大于求。新的四位一體工作模式,就是想解開這種困局。”阜新市總工會經濟技術部部長蓋文純介紹,在新的工作模式中,工會將兩面出擊,一方面深入調研,了解求職者或在崗職工學習意愿以及技能提升需求,另一方面與企業廣泛對接,掌握企業的用工意向。在掌握信息的基礎上,通過聯合職業院校以及阜新市內高等院校,對職工進行技能提升培訓、轉崗培訓、就業創業培訓。關鍵點在于,職業院校培訓結束后,還將進入大型企業進行崗位實訓。通過這個過程,學員可以具備一定的技能實際操作能力。但這并非終點,后續的提升,則由工會組織行業專家、教授、勞動模范、技術狀元、阜新工匠、各類創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站的帶頭人,組建一個多達百人的、覆蓋各行業的專家團隊,按照一名專家每期帶10名學員的模式,培養出一支龐大的高技能人才隊伍,隨后再通過建立“阜新市職工創新交流孵化基地”“阜新工匠孵化基地”等方式,實現職工的就業、創業。
職業院校培訓——大型企業實訓——專家團隊傳幫帶——就業創業安置四位一體的系統工作模式,其目標一是通過工會努力,培養出更多有實際操作技能的勞動者,并幫助其走上對口工作崗位;二是通過這種接地氣、請高人的方式,為企業培養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真正解決勞動就業市場供需關系錯位的現象。
工會直接介入就業市場的上游——培訓領域,并組織院校培訓、企業實訓、專家團隊,這顯然是一項大工程。蓋文純介紹,初期擬在各類行業、新興產業中建立職工(技能)培訓示范基地、職工(技能)實訓示范基地10個,例如設立煤炭采選行業培訓基地,有意競聘此類工作崗位的人員,可在阜新煤礦職業教育中心進行培訓學習,隨后到阜礦機械制造公司、恒大煤礦進行實訓。而后續進一步的技能提升,則可依托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相關專業教授以及阜新市相關行業技術狀元,結師徒對子。蓋文純介紹,根據前期的嘗試,很多學員在企業實訓階段就被企業相中,走上工作崗位水到渠成。
促進勞動就業,首先讓求職者掌握企業所需要的職業技能,隨后通過工會建立的線上線下一體職介渠道,讓得到實名認證的求職者能夠與恰當的用人單位零距離對接。這是阜新市總工會探索的四位一體系統工作模式的核心思路。
之所以產生這種思路,是因為工會人在開展促就業的實際工作中,把握住了勞動就業市場供需失衡的問題根源——企業需求與求職者技能水平不對稱,工會人順藤而上,力圖通過培訓,在源頭上解決問題,這種方式一旦推廣成功,值得更多工會借鑒。從更廣闊的視野出發,如果工會能夠構建一種專注于“求職前培訓”的線上線下平臺,不但自己打造培訓基地,還讓更多有培訓能力、實訓條件的學校、企業加入到平臺中,工會的促就業工作將更加值得期待。
(感謝阜新市總工會宣教部對采訪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