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4月22日報道,原題:中國重塑“一帶一路”形象中國宏大的“一帶一路”倡議正經歷重塑,監管也將得到加強。知情人士說,當前北京正采取廣泛措施增加對該計劃的監管,包括為國企明確規則、更嚴格“一帶一路”品牌的使用,以及構建海外審計和反腐機制。中國還在努力讓發達國家參與進來,以分散在較窮國家建設項目的風險,反擊所謂“一帶一路”只是試圖擴大中國政治影響力的說法。
全球多國領導人本周齊聚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與美國貿易戰、外界擔心北京在亞歐的政治經濟影響力之際,中國不得不捍衛自己的形象。丹佛大學約瑟夫·科貝爾國際關系學院中美合作中心主任趙穗生(音)說,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面臨國內外壓力。這促使北京三思宣傳方式,特別是在國際形象方面。中國的國際形象已從以前的溫和變為如今的自信。
“一帶一路”倡議的變化也反映出,隨著中國努力將該倡議向歐洲拓展,有必要確保發達國家所期望的更高標準。今年,意大利宣布將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首個參與的七國集團國家,這對中國是一大勝利。但知情人士透露,北京與其他主要歐盟國家的談判在監管和標準方面遇到障礙。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朱鋒(音)表示:“擴大與發達國家合作,意味著必須跟上西方標準。目前,中國越來越強調第三方合作,以促進合規和透明度。”
第三方市場合作是指爭取到某個發達國家協助在“一帶一路”國家修建基礎設施。據參與海外開發的中國官員透露,第三方合作將是新絲路下個階段的重點。該消息人士說,這是對“一帶一路”倡議去政治化的一種方式。此次論壇期間,中國將與英國、瑞士和奧地利簽署此類合作文件。中國之前已與法國、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簽署類似協議。
中國還已瞄準“一帶一路”的反腐。官員們希望建立機制打擊與“一帶一路”海外項目有關的腐敗。這并非易事。中國領導人呼吁加強反腐國際合作。北京制定新規規范國企的海外投資和運行。迄今,中國國企是新絲路項目最大投資者。2017年和2018年,中國有關部門發布指導意見,要求國企增加對境外單位和人員的監督。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已開始增強對海外項目和投資的審計,要求這些公司提前盡職調查以避免缺乏正確評估帶來的風險——可能留下漏洞或埋雷。
世行前行長佐利克提及“一帶一路”項目的治理時表示,“中國進行了一些反思。中國的技術專家官員都是很能干的人,知道債務問題遲早會發酵,所以今后對債務最好透明。”北京從與美歐的經濟往來中獲得的經驗教訓,對打造中國國際地位或將有更大影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國際關系的學者時殷弘教授說,中國在積累與世界打交道的經驗。短期內,從貿易戰和“一帶一路”汲取的經驗教訓,會使中國的外交政策更智慧。▲(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