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云怡 李司坤

以勤勞堅毅聞名于世的中國人,無論在何時何地,總會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努力實現夢想。深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國商人和中國企業也是如此。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在即,《環球時報》記者采訪多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作或開拓市場的中國企業負責人、民營企業家,聽他們講述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故事。
葛洲壩集團王紫陽:幫“高山王國”建水電站
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北95公里處的上崔樹里水電站工地上,王紫陽忙前忙后,再過幾天,這座由葛洲壩集團承建的水電站將迎來第一臺機組試運行發電,如期實現“4·30發電目標”。兩個月后,整個水電站將完全投入商業運營,這意味著王紫陽在尼泊爾10年的辛苦耕耘終于要結出果實。
王紫陽是中國葛洲壩集團尼泊爾代表處首席代表,他2007年開始推動上崔樹里項目在尼泊爾的落地。企業在海外發展總是要面對各種挑戰。2009年3月,葛洲壩就和尼方簽署協議,但直到兩年后的2011年6月,項目才正式開工。王紫陽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因為這期間尼泊爾政局不穩,政府人員更換頻繁,項目的貸款融資協議費時一年多才簽下來。
項目動工后的困難更多。王紫陽介紹說,最初項目工期估計為35個月左右,即不到3年建好水電站。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尼泊爾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經常發生道路坍塌中斷,項目停工也成了家常便飯。2015年4月尼泊爾大地震更是一度導致水電站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都沒有條件開工。此外,由于尼泊爾政局變化經常牽動鄰國印度的利益,遇到印度對尼泊爾的禁運,項目施工需要的材料供應便無法得到保障。
在海外,中國參與的水電等大型項目常會成為所在國國內政治斗爭的“靶子”。王紫陽推動的另一個項目布達甘達基水電站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2017年,當時的尼泊爾政府以“中標過程有瑕疵”為由,取消與葛洲壩集團簽訂的價值25億美元的布達甘達基水電站建設協議,改由國營尼泊爾電力局負責建造,這也被部分西方媒體炒作成“鄰國退出中國項目,一帶一路嚴重受挫”,還有印度媒體說這是“棄中投印”。不過,隨著奧利2018年2月再次當選尼泊爾總理,這一尼泊爾最大的水壩項目又重新交還給葛洲壩集團。然而,由于此前頒發的許可證已被取消,協議談判工作又得重來。
據王紫陽介紹,5個月前,該公司已和尼方就布達甘達基項目再次談妥初步框架協議,目前還需尼泊爾各部門與機構的評審,評審通過后將簽署框架協議與正式協議。他表示,“目前中方這邊已不存在任何問題,一切取決于尼方”,布達甘達基水電站將采用“工程總承包+融資”(EPC+F)模式,即中方不僅設計施工,還幫尼方解決融資問題。
上崔樹里水電站大壩一建就是8年之久。盡管經歷重重考驗,但王紫陽對未來在尼泊爾的發展依然充滿信心。尼泊爾水力資源豐富,約占世界水電蘊藏量2.3%,但因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滯后,該國的電力供應一直不足。
王紫陽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尼泊爾電力缺口大,30%的電力依賴從印度進口。一到旱季,全國停電現象嚴重,尤其是加德滿都以外的地區,一天平均有七八個小時得不到電力供應。因此,尼泊爾各界改變對外國電力依賴的意愿非常強烈?!?/p>
“上崔樹里水電站建成后每年可向尼泊爾供電5億度,幫助其解決1/10的電力缺口?!蓖踝详枮椤董h球時報》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他還強調,這些項目的前景很好,上崔樹里水電站大概5年內就能收回成本并開始贏利,布達甘達基水電站可能時間要稍微長一些,但它同時兼有灌溉功能,社會效益十分明顯。
在“高山王國”10多年,除見證承建的工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王紫陽還感受到尼泊爾人對中國的日益信任。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尼泊爾,中文招牌越來越常見,在街上和我們主動打招呼的人也越來越多。讓尼泊爾人特別感動的是,中國企業在2015年大地震中的無私幫助。一名生活在山區的尼泊爾人對我說,‘中國人是我們的親戚,也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中國人的善意善舉,我們會永遠記在心里。”▲
傳音手機竺兆江:融入非洲接地氣
如果問在非洲賣得最火的手機來自哪個國家,相信大家都能猜到是中國。但要問賣得最火的手機品牌是什么,或許人們很難給出準確答案。實際上,在非洲賣得最火的手機是有著“非洲手機之王”美譽的“傳音”。這家總部設在深圳的企業已在非洲發展多年,2018年在非洲市場占有率高達48.71%。據說,在一些非洲國家,男方談戀愛時都會送給女方一部傳音手機。傳音創始人、董事長竺兆江2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一些在非洲、南美洲國家發展的企業不是太專注于產品的研發,但我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新興市場反而更需要大家在這方面付出各種各樣的努力。”
在一些國際手機制造商眼中,非洲人的消費能力還不足,因此對非洲市場不夠重視。但傳音不這么認為,傳音很早就將發展戰略主要聚焦在非洲市場。入場早并不意味著就能在當地站穩腳跟。對傳音來說,真正融入當地、實現本地化創新才是出路。據竺兆江介紹,以拍照為例,針對一般手機拍攝膚色較深的人時很難做到面部準確識別的問題,傳音搜集海量非洲人的照片,進行臉部輪廓、曝光補償、成像效果分析,通過機器學習技術不斷改善和深化傳音的深膚色AI智能影像技術,提升深膚色面部識別,研發出深膚色用戶的美膚模式,幫非洲消費者拍出滿意的圖像。
竺兆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一看似很簡單的功能,涉及大數據及AI、存儲、傳感等多方面的技術。在設計過程中,傳音不僅構建了幾百萬個非洲民眾的人臉模型,還對家庭聚會等非洲人最喜歡的“十大拍照場景”進行分析,根據這些場景中色溫和光線上的特點來進行技術創新。
傳音還做了很多接地氣的嘗試。比如:非洲天氣熱,使用手機時手容易出汗,他們就開發出具有防汗、防摔等功能的手機;非洲民眾喜歡節奏感強的音樂,他們就設計出手機音樂播放器;非洲國家電信運營商多,他們就開發出多卡手機……用竺兆江的話說,就是“以平等尊重、感同身受的角度去溝通”“圍繞消費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場景,感知他的喜好及痛點”。
傳音在非洲市場深耕并融入當地的故事,給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中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提供了很多成功的經驗。“真正要去一個地方,不要光想著去賺快錢,或賺一把就走。”竺兆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企業要發自內心地去尊重當地、從文化上做到感同身受。他表示,在設施連通領域,傳音通過以手機為核心的智能終端,幫非洲消費者更好更快地與世界連接。竺兆江說:“其實很多中字頭的企業,都為包括非洲在內的新興國家發展基礎設施做出貢獻,它們修建的通信網絡、基站、海底光纜等,讓新興國家也融入到數字化的轉型中?!?/p>
“這是社會留給我們的一個偉大的時刻?!斌谜捉嬖V《環球時報》記者,他對中國企業借“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出去充滿信心:“以今天中國的技術、中國團隊的經驗,中國企業實現科技出海、品牌出海一定是未來的趨勢?!薄?/p>
民營企業家段正禮:緬甸不毛之地共建特區
總規劃面積18萬畝的緬甸亞太水溝谷經濟特區,位于緬甸東南部克倫邦湄河畔,與泰國湄索僅一河之隔,是“一帶一路”建設中重要的經濟走廊,也是泛亞鐵路泰緬交匯處。參與該項目的中國民營企業家段正禮近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講述了他在緬甸打拼、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故事。
來自云南的段正禮2006年第一次來到緬甸。當時緬甸還處在軍政府統治下,并遭受美國的制裁,但天生有冒險精神的段正禮依然決定邁出第一步。他想在緬甸開礦,因為聽說那里礦產資源豐富,開發成本也低。在朋友介紹下,他進入緬北大山中考察。段正禮回憶說:“那時緬甸的交通條件不好,考察時趕上雨季,有一次車就陷在泥濘的山路中。山區人不多,等好久才有一兩個路人經過,但每一個經過的緬甸人看到我們都會停下腳步,幫著推車。最終,大家幫我們把車推出泥坑。就是這件小事,一下子改變了我對緬甸的認識:緬甸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樣亂,而是一個民風淳樸的國度,這里值得我投資?!?/p>
在緬甸創業初期,段正禮很幸運,得到政府高層的保證和投資邀請。他曾在緬甸全境有60個礦石勘探點。但投資中的很多“攔路虎”是段正禮沒有想到的,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緬甸資源豐富成本低,但那里的基礎設施太差,沒有路、沒有電,更重要的是,還缺少地質普查資料,只能依靠我們自己一點點去山里找。這對企業來說,前期投入和風險都太大,很難贏利?!?/p>
就這樣,在緬甸辛苦六七年后,段正禮在礦業上的投資還是失敗了。但他在緬甸積累了人脈,此后在緬甸東南部的克倫邦找到新機遇??藗惏钍且粋€許多緬甸本土生意人都發怵的地方,因為那里不僅地形地勢復雜,還曾同時盤踞著多種政治勢力和武裝。讓段正禮看重的是這里毗鄰泰國,具有連通東南亞的
絕佳區位優勢。段正禮說:“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我判斷未來幾年這里的交通優勢一定可以凸顯,因此在考察后,我下定決心進駐這里?!?/p>
段正禮參與的克倫邦亞太水溝谷經濟特區項目所在地,幾年前還是不毛之地,如今已到處是樓房,發電廠、污水處理廠在陸續興建中,物流和工業園區也開始規劃。段正禮更看好水溝谷的未來,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在已有來自中國、泰國、柬埔寨等國的投資商來水溝谷考察,有的項目已簽合同,開始建設。我們希望,在未來十年可以把這里打造成一個擁有幾十萬人口的城市,成為東南亞的物流樞紐之一?!?/p>
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段正禮對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走出去充滿信心。談到這幾年的感受,他也坦言,在這個過程中,中企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受到一些爭議。但段正禮強調說,“一帶一路”帶來的是機遇,中國商人和中國企業可以在復雜微妙的關系中找到平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