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樂
是一個15歲的高中生,就讀于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十年級。我身高187厘米.體重72公斤,不謙虛地說,這樣的體型應該讓許多人羨慕。可13歲之前的我,一直是同學們眼中的“外星人”——頭大眼睛大,卻瘦骨嶙峋;人高腿長,卻弱不禁風。最令人不解的是,我在過去13年“外星人”的生涯中,一直還是個眾人羨慕的“大胃王”,但吃下去的食物并沒有一點點地轉變成肌肉和力量。直到有一天,我也開始有了自己喜愛的偶像——那個擁有健美身材的彭氏男演員,還有那個51歲的印度摔跤老爸。在偶像的影響下,我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可以從丑陋的“外星人”轉型的可能性,于是我開始瘋狂研究青少年生理、心理學及營養學等各類相關知識,了解和尋找適合青少年的健身方法。在研讀各類文章和數據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只是我的體型需要轉變,社會也應該提高對青少年健身的重視度。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也認同體育課常被語數外老師占用,畢竟學生應該以學業為重。但有報道稱我國12歲-18歲青少年某些心理、生理疾病的發病率相比某些發達國家高出數倍,我也著實沒想到。我認為,青少年不能只注重學習成績而忽略了面對高強度學業負擔和心理壓力時,強壯的身體其實也是一種必要的保障。過胖或者過瘦的體型會降低青少年的自信心,不足的運動和睡眠會導致學習效率的下降,只有強健的體魄才能保證學習有足夠的精力。
我作為一個高中生,同樣面對著繁重的學業壓力,要想同時擁有強壯的身體和優異的學習成績,關鍵是如何合理安排學業和健身的時間。我從13歲開始嘗試各種適合青少年的健身方法,比如學習過程中安排幾分鐘簡單運動,可以跳繩,可以做俯臥撐,可以利用家用啞鈴鍛煉。跳繩,有助于加強心肺功能和循環系統,俯臥撐和啞鈴鍛煉,有助于增加肌肉力量。學業的成績并不會因為增加了體育鍛煉而下降,相反會因為幾分鐘的放松,讓學習變得不那么枯燥,同時也放松了心情,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萬事開頭難,能夠堅持健身,我們青少年就會發現體形的改變以及心情的變化。健身可以改善一個人的性格,增加一個人的自信心,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我呼吁所有青少年都應該堅持簡單的健身運動,擁有強壯身體,積極向上的青少年才是祖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