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聲
程業棠夫妻與七個孩子
在安徽省西部,長江與淮河之間,大別山北麓,有一座特別的城市——六安。這里曾走出了108位將軍,被稱為“將軍之鄉”。在108位六安將軍之中,最傳奇的怕是少將程業棠了!
程業棠,1912年8月出生于六安縣蘇家埠的一個貧苦船工家庭,祖上三代都以擺渡為生。到了他,只讀了四年書,因為家境貧寒就被迫輟學,開始替財主家放牛,有空了就替父親撐幾趟船,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家里卻越來越窮。在擺渡之余,程業棠就開始琢磨著如何出人頭地。
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以后,皖西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展農民運動,組建革命武裝,掀起了土地革命高潮。船工程業棠在擺渡時,知道了河西鬧共產黨的很多消息,十分向往。于是,程業棠放下了手中的竹篙,在1928年投奔了紅軍,次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了他戎馬倥傯的生涯。
在軍營中,他奮勇當先,由于戰功卓越,升到了副班長,再到副排長。3年后,紅四方面軍發起著名的蘇家埠戰役。戰斗中,程業棠率領全排勇士穿行槍林彈雨,緊跟師部首長。總攻時,程業棠一馬當先,猶如利刃猛插敵軍指揮部。突然一顆子彈打中他的左肩,他忍著劇痛沖鋒在前,直至摧毀敵軍指揮所,活捉總指揮厲式鼎。戰后,他被提升為警衛連連長。
可不久后,紅四方面軍第四次反“圍剿”斗爭失利,被迫開始長征。在跟隨西路軍西渡黃河作戰時,程業棠多次負傷,并在惡戰之中不幸胸部中彈,轉移時與部隊失去了聯系。身負重傷,程業棠選擇去延安。
草鞋破了,他就赤腳走;衣服破了,他就找破布麻袋什么的披在身上;他走得累極了,就隨便找塊地休息片刻。這時,一個鹽商路過,看他可憐,就給了他幾塊鹽巴,還有一些吃的。狼吞虎咽之后,程業棠感到十分疲倦,不久,就倒在路邊睡著了。
不料,一覺醒來后,程業棠覺得兩眼漆黑,嘴里都是土,很快明白自己是被人活埋了。
主要是他睡得太死,別人怎么叫都叫不醒,再加上身上有傷和血跡,過路的人還以為他死了,就尋思著將人埋了,也好過拋尸荒野。
好在埋得不深,憑借著過人的毅力,程業棠又從土里爬了出來!連閻王都收不走,就注定他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1941年1月7日,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新四軍開始突圍,程業棠帶領著突圍部隊晝伏夜行,爬冰臥雪,左右周旋,苦戰四個晝夜,突破敵人重重封鎖,最后在老百姓的掩護下到達江北。
突圍后,程業棠被編入新四軍第一師第三旅,進駐蘇中軍區。
此時,蘇中地區駐守著大批的日偽軍,他們不斷向新四軍挑起事端,對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清剿、清鄉”,斗爭局勢艱巨復雜。
1943年4月,新四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掃蕩”反“清鄉”斗爭。
程業棠率如皋警衛團配合兄弟部隊及地方武裝,采取“遠程奔襲,多路穿插,先殲偽敵,后殲日寇”的戰法,強攻日軍據點車橋鎮,兩天激戰,共殲滅日軍460多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
5月,程業棠又帶領部下風馳電掣般突破敵人百余處籬笆封鎖線,一舉攻克童家店、九門閘、掘港等日偽據點,極大地鼓舞了蘇中軍民反“清鄉”斗爭士氣,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數戰數捷的程業棠很快引起了陶勇司令員的注意,于是陶勇將拔除南坎據點的重任交給了他。
南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據點為我國南北交通一大障礙,極大地威脅著蘇中根據地的發展。(南坎本是中國領土,1897年被英國“租借”,二戰期間先被日軍占領,后被中國遠征軍收復并建立“光復鄉”,后來被國民政府繼續“租借”給英國。1960年《中緬邊界條約》簽訂,中國放棄了南坎的主權。)
接到命令后,程業棠馬不停蹄地趕回部隊,率領戰士們做好攻擊準備。凌晨1點,程業棠手臂一揮,立馬槍聲四起,展開了激戰,他率領的三個營根據分工迅速搶占各自據點,很快對南坎三處的守敵進行了分割包圍,鎮東的偽軍被拿下。
可鎮南的偽軍準備充分、裝備精良,負隅頑抗,一時間戰斗陷入僵局。危機之下,程業棠發揮了卓越的指揮才能,他一面當機立斷,命令全團集中所有輕重武器,前后突擊,猛攻敵人碉堡,另一面預先料到敵人有援軍,于是在路上設伏,結果日軍的援軍還沒到達戰場就被殲滅了。
程業棠拔掉了日軍設在海濱的一顆硬釘子,擴大并鞏固了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
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6月,蔣介石為搶占抗戰勝利果實,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對我各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內戰再次爆發。
1947年3月下旬,國民黨調集24個整編師60個旅約45萬人,編成三個機動兵團,兵分四路直撲山東,孟良崮戰役拉開序幕。程業棠擔任了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二師師長,負責誘敵深入,與敵周旋。
5月,打前鋒的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脫離兵團兩翼,攻入沂蒙山區,在孟良崮一帶形成孤軍深入之勢。國民黨七十四師是國民黨的“王牌軍”,師長正是名將張靈甫。
當時,華野作戰指揮部命令二師攻打七十四軍北側據點垛莊,直接切斷他們的后路。張靈甫不傻,他很清楚二師的目的,于是下命令死守垛莊。七十四軍的死守,讓程業棠付出巨大代價,許多戰士血染軍衣,戰斗空前激烈!
程業棠十分清楚,當國民黨發現七十四師處境不利時,定會急調10個整編師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前來增援,戰機稍縱即逝!
總攻戰斗打響時,程業棠為全體干部下了一道死命令:克服一切困難,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垛莊!頂著國民黨的子彈與炮火,程業棠毫不畏懼,奮勇當先,最后成功拿下垛莊,張靈甫陣亡。
孟良崮戰役后,他接著參加了豫東、淮海、渡江等著名戰役,率部進攻上海,先沿平湖、淞江、川沙一線進擊,越過一道道水網,擊退國民黨軍堵截,直搗吳淞口,占領高橋鎮,而后攻入市區。
戰斗結束時,已經是午夜,天還下著大雨,為了不驚動市民,程業棠就同戰士們一起和衣躺在南京路的屋檐下。戰士們一連在馬路上睡了7夜,他也在馬路上睡了7夜,這一舉動受到上海市民的高度贊譽。連年的征戰,在他身上烙下了無數痕跡,許多彈片、彈頭在戰場上就被他摳出,剩下的彈片竟留到在醫院手術時才被取出來。就算如此,還有兩塊彈片一直留在了他身體中。
在上海陸軍醫院療養了一段時間后,程業棠又開始忙碌起來,他謝絕了國家的優待,投入軍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軍事骨干人才。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57年,程業棠調任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還保持了十分簡樸的作風,多次深入基層,調查部隊和民兵工作情況,還以身作則,與干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1986年9月3日,程業棠在上海病逝,終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