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普通的臺燈加上“護眼”二字,似乎就有了價格昂貴的理由。然而某省消協曾發布的“讀寫臺燈”比較試驗報告卻顯示,超8成臺燈色溫過高,專家表示,購買臺燈并非越貴越好。
專家介紹,人們在選購臺燈時,存在一些誤區,比如誤將“品名”當“功能”,“護眼燈”只是一個通俗叫法,國家并沒有對護眼功能的讀寫臺燈出臺具體標準,而且就其護眼與臺燈性能之間的關系也缺乏醫學臨床的相關證明。另外,市場上的護眼臺燈最大的賣點就是無頻閃。其實,人眼較難察覺其高頻的閃爍,但頻閃仍然存在。此外,不少人追求“特別明亮清晰的感覺”,而燈具在大幅度提高照明的同時,有害反光也將增多。同時,很多人認為“LED燈”環保高效,但由于大多數LED燈易產生直接眩光,如果沒有出光角度、格柵等防眩措施,很容易損害視覺。
那么,讀者應該如何選擇臺燈呢?首先要查看產品說明書上的光源類型,顯色指數和色溫等標識是否齊全,例如LED讀寫臺燈,應選擇色溫4000K及以下、顯色指數82以上的LED產品。同時,要注意有沒有3C標識,即強制性產品認證標識。國家標準要求,普通照明LED產品需保證藍光危害為無危害級別或者低危害級別,消費者應特別重視。另外,為了避免較強眩光,建議消費者盡量選購帶磨砂罩的照明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