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生 37歲 商人
【訴說】我9歲時父母就離婚了,我跟母親生活。那時太小,沒什么不良感受。上初中后,姥姥開始跟我嘮叨,大意是我父親是個不錯的人,就是太窮。他在某大學校辦工廠當工人,高中學歷,要啥沒啥,唯一的優點就是長的好看。當時有部大熱的電影叫《廬山戀》,父親跟那里的男主演郭凱敏很像。“你媽當時正在念大學,跟你爸認識了,迷得不得了,一畢業就結婚了。我們都不同意,你媽死擰死擰的,非得結。結了才發現不合適,勉強維持了10年就散了。”
他倆不合適的一大體現,就是母親越來越瞧不上父親。相貌的那點兒優勢,在貧賤夫妻的哀事中,變得一錢不值。母親是大學生,畢業后在大國企搞設計工作,身邊不是科學家就是大領導。聽姥姥說,校辦工廠解散后,大集體工人的身份,讓父親成為失業者,從此再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混得連社保金都多年沒著落。“等著瞧吧,到老了,他連退休金都沒有。”母親經常這樣輕蔑地說。
其實,離婚后的母親過得也不順。曾經輝煌的大國企說不行就不行了,母親所在的研究所放起長假,只拿60%的工資。我念書需要錢,衣食住行需要錢,多虧娘家的資助,否則,母親是扛不下去的。最難時,她手中只有50元錢,離發薪日還有9天。偏偏我又捅婁子,跟同學打架,把人家打進了醫院,需要3000元的賠償費。母親一邊哭一邊訓斥我,姥姥嘆著氣說:“找孩子他爸吧,就算借,緩過來就還,咱打欠條。”
可能是走投無路了,一向死硬的母親沒有拒絕,但又不好意思跟前夫開口,姥姥就授意我給父親打電話。我馬上打了,聽到我的聲音,父親很激動。當我囁嚅著說明意圖時,他爽快地說:“行,我馬上去銀行取錢,然后送過去。”
不一會兒,父親來了,站在院子里等我和姥姥。父親老了,曾經帥氣的臉上,布滿了皺紋和胡茬兒。看著已高出自己一個頭的兒子,他老淚縱橫。我的情緒也很激動,非常想握住他的手,只是礙于姥姥冷冷的目光。
兩人離婚后的這些年,都有過再婚念頭,但又都因沒遇到合適的而一直各自單身。我考上大學那年,父親主動提出負擔4年的學費,他和母親的關系有所緩和。大學畢業時,我勸過兩人復婚。父親說:“聽你媽的。”母親則說:“都一把年紀了,復什么婚,還差那張紙嗎?”
這是一個很模糊的態度,跟年輕時的明了堅決比,上了年紀的母親已經很會“打太極”了。他倆保持著松散的老伴關系,我是堅實的紐帶。2017年4月,母親確診為肺癌。63歲生日時,父親買來了蛋糕。在病床前,我倆為她慶生。她許了愿,沖蠟燭吹了一口氣,火苗搖曳著,微弱又頑強,就像她的生命。兩個月后,蠟燭終于燃盡,她到了最后時刻,一直昏睡著,那天突然醒來,非常清醒地跟我說:“我走了,你們不要難過,還要把日子過下去,把豬豬(我兒子)培養好。再就是你爸,我對他不好。他像牛一樣苦干,一輩子受窮。現在你出息了,要好好盡孝,再幫他找個好老伴,別像我這樣的。”
9小時后,母親去世了。這些話是她對父親的歉疚,也是她留給父親的最后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