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林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基于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具有動態特性,需在“當日量”概念加持下予以分析,若規范時間內計算機病毒在網絡中盛行,易感病毒主機可在一定條件下被病毒侵染,新感染病毒的計算機不能再感染其他易感病毒主機,此病毒感染周期視為一個“當日量”。通過對圖一進行觀察分析可知,病毒在計算機中傳播,用S代表易感主機,用I代表被感染主機,用A代表患病主機,用S(n)、I(n)、A(n)代表第n個當日量,N(n)代表網絡主機總數,通過建模得出如下關系式:N(n)=S(n)+I(n)+A(n),通過計算得出病毒網絡傳播離散模型,找到有病平衡點、無病平衡點,若將網絡主機總數用1表示,被感染主機為0.1,易感主機為0.89,染病主機為0.01,感染系數則隨之發生變化,說明若不加以控制網絡中的病毒將會被傳染,并影響計算機的正常使用,這就需要人們對相關病毒進行預防與管控。

圖一 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離散模型
建立如圖二所示具體傳播模型,通過分析得出如下病毒傳播計算模型:N(n)=S(n)+E(n)+I(n)+R(n),其中 S 代表易感主機,E代表潛伏期主機,I代表染病主機,R代表免疫主機,n代表當日各狀態計算機數量,通過帶入數值進行計算可知,有病平衡點、無病平衡點在一定條件下趨于穩定,模型本身提供免疫機制,若該機制參數符合無病平衡點穩定條件,則計算機所感染的病毒不會大范圍流行,若免疫機制不夠完善,病毒則會傳播開來,這說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做好病毒預防工作,通過定期檢測、防控有效消滅病毒,降低病毒對計算機的侵擾。

圖二 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免疫模型
根據研究需要建立如圖三所示模型,為引入數學理念進行分析提供條件,通過對模型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穩定性計算模型:N(n)=S(n)+I1(n)+I2(n)+R(n),其中S代表易感主機,I1代表感染主機,I2代表感染主機,R代表免疫主機,n代表當日各狀態計算機數量,在Lyapunov定理加持下,通過對該模式進行仿真研究可知,兩種病毒會產生直接影響,說明計算機網絡中不只有一種病毒,人們需立足計算機網絡運行實況予以預防,綜合考量各類病毒對計算機的影響,制定富有實效性的病毒防御措施。

圖三 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雙病毒模型
建立如圖四所示模型,通過分析該模型,得出如下穩定性計算模型:N(n)=S(n)+E(n)+I(n)+Q(n)+R(n),其中 S 代表易感主機,E代表潛伏期主機,I代表染病主機,Q代表免疫主機,R代表恢復主機,n代表當日各狀態計算機數量,通過總結仿真研究結果可知,在添加免疫節點后,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模型添加人工干預控制機制,然而一旦計算機病毒控制能力小于病毒侵染情況,將很難保持計算機系統的穩定與安全,影響計算機病毒防控成效。

圖四 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SEIQR模型
基于邏輯炸彈病毒與HIV病毒存在相似性,在HIV動力學模型加持下,得出如下計算模型:N(n)=S(n)+I(n)+A(n),其中S代表易感主機,I代表被感染主機,A代表患病主機,n代表病毒轉染常態下各種狀態計算機數量。通過總結仿真實驗結論可知,在計算機系統中,人們需加大邏輯炸彈病毒防御力度,當R<1為閾值時,則患病計算機與被感染計算機在一定周期內會消失,當R≥1時,則計算機病毒會在互聯網體系中長期活躍,患病計算機與被感染計算機在當日量中趨于穩定,若想提高計算機病毒防御效率,需要通過人為干預手段防控病毒,降低病毒活躍度,繼而保證計算機系統安全穩定。
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新常態下,計算機普及率隨之提升,然而計算機病毒卻影響計算機系統穩定性及其應用成效,這就需要人們明晰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形式及穩定性,在此基礎上,秉持與時俱進理念,不斷優化病毒防控方略,基于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途徑較多,病毒在非人力干預情況下很難消失殆盡,這就需要人們樹立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防控意識,能及時抑制病毒的傳播,通過制定病毒日常防控計劃,加強病毒防御預見性,降低病毒對計算機系統消極影響,同時人們需不斷提高計算機綜合配置,強化防火墻,及時更新病毒檢測軟件,合理敷設互聯網體系,建立統一、高效系統病毒監測、干預、防控機制,如全方位掃描計算機內部系統及軟件,避免新入網計算機存在隱性病毒,繼而落實控制計算機病毒傳播目標。除人們做好病毒日??刂乒ぷ魍?,還需研究人員加大優質計算機、互聯網體系研究力度,為營建良好的計算機運行氛圍夯實技術基石,在此基礎上提高人們的網絡安全意識,在正規渠道下載、更新軟件及網絡系統,降低病毒感染風險。
綜上所述,計算機病毒具有非授權性、傳播性、突變性、破壞性,一旦計算機系統中存在病毒,將影響該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嚴重時還會侵害人們的財產安全,出現個人信息外泄、資源篡改等消極現象,基于此人們需加大計算機病毒控制方略研究力度,立足新時期樹立計算機病毒防控意識,不斷提高自身計算機病毒分析、預防、消除能力,規范計算機系統及IT技術應用流程,實時更新、優化計算機系統,降低病毒侵擾計算機幾率,繼而使人們得以有效應用計算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發揮計算機應用優勢,并達到營建和諧、穩定、安全網絡系統運行氛圍的目的,繼而推動我國互聯網事業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