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美晶
【摘 要】 目的:分析保健指導與健康宣教在兒童營養不良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按照臨床所用護理方法將我院兒科門診近來2年收治的100例營養不良患兒分為常規護理組及綜合護理組,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綜合護理組總有效率98%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的72%,p﹤0.05;組間健康行為規范率及健康知識掌握率對比,p﹤0.05。結論:保健指導與健康宣教可對兒童營養不良起到改善作用,值得臨床深入分析。
【關鍵詞】 保健指導;健康宣教;兒童營養不良;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2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011-01
兒科常見病中,營養不良為發病率極高的一種,該病臨床癥狀以消瘦、發育遲緩及肌肉萎縮等為主,并且降低患兒的自身免疫力,對患兒的身心正常發展帶來不良影響[1]。當前已有不少臨床研究報道指出,小兒營養不良患兒臨床接受治療時輔助有效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導,不僅能夠對患兒的依從性起到改善作用,同時還能對預后起到改善作用。本文作者對50例應用保健指導與健康宣教營養不良患兒作出如下報道,以期為臨床有關研究提供部分參考數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臨床所用護理方法將我院兒科門診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營養不良患兒分為常規護理組及綜合護理組。常規護理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齡0.5-7歲,平均(2.76±0.25)歲。綜合護理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齡0.6-8歲,平均(2.75±0.26)歲。組間一般資料對比,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主要給給予患兒補充營養、糾正電解質紊亂等等。
綜合護理組基于常規護理的前提下增加應用保健指導與健康宣教,具體如下:首先是保健指導。護士需要給予患兒家屬用藥指導,將幼兒身體發育特點詳細告知家屬,提高用藥規范性,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概率。同時對患兒的飲食及生活等方面習慣進行干預,保證其日常膳食營養得以合理搭配[2]。此外,若患兒年齡在0.5-1歲之間,口服10g小兒復方四維亞鐵散與1粒維生素AD滴劑;若患兒年齡超過1歲,口服10g小兒復方四維亞鐵散與1粒維生素AD膠丸。護士需要全面掌握患兒家庭喂養史,協助家屬根據嬰幼兒喂養指南開展科學的喂養。其次是健康宣教。護士需要對患兒及家屬疾病知識掌握程度作出評估,從而采取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宣傳資料及面對面講解等方式開展健康指導,協助患兒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并且給患兒設計個性化的營養膳食表,確保膳食營養搭配合理,并且通過家長幫助提高患兒飲食依從性[3]。護士需要囑托患兒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米飯等食物,并且適當食用高蛋白質食物,并對喂養方式進行調整,若患兒年齡低于1歲,多給予母乳喂養。
1.3 觀察指標
詳細觀察及記錄兩組患兒的營養不良改善情況、健康行為規范率及健康知識掌握率,并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均采取SPSSl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取百分比方式表示計數資料,并進行X2校驗,P>0.05時說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時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營養不良狀況分析
組間營養不良狀況對比,p<0.05
2.2 兩組觀察指標分析
組間健康行為規范率及健康知識掌握率對比,p<0.05
3 討論
小兒營養不良能夠對患兒的正常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再加上大部分患兒家屬對小兒營養不良缺乏足夠的認識,不僅致使患兒臨床依從性低,情況嚴重時還能誘發不良事件,由此臨床治療時需要應用有效的保健指導與健康宣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若患兒病情較重,在糾正其飲食習慣的同時還需要對繼發性疾病進行治療。患兒病情較重時多伴發消化系統功能障礙,治療時適當使用消化酶,可以改善消化吸收力[4]。第二,小兒營養不良可預防,需要家長幫助患兒將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改善,從而改善營養不良現象。第三,保健指導與健康宣教開展過程中并沒有大量使用專業性詞語,而內容的實用性與準確性也得到確保,從而對臨床療效起到保證作用[5]。本文研究結果中,綜合護理組總有效率、健康行為規范率及健康知識掌握率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充分說明了小兒營養不良臨床治療時應用保健指導與健康宣教,效果明顯,能夠促使患兒早日康復。
由上可知,小兒營養不良臨床治療時應用保健指導與健康宣教,療效確切,并對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起到確保作用,促使患兒早日康復,值得各級醫院的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小花. 小兒營養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9):1396-1397.
[2] 劉鑫,董華,王程. 7歲以下小兒營養不良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2):2165-2166.
[3] 閆李良,尚麗. 小兒營養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1):1165-1166.
[4] 潘彬. 7歲以下小兒營養不良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分析[J]. 現代養生,2015,27(14):2244-2245.
[5] 徐傳國. 小兒營養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策略探討[J]. 當代醫學,2016,22(31):2298-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