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靜
【摘 要】 目的:探討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醫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護理。實驗組開展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分析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評分、溝通能力評分與知識儲備評分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有助于滿足患者需求,也有助于緩解醫患關系緊張的問題。
【關鍵詞】 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心內科;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015-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care. The nursing qua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cores of emergency abil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knowledge reserv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5)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of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s helpful to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and 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cardiology department; satisfaction
醫院心內科收治的患者普遍年齡較大,心內科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要求較高。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開始得到醫院方面的重視。本研究旨在對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期間抽取醫院心內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并通過隨機分組的方式,讓患者分別納入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齡為(58.8±11.5)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齡為(58.6±11.7)歲。經檢驗,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護理,護理措施涉及到了患者飲食及日常起居等多個方面。
實驗組采用臨床常規護理與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相結合的護理方式,如在患者入院以后,醫護人員幫助患者了解醫院情況;護理工作實施期間,醫護人員也需要構建整潔、衛生的住院環境。針對心內科護理對醫護人員自身能力的要求,醫護人員需要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并要積極開展臨床技術訓練。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與護理人員的能力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應用SPSS18.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表述方式為均數±標準差(x±s),計數資料表示方式為數(n)與率(%),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人員能力評分
實驗組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評分、溝通能力評分與知識儲備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醫院心內科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絞痛等[1]。護理干預手段也可以為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療效提供保障。一些研究者認為,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對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積極影響,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2]。本研究的研究結果與之相似。
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可以讓心內科護理服務呈現出科學化、人性化與系統化的特點。為提升護理能力,護理人員需要在改進護理過程中的細節要素的方式,提升整體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持續護理質量改進與心內科常規護理之間的結合,可以讓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精致化與精確化的護理服務。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有助于滿足患者需求,也有助于緩解醫患關系緊張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姜艷艷,余小妹,周莉.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07):116-117.
[2] 陳繼紅.淺談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6):3065+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