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丹
【摘 要】 目的: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致急性高尿酸血癥患者中應用序貫結腸透析實施治療,探究分析其治療效果。方法:選取76例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致急性高尿酸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施探討分析,根據血尿酸水平將其分為3組,即輕、中以及重血尿酸水平組,3組患者均實施序貫結腸透析治療,對治療前后各組患者血尿酸水平、K+、Na+、Cl-、Ca+水平以及體質量予以比較觀察。結果:和實施治療前相比較后發現,實施治療后K+、Na+、Cl-、Ca+水平以及體質量無明顯變化,統計學意義不顯著(P>0.05),而血尿酸水平則顯著有所降低,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結論: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致急性高尿酸血癥患者中應用序貫結腸透析實施治療的效果顯著,具有臨床廣泛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 序貫結腸透析;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高尿酸血癥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志碼】
V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033-01
系統性紅斑狼瘡,英文簡稱SLE,其特征主要為免疫介導炎癥反應,屬于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癥的發生通常會對多個氣管和系統造成侵犯,而近幾年里在糖皮質激素和細胞毒素藥物逐漸應用的情況下,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預后在很大程度上發生了改變,但是該病癥的死亡率和該病癥引起并發癥后的死亡率仍然較高,且極易并發癥急性高尿酸血癥。為此,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致急性高尿酸血癥的治療措施進行探討分析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1]。在本文中就主要從我院選取76例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致急性高尿酸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分析了序貫結腸透析治療的治療效果,現報告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1開始到2018年9月結束,在我院選取76例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致急性高尿酸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施探討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6例,患者年齡介于8歲到5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5.5)歲。根據血尿酸水平將其分為3組,即輕、中以及重血尿酸水平組,其中輕度組的血尿酸水平介于420μmol/L到600μmol/L之間,共22例患者;中度組的血尿酸水平介于600μmol/L到800μmol/L之間,共30例患者;重度組的血尿酸水平超過800μmol/L,共24例患者。
1.2 方法
3組患者均實施序貫結腸透析(采用JS- 818D型結腸透析機)治療,具體治療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1)清洗腸道。在實施序貫結腸透析前,采用緩瀉劑和清水多患者的腸道進行清洗,其中緩瀉劑主要為大黃粉口服,清洗用水量為的10到20L,直至無糞便排出即為清洗結束;(2)透析結腸。首先,按照比例將的濃縮透析液制作成與血液透析液相仿的透析液,繼而展開結腸透析。其次,在結腸透析的過程中應反復更換透析液,并結合患者的耐受程度決定透析液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通常停留時間為2小時作用。最后,透析液的用量應該控制在8000毫升到10000毫升之間,其間隔1天再進行下一次透析,直至血尿酸水平小于416μmol/L以下停止透析;(2)中藥保留灌腸。中藥方劑主要為大黃和活性炭,從而在腸道中實施保留灌腸,且保留時間應盡可能的長[2]。
1.3 觀察指標
對治療前后各組患者血尿酸水平、K+、Na+、Cl-、Ca+水平以及體質量予以比較觀察。
1.4 統計學分析
總結分析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致急性高尿酸血癥患者接受治療后的相關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統計學意義顯著。
2 結果
和實施治療前相比較后發現,實施治療后K+、Na+、Cl-、Ca+水平以及體質量無明顯變化,統計學意義不顯著(P>0.05),而血尿酸水平則顯著有所降低,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
3 討論
系統性紅斑狼瘡屬于一種因為免疫系統發生異常而導致體內核酸代謝增強的疾病,若對該病癥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則有可能導致患者病情的持續發展惡化,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3]。有研究發現[4],結腸黏膜的特性中包含了半透膜的特性,即表現出了分泌功能,同時還具有吸收功能,即在實施吸收和排泄時具有選擇性。而根據這一特性實施結腸透析的過程中則主要是利用了透析液中離子濃度的不同,使體內有毒代謝產物排出,這種透析方式還可將藥物中對人體中有用的物質吸收到血液中,在改善患者機體內環境的情況下發揮出了治療的作用[5]。而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和實施治療前相比較后發現,實施治療后K+、Na+、Cl-、Ca+水平以及體質量無明顯變化,統計學意義不顯著(P>0.05),而血尿酸水平則顯著有所降低,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
綜上所述,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致急性高尿酸血癥患者中應用序貫結腸透析實施治療的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謝靜.系統性紅斑狼瘡腦病患者語言和肢體功能的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83):287-288.
[2] 岳峰,崔麗敏,張珍,等.自擬狼瘡方聯合潑尼松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療效及對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指標、β-arrestin1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7(27):3038-3041.
[3] 佟穎,刁志惠,孫樂,等.益腎壯骨法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繼發的激素性骨質疏松癥48例的臨床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8,24(09):1214-1218.
[4] 楊曈,王欣,林麗.基于數據分析的孟如教授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用藥規律[J/OL].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8,12(02):86-90
[5] 何燕嫻,王海濤,黃遠航.序貫結腸透析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致急性高尿酸血癥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6,9(19):1743-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