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麗琴
【摘 要】 目的:探究對慢性支氣管炎老年患者應用抗感染結合止嗽散加旋覆花的療效。方法:臨床納入2017.01~2017.12間我院接收的慢性支氣管炎老年患者共98例,選擇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成兩個組別,每組各有49例,對照組應用抗感染治療,觀察組在前者基礎上加以止嗽散與旋覆花,對兩組療效進行觀察。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人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結論:對慢性支氣管炎老年患者應用抗感染結合止嗽散與旋覆花治療效果顯著,能減少不良反應,值得廣泛采用。
【關鍵詞】 慢性支氣管炎;旋覆花;止嗽散;抗感染;治療有效率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072-02
慢性支氣管炎屬于內科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且多發(fā)生于老年群體,已對其身體健康產(chǎn)生嚴重影響[1]。慢性支氣管炎具備反復發(fā)作這一特征,因此,發(fā)現(xiàn)患有該病后應立即接受相應治療。臨床以往多選擇抗感染類藥物幫助患者控制病情,但效果欠佳,且長時間使用抗生素具有較大副作用,會對患者身體機能產(chǎn)生一定損傷。有研究提出[2],支氣管炎在中醫(yī)學上屬于咳嗽和喘證范疇,其病機十分復雜,采取中醫(yī)與西醫(yī)相結合的療法往往較單純西醫(yī)療法效果更好。本文探討我院對慢性支氣管炎老年患者應用抗感染結合止嗽散與旋覆花,取得了顯著成效,現(xiàn)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臨床納入2017.01~2017.12間我院接收的慢性支氣管炎老年患者共98例,選擇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成兩個組別,每組各有49例,對照組共有2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范圍在62~84歲,平均(70.89±6.25)歲,病程灶7~15個月,平均(10.26±2.78)個月。觀察組共有29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范圍在63~83歲,平均(71.25±6.18)歲,病程范圍在6~15個月,平均(10.32±2.69)個月。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病程等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分析和比較。
入選標準:(1)均與《內科學》中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診斷標準相符[3];(2)年齡均為60歲以上;(3)白細胞輕度升高或正常;(4)均得到患者和其家屬同意并簽署同意知情書。
排除標準:(1)肝心腎等重要臟器存在嚴重功能障礙者;(2)對本次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史者;(3)合并精神類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抗感染治療,口服頭孢氨芐膠囊(哈藥集團三精明水藥業(yè) 規(guī)格 0.25g×20粒 批號 國藥準字H23022484),0.25~0.5g/次,每隔6h用藥一次,對于感染嚴重者一次可增加至1g,患者用藥期間注意觀察其有無出現(xiàn)不良反應,治療時間為兩周。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應用止嗽散與旋覆花,止嗽散主要成分包括前胡12g、紫菀18g、荊芥7g、百部15g、陳皮10g、甘草3g、桔梗10g、炒杏仁12g。對于伴有心煩口渴尿赤的患者,應加黃連6g、黃芩10g、款冬花15g;對于痰液粘稠的患者,應加半夏10g、天花粉15g、桑白皮15g。對于干咳無痰,燥邪傷肺的患者,應加桑葉10g、沙參10g、炒蘇子12g,同時所有患者均加以12g旋覆花,后用適量水煎服,每日可分成多次口服,治療時間為兩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jīng)過X光放射檢查未發(fā)現(xiàn)肺部存在任何異常,且臨床指標均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各項指標均有明顯改善,經(jīng)過X 光放射檢查未發(fā)現(xiàn)肺部存在任何異常;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病情無任何變化甚至加重[3]。治療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選擇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
觀察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人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在老年群體中發(fā)病率極高,因老年患者身體各項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患病后日常生活會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臨床以往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時,多選擇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雖有一定效果,但并不顯著,且不良反應較多[4]。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分析原因可能是止嗽散中百部和紫菀性溫味苦質潤;款冬花性溫,具有止咳潤肺的功效;款冬花與紫菀兼辛味,百部兼甘味,辛甘發(fā)散為陽,甘苦肅降為陰,其性溫而不熱不燥,潤而不寒不膩,新久咳嗽均可服用,三種藥物雖性平和,但仍偏于溫燥,因此,配適量黃芩和桑白皮,可起到化痰清肺的作用;桔梗與前胡均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而桔梗能升肺氣,前胡能降肺氣,一降一升,能使氣機調暢,宣肅有降;陳皮具有理氣化痰的功效,可使氣順,促進痰液排出;荊芥具有散風解表的功效,能使邪氣從表而出;甘草具有緩急止嗽的功效,和桔梗同用,可利咽喉;炒杏仁具有止咳平喘和潤腸通便的功效;聯(lián)合使用以上藥物,潤而不膩,溫而不燥,辛不過熱,苦不過寒,可使氣機調暢,宣肅有全,咳嗽自止。同時旋覆花性微溫,味苦、辛、咸,歸肺經(jīng)和胃經(jīng),不僅具備降氣、消痰、止嘔、行水以及利尿等功效,同時還有抗菌、殺蟲、平喘、消炎、鎮(zhèn)咳祛痰等作用,應用適量該藥物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5]。在觀察不良反應時發(fā)現(xiàn),觀察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聯(lián)合中藥治療能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對慢性支氣管炎老年患者應用抗感染結合止嗽散加旋覆花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值得廣泛采用。
參考文獻
[1] 羅楊敏,孫維旭,王銀菊等.六君子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肺炎療效及對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陜西中醫(yī),2018,39(11):1540-1543.
[2] 康麗娜.桑菊飲合止嗽散加減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療效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6,37(1):24-25.
[3] 呂卓人.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2.
[4] 黎建明.止嗽散合三拗湯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期咳嗽的療效探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33):115-116.
[5] 季艷華.止嗽散合三拗湯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期咳嗽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16):69-71.
[6] 唐閣.黃文政教授加減旋覆花湯治療多病種驗案舉隅[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4):59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