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摘 要】 目的:分析陪伴助產服務在助產護理中的運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50例初產婦作為分析對象,依據產婦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5例,給予對照組助產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陪伴助產服務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焦慮和抑郁情緒明顯改善,且產婦自然分娩率也較高,同時產后2h出血量及并發癥發生率也均較少,產婦及家屬對護理滿意度較高,組間各數據對比差異經計算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初產婦運用陪伴助產服務護理,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水平,改善產婦焦慮和抑郁情緒,提高自然分娩率,減少產后出血量及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 陪伴助產服務;助產護理;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17-02
自然分娩是臨床一直以來建議的分娩方式,但由于產婦對自然分娩相關知識掌握不足,易產生焦慮抑郁及恐慌等不良心理狀態,從而導致自然分娩困難。降低自然分娩率,并易發生多種并發癥。所以如何加強助產護理已成為了目前臨床相關學者重點討論的話題。為此,本次我院將陪伴助產服務在助產護理中的運用效果進行了分析,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產科收治的初產婦150例,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3-38歲,中位年齡(30.5±2.2)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3-37歲,中位年齡(30.0±2.1)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助產常規護理,助產士按時對產婦生命體征變化、宮口擴張及陰道流血情況、胎兒心率及胎動進行監測記錄,不給予產婦一對一的助產陪護,分娩方式根據產婦宮縮情況而定;給予觀察組陪伴助產服務護理,①產婦入院后便給予一對一的陪伴助產服務護理。首先給予產婦舒適的病房環境、親切的語言溝通及鼓勵安慰,并為產婦講解分娩相關知識,增強產婦對分娩過程的掌握,緩解產婦恐慌焦慮情緒,提高產婦分娩信心及依從性。②減痛分娩護理:在等待分娩過程中陪伴助產護士要與家屬共同鼓勵安慰產婦,緩解其緊張情緒,并給產婦聽舒緩音樂及按摩腹部,減輕產婦疼痛程度,同時指導產婦正確哈氣方法,促進產婦陰道擴張及分娩速度,縮短疼痛時間;③自由體位分娩:指導產婦進行立式分娩。該分娩方式是一種更合乎自然分娩的自由體位,可減輕產婦陣痛,促進胎兒向下移動,使產婦能夠順利的自然分娩。④產后服務:加強對產婦出血量及生命體征的監護,并定期為產婦進行子宮按摩,行早期母嬰接觸,并指導幫助產婦清洗乳頭,為產婦講解正確母乳喂養方式及母乳喂養優點,幫助新生兒盡早吮吸母乳。同時為產婦制定針對性的科學飲食方案,促進產婦身體恢復及確保母乳充足[1]。
1.3 觀察標準
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對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分對比,總計24項,評分結果越高表明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記錄對比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產后2h出血量及并發癥發生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將兩組產婦及家屬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對比,調查內容主要以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標準,將最終非常滿意調查例數+基本滿意調查例數/總例數×100%作為護理總滿意度最終判定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19.0軟件處理分析數據,組間計量和計數資料應用(x±s)和n(%)描述,經t和X2檢驗,數據差異在P<0.05時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兩組產婦各項指標對比
經記錄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數據相比,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明顯改善,產后2h出血量也較少,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與對照組產婦自然分娩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的82.7%、10.7%相比,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率較高,其數據結果達到了93.3%,并發癥發生率也較低,數據結果僅為2.7%,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產婦及家屬對護理滿意度調查對比
調查記錄顯示,觀察組產婦及家屬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極高,其護理總滿意度已達到了97.3%,而對照組產婦及家屬對護理滿意度僅為89.3%,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經濟算后顯示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自然分娩對于母嬰健康具有極大好,但自然分娩過程中會給產婦帶來嚴重的疼痛及相關不適癥狀,同時由于大部分產婦對分娩相關知識掌握不足,從而導致產婦易出現不良心理狀態,致使產婦依從性降低,而且不良情緒會對宮縮造成嚴重影響,使分娩無法順利進行,并增加了分娩風險[2]。因此,應加強對自然分娩產婦的助產護理干預,提高助產護理水平,才能確保分娩順利完成。
陪伴助產服務是近年臨床產科推廣應用的人性化一對一的助產服務,通過在分娩前及時給予產婦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及鼓勵安慰,糾正產婦對分娩相關知識的錯誤認知,緩解產婦焦慮情緒,增強產婦心理及身體舒適度,從而提高產婦分娩依從性。并在分娩過程中加強了對產婦的減痛分娩護理及自由體位分娩護理,通過科學合理的護理與指導,使產婦的疼痛明顯減輕,從而確保分娩順利完成;并通過加強產后服務,使患者產后出血量及并發癥均得到良好控制[3]。
在本次分析結果中也顯示,采取陪伴助產服務護理后的觀察組產婦焦慮抑郁情緒明顯改善,產后出血量及并發癥發生率均較低,產婦自然分娩率也較高,且產婦及家屬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極高,其數據結果與行常規助產護理的對照組所有數據相比均存在明顯優勢。
綜上所述,陪伴助產服務在助產護理中的運用效果顯著,對改善產婦不良心理狀態、提高分娩安全性及產婦自然分娩率起著關鍵性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春燕.探討陪伴分娩護理模式應用在妊娠產婦分娩中的臨床觀察[J].醫藥與保健,2016,23(12):205.
[2] 范玲靖.醒華對孕產婦的心理評估與干預[J].中華護理醫學雜志,2016,4(3):185-186.
[3] 黃醒華,項小英.自然分娩的產時服務模式探討[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6,38(7):38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