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王平
【摘 要】 目的:針對我院的慢性胃潰瘍病人的護理情況進行分析,探討采取個性化飲食護理的應用價值與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711月到2018年10月之間的80名慢性胃潰瘍病人作為研究的主體,將其按照平等的原則分為兩組,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其中的常規(guī)組采取的是傳統(tǒng)醫(yī)學上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而另外的研究組采取的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的個性化飲食護理方法,針對這兩種護理方法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之后兩組病人的統(tǒng)計結果具有明顯的差異,其中的研究組病人的護理效果要高于常規(guī)組,在臨床的應用中比較受歡迎。結論:針對于我國的慢性胃潰瘍病人其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結合個性化飲食護理,這對于慢性胃潰瘍疾病的治療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同時其應用的發(fā)展具有很好的趨勢,在臨床的護理中具有很高的價值。
【關鍵詞】 個性化飲食護理;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價值評價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24-01
引言
消化內科是我國醫(yī)院中重要的科室之一,其科室內的疾病也比較。其中最為常見的多發(fā)病就有慢性胃潰瘍。這種疾病的臨床主要表現為便血、惡心、嘔吐,病人還會伴有營養(yǎng)不良與食欲的下降。從而造成病人的身體與心理承受很大的壓力,給病人的生活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針對于慢性胃潰瘍疾病的護理,病人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飲食的方法,這樣可以提高治療的效果。因此在慢性胃潰瘍病人的治療中采取個性化飲食的護理對于疾病的治療效果比較明顯,值得臨床上被廣泛的使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的是我院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10月之間消化內科收治的80名慢性胃潰瘍病人作為研究的主體,這些病人按照隨機、平等的原則分為兩組,每組中有病人40人。其中的常規(guī)組中有男性病人21人,女性病人19人;病人中年齡最大的為39歲,年紀最小的為13歲,病人平均年齡為17.37歲。另外的研究組中有男性病人20人,女性病人20人;病人中年齡最大的為38歲,年紀最小的為15歲,病人平均年齡為17.07歲。
1.2 干預方法
結合病人的情況將其隨機的分為兩組,其中常規(guī)組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主要包含了:第一,心理護理。病人住院之后的病情進行了解,注重病人情緒、心理的變化,如果出現了消極的情緒需要提高病人的信心與積極的態(tài)度。相病人講解疾病的真實情況與治愈案例,提高病人的自信心。第二,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需要向病人講解胃潰瘍疾病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與其注意的事項,這樣可以讓病人對疾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向病人發(fā)放一些健康知識的手冊,定期組織相關的講座等,提高病人的保健意識。第三,對于疾病治療過程中藥物使用情況的指導。針對病人的病情變化進行及時的觀察,及時調整藥物與藥量的使用情況,讓病人積極的配合治療。而研究組則是在這些常規(guī)的護理基礎上采取個性化的飲食護理,具體的措施主要有:第一,飲食的教育指導工作,作為護理人員需要對慢性胃潰瘍病人進行飲食的教育,保證病人掌握日常飲食中的注意事項與一些禁忌,這樣可以讓病人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可以將病人的飲食進行細化,例如:早餐需要吃一些富含營養(yǎng)與高維生素的食物,午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的東西。晚飯就需要以清淡為主,最好是流食。在病人進食的過程中還要盡量的減少飯量避免吃的太飽。第二,飲食的分期干預護理。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對病人的飲食進行分期的指導與干預。如果是輕度的胃潰瘍病人就需要對日常的飲食進行調整,保證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是中度的胃潰瘍病人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飲食的調整,例如:讓病人的飲食盡量以溫和的食物為主,不能夠使用刺激腸胃的食物,如果出現了惡心、嘔吐的情況就需要適當的使用維生素較高或者低堿含量的食物。如果病人是重度的胃潰瘍疾病就需要對飲食進行著重的干預。讓病人按時進行三餐的攝取,病人食物中盡量少堿性與淀粉類的食物。禁止飲酒與辛辣的食物。主要以流失與清淡為主。第三,飲食的具體管理措施。病人每一餐攝取的食物量要由護理人員嚴格的控制,避免出現食用過多的食物,要讓病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3 療效觀察指標
結合一段時間的護理之后,對病人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主要有病人腹痛的結束時間、反酸結束時間與燒灼感的時間等等,這幾項如果病人需要護理的時間越長說明護理的效果越不理想。
2 結果
針對兩組病人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看出研究組病人要明顯的好于常規(guī)組病人
3 討論
我國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對于疾病的治療技術與護理水平不斷的加強。在醫(yī)院的疾病治療中消化內科的系統(tǒng)疾病比較常見。其中胃潰瘍屬于消化內科中最多的一種,胃潰瘍疾病主要是由于病人的胃粘膜逐漸的消化形成了嚴重的潰瘍,病人出現胃潰瘍會經常腹痛反復發(fā)作,這一疾病在中老年中比較常見。一些病人還會出現惡心、反酸等癥狀,嚴重的甚至引發(fā)胃出血與穿孔疾病,這就會對病人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相關的研究表明,由于人們的生活飲食不規(guī)律就會引發(fā)人體內的胃腸神經功能發(fā)生紊亂,從而導致胃酸合作和膽汁的反流,特別是晚睡前還要進食的,就會導致腸胃不能夠合理的休息,從而造成慢性胃潰瘍疾病的發(fā)生。所以,在臨床上需要對這一疾病進行積極的治療與護理,另外還要提高病人的飲食護理干預,合理的飲食習慣與飲食結構能夠減少病人胃部的不適反應,促進疾病的愈合,另外還可以改善病人的營養(yǎng)不良現狀,具有很好的護理效果。
根據上述的內容可以看出,采取個性化的飲食護理對于慢性胃潰瘍疾病的護理具有很高的價值,并且在臨床上護理效果非常的明顯,值得廣泛的使用。
參考文獻
[1] 韓鳳芳.探討個性化飲食護理在慢性胃潰瘍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05):121.
[2] 孫博,王高臨,等.個性化飲食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效果[J].貴州醫(yī)藥,2017,41(11):1222-1223.本.
[3] 游少臖,馮少馨,陳麗娟.個性化護理措施應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的效果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7,23(4):59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