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妮
【摘 要】 目的:觀察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效果。方法:將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選取的100例高危妊娠孕婦作為觀察對象,按照護理模式分為2組,一組實施常規護理(對照組,n=50例),另一組實施產前綜合護理(研究組,n=50)。觀察和對比兩組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效果。結果:高危妊娠孕婦主要產前護理需求是孕婦自身身體情況、胎兒情況及社會支持系統,兩組孕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T-AI和S-AI評分與對照組對比(34.22±4.84VS44.87±5.56、39.31±6.41VS46.33±7.33)分,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對比(96.00%VS86.00%),P<0.05。結論:針對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實施產前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護理效果,增加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77-01
前言
高危妊娠是指孕婦在妊娠期間存在某種致病或病理因素而產生對孕婦或新生兒的危害情況,嚴重者造成難產[1]。相比正常妊娠孕婦,高危妊娠孕婦的難產率和病死率都較高,對圍生兒可能造成死亡。因此,對于高危妊娠孕婦需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本次研究針對我院近年來選取的100例高危妊娠孕婦,探析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高危妊娠孕婦為本次觀察對象,并按照護理模式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產前綜合護理的研究組,每組50例孕婦。
對照組年齡區間(18-42)歲,平均年齡為(27.68±5.75)歲;孕周為37-40周,平均孕周為(38.78±0.58)周;22例初產婦,28例經產婦。
研究組年齡區間(20-42)歲,平均年齡為(28.25±5.55)歲;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為(39.48±0.56)周;21例初產婦,29例經產婦。
對比2組孕婦的基本資料(年齡、孕周及產次等),P>0.05,具有對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2組孕婦均符合高危妊娠臨床診斷標準;經本院醫學倫理會審核批準和孕婦家屬知曉該項研究,且簽訂協議同意書。
排除標準:精神疾病和語言交流困難;年齡<18歲。
1.3 方法
問卷調查:發放我院自制的護理需求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社會支持系統、心理問題、經濟壓力、孕婦自身身體情況、胎兒情況及家庭責任等,共發放100份,且回收率達100%。
1.3.1 對照組孕婦—常規護理和產前綜合護理
(1)心理護理。根據孕婦的產前需求和日常情況對產前心理進行評估,并實施健康教育,多于孕婦及家屬交流溝通,給予關心和鼓勵,對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心理輔導,減少恐懼和不安等不良情緒。
(2)孕期保健。嚴密監測孕婦的各項生命體征及胎兒情況,根據需要可實施監測尿常規和血常規等生化指標,并加強孕婦飲食和運動干預。
(3)產前檢查。采用B超監測胎兒在宮內的具體情況,告知孕婦定期產檢,并詢問相關病史,分析身體情況。
1.4 觀察指標
觀察和分析2組孕婦的產前護理需求,并對比心理應激狀態
(采用特質性焦慮指標-T-AI及狀態性焦慮指標-S-AI進行評估)和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進行評估)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版本統計學軟件錄入計算,其中T-AI和S-AI評分采用“均數±標準差”形式,T值進行檢驗;護理需求和護理滿意度均通過“%”的形式表達結果,實施檢驗方式為:卡方值檢驗。P<0.05時,為上述結果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孕婦的護理需求
調查發現,兩組高危妊娠孕婦主要產前護理需求是孕婦自身身體情況、胎兒情況及社會支持系統,兩組孕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2.2 比較兩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
對比發現,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6.00%,研究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高危妊娠對孕婦自身和胎兒情況均具有危險性,孕婦產前極易受到恐懼、焦慮和不安等心理情緒,這不僅與孕婦自身因素有關,還與家庭及社會帶來的壓力有關[2]。同時,高危妊娠孕婦的認知水平不夠,造成不良反應發生率和新生兒病死率比正常妊娠孕婦要高[3]。研究顯示,高危妊娠可造成45%左右的圍生兒出現死亡。為此,本文通過對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的調查結果進行產前護理干預,為臨床研究進行參考。
該項研究結果表明,高危妊娠孕婦主要產前護理需求是孕婦自身身體情況、胎兒情況及社會支持系統(P>0.05)。針對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并予以產前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孕期保健、產前檢查和家庭及社會支持等護理干預,且取得明顯護理效果。結果顯示,研究組孕婦的T-AI和T-A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實施產前護理干預對孕婦心理狀態起到積極作用,促進孕婦順利生產,降低病死率。研究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00%,P<0.05。顯然,產前護理干預不僅提高護理效果,還能增加孕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針對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并予以產前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護理效果,增加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白玉琴,覃悅.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6,10(b06):1861-1862.
[2] 吳吉.高危妊娠孕婦的產前護理效果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3(b04):145-145.
[3] 宋亞琴,徐惠英,馮桂蘭.產前護理干預對于高危妊娠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3):24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