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芳 李曉萍
【摘 要】 目的:對子宮肌瘤治療中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的療效及安全性進行探討。方法:選擇收治子宮肌瘤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隨機分為實驗組(n=60)和常規組(n=60)。常規組接受射頻消融治療,實驗組接受微波消融治療,觀察兩組療效。結果:實驗組總有效率98.3%,與常規組的96.7%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陰道排液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治療前后兩組卵巢激素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子宮肌瘤治療中應用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效果顯著,對卵巢激素影響均較小,其中微波消融術治療安全性更高,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 射頻消融術;微波消融術;子宮肌瘤
【中圖分類號】
R36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90-02
子宮肌瘤在婦科具有較高發病率,是常見良性腫瘤疾病的一種,對于其發病機制臨床中還沒有形成統一論斷。一些患者在疾病初期缺乏明顯癥狀,通常定期觀察隨訪即可。部分患者則會出現月經過多、下腹墜脹、下腹痛等癥狀,若子宮肌瘤體積較大,則應進行有效治療。當前臨床主要采取手術方法治療子宮肌瘤,常見的包括開腹手術、微波消融術、射頻消融術等。為進一步提升子宮肌瘤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選擇收治子宮肌瘤患者120例,對其分別應用射頻消融術、微波消融術,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收治子宮肌瘤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隨機分為實驗組(n=60)和常規組(n=60)。納入標準:滿足子宮肌瘤臨床診斷標準,并經B超檢查確診;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子宮內膜癌、子宮腺肌??;合并嚴重跟腎功能障礙。常規組年齡范圍31~52歲,平均(38.3±4.7)歲;肌瘤直徑5~15厘米,平均(6.8±2.7)厘米;病程2個月~5年,平均(2.7±1.3)年。實驗組年齡范圍32~52歲,平均(38.5±4.8)歲;肌瘤直徑5~15厘米,平均(6.9±2.7)厘米;病程1個月~5年,平均(2.8±1.3)年。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實驗組接受微波消融術治療,全麻后幫助患者保持仰臥位,進行常規消毒鋪單,行子宮肌瘤造影,掌握子宮肌瘤位置和大小,明確進針類型和進針部位,依據超聲流體聲像圖確定微波消融時間。設置微波消融儀治療時間為450~1000s,輸出功率40~60W。立體進針,按照由后到前、由深到淺的原則,多點凝固肌瘤后,使所有瘤體都被三位空間熱場覆蓋。術畢進行子宮肌瘤造影復查,對消融情況進行觀察。常規組接受射頻消融術治療,參考實驗組進行術前準備,應用射頻消融儀,進針選擇17G單針中空水冷消融針,開展子宮肌瘤冷消融,其他參考實驗組。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療效、不良反應、卵巢激素水平。卵巢激素水平包括LH(黃體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E2(雌二醇)。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超聲檢查顯示肌瘤體積縮小超過60%,臨床癥狀明顯緩解。有效:超聲檢查顯示肌瘤體積縮小超過30%~59%,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不符合以上標準。總有效率=1-無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總有效率98.3%,與常規組的96.7%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前后兩組卵巢激素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卵巢激素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卵巢激素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實驗組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陰道排液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為婦科常見疾病,臨床主要開展手術治療[1]。隨著現代超聲影像技術的發展,超聲介導開始廣泛應用于病灶定位,當前臨床主要應用微波消融術、射頻消融術治療該疾病[2]。射頻消融術中利用高壓電流對腫瘤組織進行加溫,極性分子會因此高速運轉并產熱,蛋白質在60攝氏度會凝固壞死,在子宮肌瘤治療中收獲了良好效果[3~4]。
近年來微波治療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其能夠利用發出微波形成交變電場,進而產熱[5]。相對于射頻消融,微波消融熱效率更高,不會在沒有達到溫度時熱量就散掉[6]。并且微波消融范圍更大,治療大體積子宮肌瘤效果更好。另外微波消融不使用正負極產生電流,不會產生電生理影響,對周圍組織影響小,不會造成子宮內正常組織大面積壞死,可促進健康組織血供,減少疼痛和組織痙攣刺激[7~8]。
本研究中,實驗組總有效率98.3%,與常規組的96.7%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陰道排液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治療前后兩組卵巢激素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子宮肌瘤治療中應用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效果顯著,對卵巢激素影響均較小,其中微波消融術治療安全性更高,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勤英,尚芮,王翠芬.經皮微波消融聯合無水乙醇注射治療子宮肌瘤療效觀察[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5,31(10):936-939.
[2]李秀梅,張晶,韓治宇.超聲血流成像技術對子宮肌瘤經皮微波消融前能量的預測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6,32(6):532-535.
[3]張雪花,韓治宇,徐瑞芳.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的圍手術期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7,28(23):3849-3851.
[4]劉慧,張晶,張冰松.超聲引導經皮微波消融子宮肌瘤及腺肌病治療中及遠期超聲聲像圖表現[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6,13(2):113-116.
[5]王芳,張晶,韓治宇.經皮微波消融子宮肌層良性病變圍消融期灰階聲像圖表現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6,29(2):251-255.
[6]張晶,關錚,錢林學.超聲引導經皮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臨床應用的指南建議[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11(5):353-356.
[7]彭紅艷,余松遠,賀飛.超聲造影在經皮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療效觀察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8,28(9):1506-1509.
[8]溫博,張晶,馮蕾.磁共振成像對超聲引導經皮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近期效果的預測研究[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12(7):57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