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遙
【摘 要】目的:探討選擇整體護理方法對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進行干預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11月~2018年06月收治的66例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數字奇偶法分組后明確各組護理措施;對照組(33例):選擇傳統護理措施完成;觀察組(33例):選擇傳統護理+整體護理措施完成;對比護理結果。結果:同對照組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護理效果(48.48%)、(75.76%)對比,觀察組愈顯率(87.88%)以及總有效率(96.97%)獲得明顯提升(P<0.05);同對照組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體溫水平對比,觀察組獲得明顯降低(P<0.05)。結論: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在接受護理期間,整體護理措施的有效應用,對于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愈顯率、總有效率提高,效果明顯,最終對于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的早期康復,奠定基礎。
【關鍵詞】布魯氏菌脊柱炎;整體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16.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布魯氏菌病作為變態反應性疾病之一,于臨床呈現出的發病率較為顯著。疾病特征主要集中于多汗、長期發熱、肝脾腫大以及關節疼痛等方面。對于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而言,主要因為布魯氏菌對患者脊椎諸多位置造成感染而患有疾病,往往對患者的椎間盤、椎體、脊椎旁組織、關節突關節以及硬膜外腔造成影響[1]。此類患者除會表現出布魯氏菌病奠定特征之外,還會呈現出胸部、頸部以及腰背部持續性疼痛癥狀等,對此有必要通過醫護措施研究將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病情狀況改善[2]。本次研究將針對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明確最佳護理措施,以此表明整體護理措施應用可行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1月~2018年06月收治的66例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數字奇偶法分組后明確各組護理措施;對照組(33例):男32例,女1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2歲~69歲,平均年齡為(43.59±1.25)歲;觀察組(33例):男31例,女2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3歲~71歲,平均年齡為(43.62±1.29)歲;觀察對比兩組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的性別、年齡,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于入組后的兩組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明確各組護理措施;對照組:選擇傳統護理措施完成;觀察組:選擇傳統護理+整體護理措施完成;對照組具體為:護理人員主要就布魯氏菌脊柱炎疾病知識對患者進行講解、對患者常規需求進行滿足等完成;觀察組可見討論3.1~3.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體溫水平。
1.4 判斷標準 痊愈:患者呈現出的神經根疼痛癥狀、體溫水平以及脊髓受壓癥狀均轉為正常;顯效:患者呈現出的神經根疼痛癥狀、體溫水平以及脊髓受壓癥狀均得到顯著好轉;有效:患者呈現出的神經根疼痛癥狀、體溫水平以及脊髓受壓癥狀均得到好轉;無效:患者呈現出的神經根疼痛癥狀、體溫水平以及脊髓受壓癥狀均無好轉。
1.5 統計學方法 對于兩組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的護理結果,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展開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護理效果)、計量資料(體溫)各以%、 表示,各行檢驗、t檢驗,結果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對比
同對照組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護理效果(48.48%)、(75.76%)對比,觀察組愈顯率(87.88%)以及總有效率(96.97%)獲得明顯提升(P<0.05),見表1。
3 討論
3.1 做好病情觀察工作 護理人員就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了解,就關節肌肉疼痛性質、位置以及持續時間進行了解,明確患者是否呈現出關節畸形以及強直等情況,就患者神經系統癥狀變化給予觀察。此外,就患者的電解質、血常規與肝腎功能狀況認真檢測,保證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表現出的任何異常均可以獲得及時治療。
3.2 做好疼痛護理工作 對于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而言,因為布魯氏菌往往對患者的肌肉組織、關節、神經系統以及生殖系統造成侵犯,所以會使得患者表現出對應疾病癥狀[3]。如果對患者的神經根等產生影響,則患者會對應表現出神經痛現象,以下肢劇烈疼痛以及腰背部劇烈疼痛較為常見。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將患者不必要活動減少,對其臥床休息加以要求,并且護理人員以及家屬對患者的翻身進行協助,防止呈現出下肢靜脈血栓以及壓瘡的現象。此外,按照醫囑準備止痛藥物對患者治療,以將劇烈疼痛感顯著緩解。在患者病情恢復理想狀態下,就功能鍛煉對患者指導,對于下肢靜脈血栓以及壓瘡進行有效預防,以促進其病情恢復。
3.3 做好發熱護理工作
如果患者表現出發熱癥狀,則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展開物理降溫干預,例如冰袋冷敷以及溫水擦浴等系列方法;如果呈現出高熱不退的情況,依據醫囑合理選擇藥物對患者進行降溫干預,例如選擇賴氨匹林對患者給予靜滴干預,對于用藥劑量需要合理控制。此外,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體溫水平認真監測,并且就患者發熱持續時間以及熱型等予以監測。如果呈現出較多出汗現象,則對其實施溫水擦浴,對皮膚清潔干燥做出保證,避免呈現出受涼的現象。
綜上所述,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在接受護理期間,整體護理措施的有效應用,對于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愈顯率、總有效率提高,很滿意度、總滿意度提高,效果明顯,最終顯著促進布魯氏菌脊柱炎患者的早期康復。
參考文獻
朱麗娜.微創介入治療布魯氏菌性脊柱炎7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0):79-80.
信鴻杰,李莉,沈虹,等.8例布魯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護理[J].醫學動物防制,2015,31(03):351-352.
柴曉亮,侯惠珍.12例布魯桿菌性脊柱炎手術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4,21(1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