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巖
【摘 要】
目的:研究在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患者中應用CT聯合腹部超聲的臨床效果。方法: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都進行CT聯合腹部超聲檢查。結果:所有80例患者當中,單側輸尿管結石和雙側輸尿管結石分別有76例和4例;輸尿管下段結石和輸尿管中段結石分別有28例和52例,6例患者無積水情況,2例例重度積水,4例中度積水;68例輕度積水。另外,結石直徑小于5mm有50例;直徑處于5-10mm有22例,大直徑大于10mm有8例。結論:臨床中給予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患者進行CT聯合腹部超聲能夠準確判斷出患者的病情,并且在操作時要注意技巧,這樣才能夠提升檢查的效果。
【關鍵詞】 CT聯合腹部超聲;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操作技巧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226-01
輸尿管結石是由于人體腎結石進入到輸尿管而形成的,臨床表現為腹痛和寒顫。因此臨床當中進行積極的診斷檢查對于輸尿管結石患者的意義更加顯著。以往臨床當中采用B超等進行檢查,雖然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1]。近些年來,CT聯合腹部超聲的檢查是臨床中診斷輸尿管結石最為主要的方式,其方法簡便,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次就輸尿管中下段結石中應用CT聯合腹部超聲的操作技巧和其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80例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患者進行研究,時間為2017年8月-2018年7月。所有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齡為18-75歲,平均年齡為(40.8±1.6)歲。所有患者都進行腹部CT聯合超聲檢查。所有患者對于本次研究目的和意義均比較明確,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超聲檢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的頻率為2.5-5MHZ。受檢者在檢查的過程當中要吸氣和收腹。推開腸管來降低腸氣對于診斷結果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在進行超聲檢查的過程當中要交替進行探查,如果輸尿管右側發生梗阻,需要先從左側進行掃描,反之亦然。對于遠端掃描存在困難的輸尿管患者來說,要適當保持膀胱的充盈,逐步提升輸尿管腔壓,讓輸尿管能夠進一步的進行擴張,避免發生誤診的情況。
腹部CT檢查:利用GE 64層螺旋CT進行檢查,設置層厚和層間距參數為5MM,電壓為120KV。受檢者保持臥位,從腎上觀察恥骨的聯合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患者要保持膀胱的充盈度,在診斷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屏氣,結束掃描以后將獲取的圖像上傳到工作站,重建層厚和間隔均設置為1.25MM。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的數據使用SPSS20.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一般使用百分率(%)對計數資料進行說明,使用的檢驗方式是χ2 ,若 P<0.05,則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本次研究當中,單側輸尿管結石有76例,占比95%;雙側輸尿管結石有4例,占比5%。輸尿管下段結石28例,占比35%,輸尿管中段結石52例,占比65%。6例患者無積水情況,占比7.5%;2例重度積水,占比2.5%,4例中度積水,占比5%;68例輕度積水,占比85%。另外,結石直徑小于5mm有50例,占比62.5%;直徑處于5-10mm有22例,占比27.5%;大直徑大于10mm有8例,占比10%。
3 討論
輸尿管結石是臨床當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比較高,并且由于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其發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具體為:①能夠對輸尿管粘膜造成刺激和擦傷,導致出血和感染,使輸尿管擴張,管壁變薄,伸長彎曲更加嚴重;在輸尿管中、上段部位的結石嵌頓堵塞湖綜合結石在下移的過程當中會產生比較典型的鏡下血尿。疼痛會向大腿內側、陰唇放射,時長會造成惡心和嘔吐。其會導致急性無尿,甚至造成腎功能不全。因此對輸尿管下段結石進行及時和有效的診斷至關重要,其是腎結石沿著輸尿管下移而造成的,一般來說,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患病以后,輸尿管中下段結石在動脈和伴隨靜脈前方會發生強回聲團,而輸尿管中下段受到腸氣的影響十分嚴重,因此傳統的檢查方式在檢查時會發生漏診或者誤診,對患者的后續治療產生較大的影響[2]。
近些年來,CT聯合腹部超聲檢查在輸尿管結石的檢查和診斷當中應用十分廣泛,在輸尿管結石的診斷當中,CT是最為常用的一種診斷方式,這種診斷方式優勢比較顯著,其掃描速度快,有利于二維、三維以及薄層圖像的重建,能夠進一步提升監察的結果[3]。另外,其覆蓋的范圍比較廣,能夠提升診斷的準確率。與此同時,這種診斷方式能夠將結石所在的部位、形態、大小等清晰的顯示出來,可重復性比較強,能夠讓醫生準確對病變位置進行定位,有助于選擇治療方式。
腹部超聲在輸尿管中下段結石當中的診斷優勢十分顯著,具體為:①腹部超聲檢查對于患者膀胱的充盈度沒有依賴性,對于各種患者均比較適用,能夠幫助患者快速的進行診斷;②腹部超聲診斷和傳統的X線尿路平片檢查比較,其特異性和敏感性更強;③腹部超聲診斷時探頭的頻率比較高,在診斷時的分辨能力較強,能夠降低漏診或者誤診的可能性。
在本次研究當中,單側輸尿管結石患者居多,占比95%,好發于中段部位,占比65%,大部分輸尿管結石患者都有輕度的積水情況,占比85%;輸尿管結石直徑小于5mm比較多,占比62.5%。診斷準確率為100%,并沒有發生誤診和漏診的情況,這與郝菲[4]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在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患者中應用CT聯合腹部超聲的效果十分顯著,其操作十分簡單,沒有創傷,準確率比較高,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俊祥.CT聯合腹部超聲用于輸尿管中下段結石檢查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9):17452-17453,17456.
[2] 何子龍,杜鋼,廖昕,等.常用影像學方法診斷輸尿管結石的影響因素對比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2):289-291.
[3] 侯放,楊金生,杜晚楠.多層螺旋CTU及三維重建技術診斷輸尿管小結石的 臨床價值[J].當代醫學,2017,23(28):70-72.
[4] 郝菲.淺析用腹部超聲檢查診斷輸尿管中下段結石的準確性[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