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霞
【摘 要】
自2014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共收治股骨頸骨折病人總數484例,其中男性200例,女性284例,90%以上為老年人。經我科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均無一例褥瘡發生。
【關鍵詞】 股骨頸骨;褥瘡;預防與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7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232-01
現將護理體會淺談如下:
褥瘡是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局部組織缺血、缺氧、營養不良引起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好發于臥床患者的骨突出部位,如臀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結節及肩胛骨和足跟等處,其中以髖部和骶尾部最多見。怎樣防治壓瘡是臨床治療護理的一大課題,也是評價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我們在護理工作中要注重防范壓瘡,做好預防工作。
1 按時翻身
一般1-2小時翻身一次,必要時半小時翻身一次,有紅斑時翻身時間需明顯縮短,必須注意壓力越大,或皮膚血液循環已經有障礙的情況下,產生壓瘡所需的時間會明顯縮短,過一段時間后,逐步延長翻身時間,避免在床上直接拖拉患者,翻身時使臀部皮膚受到過度牽拉會造成臀溝皮膚受剪力損傷而形成壓瘡。
2 注意保持床面平整、干燥,保護骨突部位,要采用適當的臥位姿勢,并加軟墊適當襯墊
側臥位時要注意將下面的腿曲髖曲膝20°,上面的腿曲髖曲膝35°,確保兩腳位于身體中線前或適當縮短側臥位的時間。仰臥時腳跟和骶部壓力最大,可以在腳跟處加一襯墊,對于骶部要注意在抬高或降低床頭時,骶部與床產生摩擦,也容易形成壓瘡;正確擺放管道,預防管道壓迫。
3 選擇各種類型的氣墊床有助于預防壓瘡
4 床褥的整理
病人的被褥要常曬,床單、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要經常更換、清洗。尤其對估計易發生褥瘡的患者床鋪更要格外注意,每日整理1-2次,保持平整、干凈、無皺褶,并使患者臥位舒適。
5 皮膚的清潔
溫水擦浴每日1-2次,擦洗時不可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損傷皮膚。清洗后給予潤膚霜或潤膚膏外涂,盡量避免皮膚暴露在因汗液、尿失禁及傷口引流液引起的潮濕環境中,對于易出汗的腋窩、腹股溝部位可用小毛巾隨時擦拭。保持皮膚的清潔可使汗腺排泄通暢,避免細菌、微生物的繁殖,也可涂少量油類或少許滑石粉保持皮膚的干燥和光滑度,避免皮膚因摩擦而造成損傷。
6 營養支持
積極治療原發病。長期臥床的病人身體抵抗力差,應在飲食方面加強營養,給患者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飲食,如鮮魚湯、雞蛋湯、瘦肉湯、多吃含鉀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橘子、綠葉蔬菜等。
7 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避免情緒對皮膚的不良影響
8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1)手法按摩,分為全背按摩和受壓處局部按摩。
(2)電動按摩器。
(3)紅外線燈照射
9 針對性預防
對有壓瘡危險的患者,床頭增加“防壓瘡”預警標識,實施主動預防,找出高危患者可能發生壓瘡的因素,并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如:大小便失禁者,給予留置導尿;當遇到因手術時間長等易造成皮膚損害的情況時,提前在身體骨突處或受壓處局部使用貼膜類材料保護皮膚。
壓瘡重在預防:我院護理人員在護理部主任的領導下,成立壓瘡管理小組,制定和實施規范的壓瘡管理流程,有護理部專職人員擔任壓瘡管理組組長,帶領病區護士長、各小組成員進行壓瘡流程管理規范的制定和實施。護士根據病情進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對于Barden評分<18分者,上報護理部,有壓瘡管理小組成員根據評估表內容查看患者情況,嚴格核實,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從而確保了5年來我院無一例褥瘡患者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建英,王建英.股骨頸骨折后行骨牽引病人預防褥瘡的護理.1674-490X.2003.02.031
[2] 韋素惠.老年股骨頸骨折皮牽引患者足跟部壓瘡的預防護理.0253-4304.2012.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