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醫學學院,山東省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控重點實驗室,青島 266109)
蘋果花期氣溫回升,越冬病菌開始侵染蔓延,各種蟲害開始發生。此時,霉心病、蘋果紅蜘蛛、山楂紅蜘蛛、細菌性病害、銹病、白粉病等病蟲害開始侵染發生,其中蘋果霉心病在此時期的侵染率最高[1]。此時進行防治可以很好的預防病蟲害在當年的侵染,由于蘋果花期對農藥非常敏感,因此花期對這些病蟲害進行防治需考慮藥劑對花粉的安全性[2]。近年來,蘋果霉心病在各大蘋果產區危害較重。蘋果霉心病菌主要侵染花器,從花柱侵入,謝花后,病菌逐漸向心室擴展蔓延,造成果心發霉腐爛。真菌一旦從柱頭進入心室,藥劑防治就很難起作用。研究表明,從蘋果開花期到幼果期是全年侵染率最高的時期,所以花期是防治霉心病的關鍵時期[3]。
生產中,果農多會選擇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多抗霉素、多菌靈、克菌丹等藥劑對霉心病進行防治。2018年4~5月份大量降雨造成了蘋果、海棠銹病的大量發生,危害葉片,造成葉片背面產生淡黃色、細長的銹孢子器[4],葉片變黃脫落,嚴重時,造成果園早期大量落葉。蘋果銹病主要發生在蘋果萌芽后 60 d內,即4~5月份果樹開花期,此時銹病也在海棠上大量侵染,此時進行噴藥防治可有效減少病菌侵染[5]。據研究表明,生產上常用的代森錳鋅、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和三唑類藥劑等對蘋果銹病具有較好的保護治療作用[6]。
蘋果紅蜘蛛危害葉片造成嫩芽不能繼續萌發,葉片變黃干枯,嚴重影響果園產量。蘋果紅蜘蛛以卵越冬,在蘋果花早期膨大時開始孵化,鈴鐺花期是越冬卵的孵化盛期[7]。此時是蘋果紅蜘蛛防治的關鍵時期,以后世代重疊嚴重。生產上常用螺螨酯、噻螨酮、噠螨靈、唑螨酯等藥劑對蘋果紅蜘蛛進行防治[8]。在生產過程中,大多會選擇避開花期,在開花前進行防治,減小藥劑對花蕾的影響[9],但是這樣也會錯過病害的最佳防治時期而達不到最佳防治效果。目前對于蘋果花期對花粉安全性較高的藥劑的研究還較少,本試驗通過對這15種藥劑進行篩選,以期為果農提供相關病害防治的參考依據。
1.1.1 供試花粉 試驗選用富士蘋果花粉和西府海棠花粉,二者均取自青島農業大學,在晴天上午9~11時,采集含苞待放或者是當天開放的花朵。
1.1.2 供試藥劑 根據生產上常用的藥劑,本試驗選用了15種作為供試藥劑,試驗時所用的藥劑種類、稀釋倍數、生產企業見表1,試驗所使用的藥劑濃度均在企業的推薦劑量之內。

表1 供試藥劑有效成分、劑型及企業
1.2.1 花粉收集 花朵摘下后,立即帶回試驗室摘取花藥,將花藥置于25℃恒溫干燥箱內干燥[10],待花藥開裂、花粉散出后分別標記收集,在冷藏(4℃)、暗光或黑暗條件下進行短期貯藏[11]。
1.2.2 培養基 本試驗選用的培養基為10%蔗糖+1%瓊脂+0.01%硼酸[12],在培養基制作時注意將硼酸在燒杯中與水充分混勻后進行分裝,完成后于121℃高壓滅菌2 h。
1.2.3 藥劑對花粉萌發的影響 將花粉均勻接種于不同藥劑種類的含藥花粉培養基上,以不加藥劑的花粉培養基為空白對照,每個處理重復3次。置于25℃黑暗培養箱中培養,于8 h后用五點取樣法統計花粉萌發數,每點選取40粒花粉,按下列公式計算花粉萌發率。

采用SPSS19.0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應用Duncan氏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15種不同藥劑對蘋果花粉的萌發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相差較大。在對照組中,蘋果花粉的萌發率為94%;加入螺螨酯后花粉的萌發率為88.5%,即該藥劑對蘋果花粉萌發的抑制率為5.9%,其對蘋果花粉萌發的抑制效果最低;其次為咯菌腈,加入該藥劑后花粉的萌發率為80.4%,即對蘋果花粉萌發的抑制率為14.5%;加入代森錳鋅后花粉萌發率為53.8%、喹啉銅為50.2%,二者對花粉萌發的抑制率分別為42.8%、46.6%,其對蘋果花粉萌發的抑制效果相近;在培養基中加入中生菌素和噠螨靈后花粉的萌發率較低,其對花粉萌發的抑制效果較大;在培養基中加入異菌脲和多菌靈后,蘋果花粉具有一定的萌發率,但萌發率很低,對花粉萌發的抑制率在90%以上,若在花期按照正常濃度使用,將會對花粉萌發產生較大的抑制作用。將吡唑醚菌酯、福美雙、克菌丹、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硫酸銅、葉枯唑分別混入培養基中培養花粉,花粉幾乎沒有萌發,對花粉萌發的抑制率幾乎為100%。根據方差分析,本試驗選擇的15種藥劑中螺螨酯與對照的差異較小,其次為咯菌腈、代森錳鋅、喹啉銅,其余的藥劑與對照的差異性較大。說明在蘋果開花期可以考慮使用螺螨酯、咯菌腈、代森錳鋅、喹啉銅等藥劑進行病害防治,其余藥劑均對花粉產生較大的抑制作用。

圖1 加入不同藥劑后蘋果花粉的萌發率
從圖2可以看出15種不同的藥劑對海棠花粉的萌發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相差較大。在對照組中,海棠花粉的萌發率為49.8%。在培養基中混入螺螨酯后海棠花粉的萌發率下降了5.1%,其對海棠花粉的萌發抑制率最低為10.2%;其次為代森錳鋅、咯菌腈、中生菌素三者混入培養基后海棠花粉的萌發率分別下降了34.3%、37.2%、39.5%,即此3種藥劑對海棠花粉萌發的抑制率分別為68.9%、74.7%、79.3%。除了以上幾種藥劑外,其它藥劑如噠螨靈、喹啉銅、異菌脲等藥劑對海棠花粉的萌發抑制率均在90%以上,對海棠花粉萌發的抑制效果較嚴重。且由方差分析得知,本試驗選用的15種藥劑均與對照存在顯著性差異,相對來說螺螨酯的差異性較小,其次為代森錳鋅,其余藥劑與對照存在較大差異性。說明在海棠開花期可以考慮用螺螨酯、代森錳鋅、咯菌腈等對花期病害進行防治。

圖2 加入不同藥劑后海棠花粉的萌發率
蘋果花期是霉心病、細菌性病害、銹病、白粉病、蘋果紅蜘蛛、山楂紅蜘蛛等多種病蟲害的防治關鍵期,但實際生產中為了避免藥劑對花期授粉的影響,常選擇避開花期防治。本研究主要以花粉萌發率為指標測試了15種殺菌、殺螨劑對蘋果和海棠花粉萌發率的影響。一般認為,對花粉萌發率影響較小的殺菌、殺螨劑,對花柱和花期授粉也影響不大,這樣的藥劑就可以考慮在花期使用。然而,本研究僅是室內離體條件下測定的結果,所篩選出的殺菌、殺螨劑能否在生產中應用,還需進一步試驗驗證。
螺螨酯對蘋果紅蜘蛛有較好的防治效果[13],是一種高效低毒的殺螨劑,對幼螨、若螨毒性高,而且具有殺卵的效果[14]。本試驗中,螺螨酯對花粉萌發的抑制作用最低,對花粉萌發的影響較小,在蘋果花期可以考慮使用螺螨酯防治紅蜘蛛。其次,對花粉萌發影響較小的咯菌腈,對果蔬貯藏期的病害防治有較好的效果,在柑橘、蘋果等果蔬的品質保持和安全性檢測上已有報道[15-16]。代森錳鋅對花粉萌發的抑制作用也較低,而且其殺菌譜廣,不易產生抗性,具有增產和保護作用[17]。在蘋果花期可以考慮使用咯菌腈和代森錳鋅防治霉心病、花腐病等花期的真菌性病害。在所測試的防治細菌性病害的殺菌劑中,喹啉銅對花粉萌發的影響較小,必要時在花期防治細菌性病害中可以考慮使用。
據研究表明,在蘋果花露紅期可噴施多抗霉素對蘋果霉心病進行防治[18],從本試驗來看,培養基中加入多抗霉素等生物類農藥后花粉的萌發率幾乎為0,所以多抗霉素在防治蘋果霉心病時應盡量避開盛花期。另外,多菌靈、吡唑醚菌酯、克菌丹、春雷霉素、葉枯唑等,對蘋果花粉的萌發率影響也較大,花期不宜使用。
15種藥劑均在不同程度上對花粉萌發產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螺螨酯、咯菌腈、代森錳鋅、喹啉銅等藥劑對花粉萌發的抑制作用較小。因此在蘋果開花期,可考慮用螺螨酯防治紅蜘蛛,噴施咯菌腈和代森錳鋅防治真菌病害,噴施喹啉銅防治細菌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