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紅霞
(河北省邢臺縣林業局,邢臺 054001)
蘋果腐爛病是危害枝干的主要病害,是蘋果三大病害之一。尤其是2018年河北省春季倒春寒,夏季高溫多雨且有冰雹,秋季早期落葉,冬季低溫干旱,這些狀況都極易引起蘋果腐爛病大發生。所以在2019年我們提醒廣大果農一定要關注蘋果腐爛病發生情況,引起足夠重視,及早防治。現將蘋果腐爛病的發生與防治總結如下。

1.1.1 修剪失誤 如果修剪過重或修剪不當造成的剪、鋸口過大,修剪后又沒有保護到位,會引起傷口大量失水,引起腐爛病大發生。
1.1.2 土、肥、水管理失誤 偏施氮肥使果樹生長過旺,黏重土壤影響根系呼吸,土、肥、水不足使樹體衰弱等,都會引起樹體生長不正常,從而導致腐爛病發生。
1.1.3 病蟲害防治不到位 棗吸式、咀嚼式害蟲對樹體造成的傷害,早期落葉病等病害造成的大量落葉,都會影響樹體,樹體儲藏營養不足導致樹體衰弱,誘發腐爛病。
1.1.4 負載過多 由于留果過多形成了大小年,大年時消耗多而肥水供應不足,造成樹體生長不健壯,免疫力下降,也會導致腐爛病大發生。
1.2.1 倒春寒 隨著溫度的升高,果樹開始萌芽,樹液開始流動,進入生長狀態。如遇雪、霜等寒流,氣溫突然急劇下降,會使已活躍的樹體輸導組織遭受傷害,導致病菌侵染,形成潰瘍病斑。這種現象在北方蘋果產區極易發生。
1.2.2 冰雹 冰雹會使蘋果樹體形成不同程度的傷口,雹后遇高溫,樹體傷口被灼傷部位會造成嚴重水分流失,樹體迅速衰弱,抵抗力下降,病菌趁機而入,引發腐爛病。
1.2.3 低溫凍害 初冬時,若遇急劇降溫,樹體隨溫度變化導致枝干受凍,使枝梢失水,形成壞死組織,導致樹勢變弱,抗病力下降,病菌潛伏,溫度、濕度適宜時,腐爛病發生。
1.2.4 溫差大 春、秋兩季白天溫度高,晚上氣溫又迅速降低,晝夜溫差極大。溫差大熱脹冷縮導致樹皮開裂,表層壞死,病菌侵入,易引發腐爛病。
冬潛伏,春發病,夏侵染,秋擴展,這是蘋果腐爛病的發生規律。腐爛病是一種弱寄生菌,冬季溫度低,該菌多潛伏在皮層壞死組織或半壞死組織中,如翹皮、凍口、蟲口、傷口、剪鋸口上,浸染緩慢。隨著氣溫回升,氣溫5℃左右時若遇雨水便開始蔓延擴展,病菌分泌毒性物質對樹體破壞會越來越嚴重,濕度高時病部組織上會出現黃色或黑色小點,有時還會有紅褐色液體流出,并伴酒糟味。侵染一直持續到深季,氣溫在25℃以上時腐爛病發展最快,且新傷口最容易發病。
3.1.1 工具阻斷 首先要經常對接觸過腐爛病的果園工具進行消毒,防止人為傳播。
3.1.2 科學修剪 冬季修剪時間盡量避開“三九”天,特別是幼樹春季修剪為好。割除大枝后,對傷口及時涂抹愈合劑,保護傷口,防止感染。
3.1.3 刮除翹皮 每年要刮除1次,刮除時間應在土壤解凍后,樹體進入活躍生長時,以免刮除部位遭遇凍害等。刮后噴灑一遍殺菌劑,保護樹體。
3.1.4 病斑處理 要經常檢查果園,一旦發現腐爛病病斑,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治療方法將生病部位用利刀割成長菱形,刀口要超過病斑部位0.5 cm,一定要刮到白色木質部。刮好后用甲硫奈乙酸等殺菌藥涂抹,間隔7~10 d再涂抹1次,最少涂抹3次,防止復發。
結果大樹秋施基肥,增施生物有機肥和微量元素,合理施用肥水,適量留果,增強樹勢,增加樹體抗性。
3.3.1 7月中下旬開始控制氮肥,增施鉀肥。8月份開始葉面噴施300倍磷酸二氫鉀,控制秋梢旺長,增加樹體抗性。
3.3.2 新栽幼樹控氮抑制秋梢的同時,在霜降后可進行樹干基部培土堆、樹干涂白等工作,防止幼樹凍害。
3.4.1 早春一定要打干枝藥,并且用藥量要大,達到濕、透、流狀態,地面也要噴,達到全園封閉式用藥,減少病源。
3.4.2 生長季每次噴藥時,不要忽視對枝干的用藥,并且要做到全面仔細,特別是在高溫、高濕的夏季(果樹的氣孔最大開放期),藥物要全面覆蓋,不給腐爛病菌侵染的機會。
3.4.3 蘋果落葉后噴施鏟除性藥劑,且要做到全面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