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勻
【摘要】創業是幫助村官改變自身,引導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徑。高質量的創業教育能夠快速提升村官大學生創業能力。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是學生學習行為、教學組織模式、創業經驗等方面有別于普通高校的創業教育。文章通過分析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特點,嘗試構建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容,為今后開展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奠定基礎。
【關鍵詞】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需求;內容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廳教改資助項目“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內容與實現路徑研究”(編號:Hnjg2016-51)系列成果之一。
村官大學生是指利用國家“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參加大專層次學歷教育的農村基層干部或后備干部、優秀青年。村官大學生與普通高校的學生在學習行為、教學組織模式、創業經驗等方面有著較大不同。為做好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需要在認真分析研究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需求的基礎上,構建符合村官大學生學習特點的創業教育內容。
一、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意義
(一)引領村官大學生明確發展方向
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村官大學生創業的動力。通過創業教育引導村官大學生學會分析、評估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學會尋找自我的發展道路和方向。創業教育引導村官大學生選擇自己的職業道路,確定自己從事的工作類型。同時,市場經濟觀念的樹立和對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理解,能夠幫助村官發展農村產業,引導村民脫貧致富。
(二)激發村官的發展動力
提高教育水平有助于提升人的發展水平,讓人們具有更強的自我意識和強烈的自信心,以使人的發展不受外力所迫,成為一種內在需求。對于村官大學生而言,創業教育訓練的過程就是提高村官大學生的整體能力和素質的主要過程,也是激發村官大學生內在發展動力的過程。
(三)挖掘村官大學生的發展潛能
人的潛能是指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潛在的發展趨勢,創業教育是激發和挖掘村官大學生發展潛能的教育。在創業過程中,村官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內在覺醒和潛在的本質力量得到充分的發展,創業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村官大學生推動農村生產力發展,建設新農村。
二、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需求調查結果分析
研究組采用問卷調查、分層隨機抽樣調查、專題討論等形式,對2014級、2015級、2016級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需求進行了調查、研究。樣本來自行政管理(鄉鎮管理方向)、農業經濟管理和觀光農業、鄉村旅游開發與管理四個專業。共發放調查問卷803份,回收625份,其中有效問卷601份,有效率96.16%。研究結果如下。
(一)對創業知識缺乏了解
41%的同學選擇“不太了解”創業相關知識,50.2%的同學選擇“有一點了解”。說明近九成的學員需要補充創業知識。
(二)創業教育興趣高,學習動機強,學習目標明確
93.02%的學生對創業課程有興趣。創業前,86.05%的學員會參加創業指導培訓,14.63%的學員可能會參加創業指導培訓。可見,學員意識到自身在創業知識方面和能力存在的不足,因此參加創業教育或培訓的態度積極。此外,學員參加創業課程學習目的明確,超過半數的學員認為“獲得創業知識,提高創業能力”是參加創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其次是“培養創業意識和精神”,還有27.74%學員選擇“轉變觀念,開闊視野”。
(三)對創業教育內容和方式有獨特的認知
1.創業教育內容和創業知識需求情況。學員希望從創業教育課程中得到以下收獲,詳情見表1。
2.創業教育學習方式和資源需求情況。65.12%的學員認為農村創業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創業實踐基地的實踐教育”,排名第二、三、四的分別是“學員之間開展創業經驗交流會”“創業課程的理論教育”和“創業成功人士的專題演講與培訓”。在最喜歡的學習資源選擇方面,學員認為“文字教材”是他們最喜歡的資源,其次是“電視”“網絡課程”“微課”。可見,學員基本上采取傳統的學習方式,以閱讀文字教材為主,注重實踐,喜歡與他人交流。
3.創業能力培養需求情況。創業能力薄弱是導致農村創業失敗率高,效益低的重要原因,學員希望提升以下能力(見表2)。
對于提高創業創新能力方法,學員認為首要的是“學校開展更多的創業創新的課程”,其次是“多開展創業社會實踐活動”,再次為“多與有創業想法的朋友交流”,最后是“自己收集相關的信息,多看創業故事”。調查結果顯示,村官大學生創業能力普遍較弱,需要進行全面的創業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他們更多地希望通過實踐來構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體系。
三、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容
(一)培養創業意識是創業教育的首要內容
意識是人對外界事物的能動反映,是精神的初級階段。創業意識是指人們對創業行為的積極反映,是創業精神形成的基礎。因為創業的核心是創新,創新意味著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或工作方法,需要擺脫已經形成的思維定式,克服習慣阻力。所以,創業意識是不大可能自動形成的,必須要施加影響才能形成。開展創業教育就是要對學生施加影響,使其逐步形成強烈的創業意識。
意識又是行動的內在動力,自覺的行動必定是受意識支配的。意識指導行動,創業意識激發創業行為。因此,創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為創業行為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創業教育不僅依靠創業教育的課程或講座培養創業意識,還要與其他課程共同努力,將創業意識融入專業課程的學習中,有意識地灌輸創業理念,使學生逐步形成強烈的創業意識,全面營造注重創業、支持創業、鼓勵創業的氛圍。
(二)創業目標的選擇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創業目標的正確性決定了大學生創業行動的最終效果。通過對村官大學生創業情況的調查發現,36.8%的村官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是選擇創業目標錯誤。因此,幫助村官大學生學會選擇創業目標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創業目標的選擇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首先是社會需要。由于村官大學生擔負著農村基層管理和建設的重任,他們選擇的創業目標只有符合社會的需要才有意義和價值。其次是自身的特點。村官大學生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特長,村官大學生創業教育必須教育學生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個性和專長,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創業目標。再次是環境條件。雖然環境條件不是創業成功的決定因素,但是環境條件能夠影響創業的成本和難易程度。所以,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教育學生分析創業環境的方法,選擇適合的創業目標。
(三)創業能力的培養是創業教育的核心
創業是一項面對諸多問題和困難的行為,創業者必須具備較強的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才能保證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創業能力內容豐富,包括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組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應用能力主要是指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的能力,它的基礎形式就是實踐能力,所以提高應用能力首先要提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是指開辟新思路的能力,設計新產品,建立新的理論,創造新的方法或發明新技術。創新能力是創業能力的核心。因為創業活動一般是團隊活動,需要合作與協調,創業者需要合作能力和組織能力。此外,創業過程充滿了各種風險,創業者可能隨時遇到挫折,甚至失敗。經受得起挫折和失敗,是每一個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品質。基于創業能力對創業主體的重要性,大學生創業教育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
(四)掌握創業知識是創業教育的基本內容
創業知識包括創業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創業的基本知識包括創業活動所需要的法律、管理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專業知識指的是與創業目標密切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創業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創業者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成功率,而且創業知識是創業能力的基礎,沒有基本的創業知識就無法進行創業行動,也就無從激發創業動力。所以,讓大學生掌握創業知識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本內容。創業的基礎知識可以通過講座和自學課程獲得,傳授創業的基礎知識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本活動。創業的專業知識主要靠通過系統的專業學習獲得。所以,在專業教學中注入創業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羅美萍.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浙江工商大學報,2006(02):74-78.
[2]付冬娟,李堅.大連市高校創業教育調研:基于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5(01):95-98.
[3]丁永波,周柏翔.管理類本科專業創業教育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9(01):62-64.
[4]房欲飛.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涵及實施意義[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08):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