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釗 王新昌
1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寧波中醫院 浙江 寧波 315010
2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干燥綜合征[1](PSS)是一種原因不明的以累及唾液腺、淚腺等全身外分泌腺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多系統的累及,且合并焦慮患者較多。對此,我們自擬養陰柔肝方為主治療,臨床療效顯著。現將有關資料報道如下。
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2016.3~2018.3在門診就診的陰虛肝郁型原發性干燥綜合征合并焦慮的患者64例,隨機分為中西藥組和西藥組,兩組各32例,其中中西藥組男2例,女30例;平均年齡49.09±8.82歲;平均病程4.38±1.51年;平均中醫證候總評分21.66±4.2分;平均焦慮量表(HAMA)評分19.03±4.58分。西藥組男2例,女31例;平均年齡49.15±8.41歲;平均病程4.55±1.73歲;平均中醫證候總評分22.18±3.72分;平均焦慮量表(HAMA)評分18.18±4.11分。兩組在年齡、病程、實驗室指標(CRP、ESR、IgG)、中醫證候評分、HAMA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1 中西藥組:自擬養陰柔肝方:生地黃20g,北沙參、枸杞子各30g,麥冬、炒白芍各15g,當歸、柴胡、枳殼、制香附、川芎各10g,川楝子9g,陳皮、甘草各6g。每日1劑,水煎分服。硫酸羥氯喹片(商品名:紛樂,上海中西制藥生產,批號:H19990263),0.2g口服,1日2次。
2.2 西藥組:羥氯喹片口服,用法和用量同中西藥組。
兩組療程均為12周。
3.1 療效標準:顯效:口眼干燥等癥狀及體征消失,HAMA評分、中醫證候評分減少≥70%,實驗室指標改善大于70%;有效:口眼干燥等癥狀及體征減輕,HAMA評分、中醫證候評分減少≥30%,實驗室指標改善大于30%;無效:口眼干燥狀等癥狀及體征無好轉,HAMA評分、中醫證候評分減少不足30%,實驗室指標改善小于30%。
3.2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中醫對干燥綜合征病因病機有不同的見解,但離不開“陰津虧虛”這一基礎,陰虛基礎上合并“燥熱”“瘀血”“氣郁”“痰阻”等病理因素。對于干燥綜合征合并焦慮的患者,我們根據范永升教授[2]的經驗,認為本病在陰虛的基礎上,合并了“肝氣郁結”這一病機,因此治療上在養陰生津的基礎上,加用疏肝理氣之藥。所擬養陰柔肝方,由一貫煎合柴胡疏肝散組成,一貫煎滋陰疏肝,主治陰虛肝郁證,以生地黃為君藥,補益肝腎,滋水涵木,枸杞子、當歸同為臣藥,枸杞子補肝腎,益精血,當歸補肝血,兼有調血之功,使補而不滯;北沙參、麥冬養陰生津,潤燥止渴,川楝子疏肝泄熱,行氣止痛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養陰柔肝之功。柴胡疏肝散疏肝行氣解郁,主治肝氣郁滯證。柴胡為君藥,條達肝木,疏理氣機。香附、川芎主入肝經,疏肝理氣,川芎且能活血,兩藥合用助柴胡疏肝行氣解郁,共為臣藥。陳皮、枳殼理氣行滯,白芍,甘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為佐藥。其中甘草調和諸藥,又為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