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由
尺八與山東的淵源
什么是尺八?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一個聞所未聞的詞語。尺八是日本國寶級樂器,音色蒼涼空靈,在日本動漫、影視配樂中經常可以聽到它演奏的樂曲。
劉哲、陳婷夫婦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當年作為曲廣義、郝益軍學生的劉哲所學專業是民族吹管,對竹笛、豎笛等傳統樂器非常精通。如今,夫婦倆分別在聊城大學和聊城市文化館從事音樂文化教育工作,二十余年來致力于挖掘地方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成績斐然,其創編的作品曾榮獲山東省社會文化音樂類政府最高獎,還曾受邀參加文化部主辦的全國“非遺”展演。
還在上學時,劉哲就知道尺八這種古老的樂器,但他一直以為這是日本的樂器。201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聊城通史》上讀到了有關尺八的記載,后又在聊城市文聯副主席吳文立當時整理的一篇文章《呂才與尺八》上,了解到原來尺八與聊城有著源遠流長的緣分。
作為從事民族音樂的老師,劉哲一直苦惱于怎樣挖掘和發揚中國文化,如今看到尺八的歷史,他如獲至寶,“因為我是在山東高唐出生長大的,和呂才算是同鄉,又是從事音樂教育的,從那之后便對尺八萌生了濃厚的興趣。”
于是,劉哲開始醉心于尺八,尋找關于尺八的各種文字、視頻、音頻等資料。“隋唐時期,尺八是演奏宮廷雅樂的主要樂器。”劉哲對尺八的歷史如數家珍,據《新唐書·呂才傳》中記載:“貞觀時,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王硅、魏徵盛稱(呂)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樂)律諧契。”這是有關尺八最早的出處,由此可見,尺八這種樂器在唐代之前就早已存在。
生于隋、成名于唐的呂才是今山東高唐人,他傳世的音樂不僅有《秦王破陣樂》等知名樂曲,根據《中國音樂辭典》記載,呂才還制作了尺八。“事實證明,就是由我的高唐老鄉——唐朝人呂才定名制律的。”劉哲說。
尺八經呂才定為一尺八寸,他也因此被尊為“尺八之祖”。“這個‘一尺八寸是唐代的尺,大約是五十六厘米。”劉哲說,“隋唐時期,尺八由日本遣唐使東傳日本,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里至今還保留著八只唐代六孔尺八,稱為‘唐尺,僅用于宮廷雅樂。”
如今在日本流行的五孔尺八則是宋朝時由日本和尚覺心帶到日本的,覺心還在日本熱心傳授尺八技藝,將尺八吹奏融入修禪,創立了普化宗,后又遠渡重洋,在前往我國杭州護國仁王禪寺學禪期間,向同門居士、唐代張伯的十六世孫張參學習吹奏尺八,并帶回了由張伯所創、日本有名的三大‘本曲之一的《虛鐸》,在這期間,他還帶著張參善吹尺八的四名弟子來到了日本。由此,尺八在日本開始作為佛教法器而存在,后來隨著普化宗在明治維新中被廢除,尺八才真正流入日本民間。
回傳要與傳統結合
近年來,劉哲、陳婷夫婦二人已在中國斷代七百多年的大雅古樂器尺八的創、編、演上舉辦了近五十場公益演出活動,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近期舉行的一臺名為“歸——千年遺韻,重歸故里”劉哲尺八獨奏暨劉哲、陳婷作品音樂會上,劉哲再一次吹響了《虛鐸》的樂音。這臺音樂會也是劉哲、陳婷夫婦向母校山東藝術學院建校六十周年做的一個成果匯報音樂會,開場曲《清平夜月》是劉哲與妻子陳婷共同創作的,采用我國古代雅樂調式創作而成,全曲舒緩典雅,極具中國傳統古樂的風韻,意欲向“尺八之祖”呂才致敬。之后演奏的《參同契》和《石上流泉》改編自山東諸城派古琴,具有濃郁的民族音樂特色。自創曲目《歸》《魚山梵響》《耕莘釣渭》等作品充滿了地域特色,又充分發揮了尺八的音色,展現出夫婦倆對傳統音樂繼承和創新的最新成果,尤其是一曲空靈悠揚的廣陵琴曲《耕莘釣渭》令在場觀眾沉醉其中。《耕莘釣渭》源自“伊尹耕莘”、“子牙釣渭”兩個典故,有長天寥廓、恬淡從容、志存高遠之意境,又充滿了山野的寂靜和大隱出仕前穩如泰山的心境。
借由這些曲目,尺八之音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畫卷,盡顯尺八故土的天際祥和、風起蟲鳴、古塔靜謐、泉流幽咽……
劉哲感嘆尺八這一古老而美妙的樂器自宋代以后便在中國大地上逐漸失去了蹤影,原因不明,近些年來,音樂界人士相繼開始發掘尺八曲目,但幾乎還沒有能成規模的尺八演奏表演,“在尺八的故鄉竟然沒有人會吹奏更是遺憾!現在我們演奏的要么是日本的樂曲,要么是覺心禪師當年帶過去又回傳的曲目,所以要讓尺八回家,我們就要有自己的曲目。”
劉哲說:“真正讓尺八回傳,成為我們自己的音樂,在創作上就要向中國傳統音樂調式、作曲手法學習。我演奏的《魚山梵響》就借鑒了魚山梵唄的獨特吟誦特點,并結合中國傳統作曲手法,旋律空寂通達、細膩清幽,目前也是聊城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我力求將這支古樂與尺八巧妙結合,我認為這應該是尺八回傳的重要途徑。”
普及之路漫漫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尺八、喜愛尺八,劉哲夫婦開啟了百場尺八公益音樂會演出工作,到目前已舉辦了近五十場,之后還將繼續演出,直到演夠百場為止。
尺八具有獨特的演奏技巧,其聲音縱橫錯落盡在氣息分毫之間,即使劉哲擅長笛子、塤、巴烏等民族樂器,仍然要重新學習如何吹奏尺八。而如何打破尺八的小眾現狀,讓這門藝術盡快普及起來,也是劉哲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如今,國內真正能熟練演奏尺八的人少之又少,拋開吹奏難度大以及歷史斷層的社會因素,單單是尺八的價格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劉哲介紹目前尺八的起步價格基本在五千元,演奏級的尺八更是高達幾萬、幾十萬元不等。在他收藏的眾多尺八中就有價值兩三萬元的尺八,為了這些樂器,他前前后后花費了十余萬元。尺八價格高,也影響了它在民間的推廣。
好的尺八用竹子制作,對竹節、粗細、開孔等都有著非常嚴格精準的要求,選材非常困難。適合制作尺八的竹子至少需要生長五年左右,并且找到這樣的竹子后只能靠自然風干,這樣一來又需要好幾年,而手工藝人制作一根尺八至少需要幾個月時間,所以其價格自然就會很高。
目前,尺八大多產自日本,國內也有廠家在研發,但尚處于起步階段,質量還有待提高。劉哲說:“沒有兩根完全相同的竹子,所以也就沒有兩根完全相同的尺八,這也是尺八這一古老樂器的獨特魅力。”劉哲說自己有一個心愿,就是能在創作和演奏的基礎上錄制一張尺八專輯,“我希望讓更多的人聽到屬于中國的尺八樂曲,讓更多的人能感知尺八這一民族瑰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