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君
摘 要: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無論是人們的思想,還是精神,都需要更多的不同美的享受和美的追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神秘瑪雅紋飾和現代彩墨畫的融合就有了意義。在藝術方面,瑪雅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用石頭建造了大量浮雕,在殘存的瑪雅遺址中至今還可以看到那些殘留的精美紋飾,由瑪雅人繪制的戰爭浮雕,畫中人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是世界著名的壁畫藝術瑰寶。
關鍵詞:現代藝術;現代彩墨;瑪雅文化;紋飾
一、瑪雅文化的介紹
瑪雅人心中最重要的是太陽神伊察姆納,他同時又被稱為天神、藥神,也正是他創造了瑪雅文字和瑪雅書籍。瑪雅文化中瑪雅神秘的浮雕紋飾,需要我們探索和研究。所謂,道德求善,知識求真,藝術求美,將現代彩墨畫與瑪雅紋飾相結合,使現代彩墨畫內容更加豐富,更加盡善盡美,包含更多的文化,成為包羅萬象的畫種。
二、瑪雅紋飾
世人都說瑪雅是走在最前沿的文明,瑪雅人聰明勤勞,創造出的文字建筑都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相傳他們還能預知未來的事物。可能是“泄露天機”太深,瑪雅遭到了滅頂之災,瑪雅人連同創造的文化一并消失,留下了一個個難以破解的“謎語”。
尤卡塔半島是瑪雅文明發源最古老的地方。半島的北邊烏斯馬爾古城,這里的房屋是瑪雅人文明的代表,均是按照數理和天文來分布排列的。古城體現了那個時期瑪雅人文明的巔峰。
在布蘭科的銘文神殿中有人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皇家墳墓,據考證,這個皇家墳墓中躺著的是一名叫帕卡爾的瑪雅國王。瑪雅國王的衣服紋飾特別精美,原本這應該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人們發現這個墳墓有個相當讓人費解的地方,在棺材上面繪制著一個胡須刮得很干凈的男子,穿著做工精巧合體的緊身衣。第一個疑問出現了:這種衣服并不是那個時代瑪雅地區流行的服裝,甚至是當時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無法找到的。
當傳統的繪畫表現技法與西方現代觀念融匯后,更是放開了限制,不再局限于某一種技法和某一種材料,更不局限于一個地域文化。它拓展出更多更好的繪制方式,具有更多的包容性和接納性。瑪雅紋飾的浮雕作者尤其喜歡描繪瑪雅人的生活狀態,在瑪雅藝術精神影響下的畫家關于繪畫創作原則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浮雕和繪畫是不同的記錄人們生活的表現形式,人們共同認識二者的交流感應,是藝術靈感的不竭源泉。
一提到瑪雅這個詞兒,人們腦海中第一反映就是神秘,這也難怪,在所有的瑪雅紋飾的記載中,瑪雅人給世人的印象都是心靈手巧,充滿了智慧,而他們神秘的消失讓人們不禁對他們更加心馳神往,渴望了解有關他們的一切,于是瑪雅人留下的繪畫藝術和浮雕藝術就更容易惹人關注了。雖然瑪雅紋飾有不同的繪畫形式,現代彩墨畫也能把瑪雅紋飾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兩者在形式感表現上又有各自的特點。研究瑪雅紋飾營造出的不同表現形式,從而創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意境。
瑪雅紋飾是瑪雅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瑪雅人的足跡在五千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墨西哥合眾國和中美洲危地馬拉廣袤的土地上。彩墨畫與瑪雅紋飾相結合,向國內外人士呈現,使更多人了解瑪雅紋飾和現代彩墨畫。
現代彩墨畫也更有助于瑪雅紋飾的深刻表現。中國繪畫從題材內容到表現形式,從創作原則到鑒賞標準,以至于風格流派的形成,都可以運用于瑪雅紋飾,同時,還可以將瑪雅人的生活以彩墨畫的形式展現出來。
三、瑪雅紋飾的表現手法
對于瑪雅紋飾的神秘和現代彩墨畫的這些特殊的表現手法,我們需要恰當地運用而不是濫用,因為我們必須遵守審美的原則,這樣才能使得表現特定事物采用一定特殊的表現手法,來表達情感經歷和精神世界。它與彩墨畫的結合學習需要我們在歷史中去探尋發現一切事物的美好,從而給更多的人展現這一種美,并讓更多的人去關注現代彩墨畫的發展。現代彩墨的表現形式從單一的水墨宣紙,發展到了各種繪畫工具材料。我們僅僅以繪畫為例展示瑪雅紋飾,雖然我們在這里不可能揭示這種影響的全貌,但是由此不難看出,瑪雅紋飾及藝術精神對現代彩墨繪畫的發展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無論是瑪雅紋飾,還是繪畫畫種及其藝術精神都是中國藝術之所以成為中國藝術的一個關鍵。瑪雅紋飾,力道韻雅,超邁絕倫。現代彩墨畫各種表現手法的運用,更多的是用來輔助和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的。比如隨意噴灑的顏料,使墨色在紙上碰撞和浸染,幻化出非同一般、變化多端的畫面肌理效果。再如揉紙、拼貼、拓印、積色、撒鹽、蠟畫等特殊技法的運用,都能使得作品效果更新穎奇特,也更有助于主題的深刻表現。它雖是故意,卻不是隨意。
瑪雅紋飾既神秘又有大量的浮雕紋飾,這些神秘的浮雕紋飾吸引著現代藝術家心馳神往。因為瑪雅紋飾內在具備了藝術精神的脈絡,以及通向科學技術探索因素,所以瑪雅紋飾與現代彩墨畫藝術產生了不一樣的火花。將瑪雅紋飾和現代彩墨畫相結合,在探索瑪雅紋飾的同時,又可以將現代彩墨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莫萊.全景瑪雅[M].文靜,劉平平,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
[2]哈蒙德.尋找瑪雅文明[M].鄭君雷,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張艷玲,張書珩.失落的瑪雅文明[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