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
摘 要:年畫作為中國獨有的傳統民間美術的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隨著國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越發重視,年畫也受到各界的重視與支持。文章通過對年畫的題材、技法等方面的簡要分析來深入對年畫的理解與探索。
關鍵詞:年畫;題材;表現形式;內涵
中國年畫作為中國悠久歷史的藝術類型,最初主要是起源于對大自然的崇拜及對鬼神的信奉,后來逐漸變為在每年的春節中張貼,作為節日風俗的一部分內容來祝福新年到來,驅除災禍,祈福納祥。年畫一詞根據資料書籍描述,已知最早是在清朝出現,在之前被稱為“紙畫兒”“畫帖”等,后來近代由于印刷和繪畫技術的發展,也出現了石印年畫和帶有陰陽合歷的月份牌年畫,年畫一詞被大家逐漸認同并傳播開來。對于年畫的研究不僅限于畫面,還需要從題材、形式內涵等全方位地理解年畫的藝術價值。
一、中國年畫題材
中國年畫的研究涉及中國民俗文化,因而題材豐富多樣,涵蓋廣泛。關于中國年畫的題材,通過查閱書籍資料可知主要分為吉祥類、家庭生活類、節慶習俗類、神靈崇拜類、戲文類、風景類等。
(一)吉祥類年畫
在中國年畫中,吉祥類年畫是最能反映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類題材。這些吉祥年畫的圖案運用諧音、符號、象征、字體、比喻等手法和傳統結構的樣式來表達吉祥祝福之意。吉祥圖案通常從中國傳統神話傳說中取材創作,例如龍、麒麟等形象,或以佛教中的諸神、諸寶圖案為主體結構,例如盤、杵等器物。另外還用吉祥字的,例如壽、福等字變形而成的圖案。吉祥類年畫內容中,以魚來表示余,以桃子表示壽,以蓮花表示多子的寓意,表達的寓意豐富多樣。吉祥年畫的創作更加注重寓意故事,且這些故事是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具有大眾性質,對于風格表現則不是很看重。如,清代的年畫《金玉滿堂》其表現為“金魚滿堂”,就很好地表達了吉祥類年畫的特點。吉祥類年畫為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擴展了藝術的空間。
(二)家庭生活類年畫
關于家庭生活類年畫,其題材主要是婚姻嫁娶、忠孝傳家等文化內容。中國傳統民俗對于婚禮儀式的要求甚多,正常的結婚要經過通媒、允婚、相親、定親、送婚帖、賀喜、出嫁、娶親的復雜過程。例如高密年畫呂虹霞的《求親》、桃花塢年畫《唐僧女人國招親》等作品都表現了嫁娶的情節內容。生育立嗣也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例如明清時期的《麒麟送子》年畫,畫面正中央有一只麒麟,背上馱著一個手持蓮花的胖娃娃,后面跟著一位穿著華麗、面容祥和的女人,《麒麟送子》表達了早生貴子、多子多福的寓意。
以忠孝傳家文化為內容的年畫也是家庭生活類年畫的重要部分。在古代,“君臣父子”體現了社會等級的森嚴,例如清代年畫《家堂》中最上部分為兩位面帶慈容的一對老夫婦坐在祠堂之中俯視下部分的子孫兒女,充分體現了當時的等級尊卑及古代宗法的森嚴。
(三)節慶習俗類年畫
以節慶習俗類題材的年畫取材內容豐富,中國傳統的節日較多,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傳統節日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中國傳統的節慶習俗與農務活動密切相關,這些節日往往根據春播、夏作、秋收、冬休這四季的節氣活動而制定的。以鳳翔年畫《男十忙》《女十忙》中表現的畫面為例,《男十忙》中有的男人放牛,有的男人犁地,從事各種農務勞動。《女十忙》表現的畫面與《男十忙》相類似,表現女人操作機器織布等的分工勞動。另外以節日習俗為例,桃花塢年畫《水鄉元宵》《端陽喜慶》分別描繪了元宵佳節城鎮人們慶祝節日的景象和端午節賽龍舟的情景。
(四)神靈崇拜類年畫
中國自遠古時期就對神靈充滿崇拜,由于人們受客觀條件的影響自身不能夠預見未來的發展,因而通過對天地神靈的祭拜來祈求平安等。神靈崇拜類年畫的內容以神仙故事及神仙人物為題材,以秦叔寶、尉遲恭二人的年畫像為例,二人的年畫像張貼在家門上用以驅邪避鬼。當然,神靈類年畫不僅張貼在門上,還在其他方面運用,例如武強年畫《武財神關羽》被張貼在家中設天地桌,擺設貢品,受到人們供奉等等。古代隨著佛教的傳入,神靈崇拜類年畫的人物內容更加豐富,風格更加多樣,成為年畫題材中一大類。
(五)戲文類年畫
戲文類年畫的內容主要汲取民間故事、小說演義,其中最多的就應當是各地戲曲。確切來說戲曲的資源都來自于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小說演義等,由這些轉變為戲曲劇本進行表演。常見的戲文類年畫作品有《西游記》《孟姜女》《白蛇傳》等等。陜西鳳翔的年畫《黃河大陣》,描述的故事出自于《封神榜》的“三姑計擺黃河陣”情節,畫中描繪云霄三姐妹施展法術與西岐十二仙人大戰的場面,其畫面栩栩如生,讓人在欣賞的同時感受到戰斗的激烈。戲文類年畫不僅僅為吉慶、裝飾所用,還能讓人們在欣賞時對故事情節充滿遐想。
(六)風景類年畫
風景類年畫作為年畫題材的一大類,大多以名勝山水、風景為創作題材。在風景類年畫中,在描繪山水、四季的同時加入人物與民俗活動,豐富畫面內容。風景類年畫以各地風景為創作素材,如桃花塢木版年畫《姑蘇萬年橋》《西湖十景》等等。這類年畫的色調鮮明,但同時也有水墨素雅的作品。
二、中國年畫技法種類
中國年畫的制作技法主要有手繪創作、木版印刷、半印半畫這三大類。手繪年畫對創作者的自身技法能力要求較高,需要作畫者手繪能力極強,只有這樣才能畫出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手繪年畫。現代純手繪創作的年畫當數以邯鄲手繪年畫——黃穎年畫為代表,黃穎作為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手繪年畫傳承人,自幼跟隨家人學習楊柳青年畫,通過多年的學習結合了國畫、油畫及唐卡等多種畫法,運用礦物顏料增加手繪年畫的艷麗度,同時她借鑒北大荒版畫和永樂宮壁畫的線條運用,使手繪年畫的線條明快簡潔。由于純手繪創作年畫較少,邯鄲手繪年畫對手繪年畫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印畫合作的年畫主要以天津楊柳青年畫為代表,在印刷時先印部分色稿或線稿,剩下部分則通過手工繪制而成。天津楊柳青年畫的制作過程主要是先通過藝人畫稿,之后經過刻版藝人刻出線稿和色版,最后由藝人手工填繪暈染,最終成畫。楊柳青年畫中《對錘門神》《福壽三多》等作品都是印與畫相結合,作品中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形象傳神,具有楊柳青獨具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