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計野航

作為一檔大型社會公益性科技類電視節目,推出不久的《智造將來》以對節目全新維度的嘗試,形成了收視熱點,得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的廣泛報道好評。節目由浙江衛視與超體文化聯合制作運營,自今年1月6日起每周日21點20分在浙江衛視播出,收視率位居同時段省級衛視欄目類前三。
《智造將來》每期節目展示3個有著不同背景并全部著眼于生活的創新科技項目。伴隨實驗或講解,藝人嘉賓馬思純和科學嘉賓李淼、王孟秋等人從不同視角與觀眾一起體驗“科技改善生活”的魅力??萍碱愡x題,其原理、功能、用法、效果原本大都較為抽象,所以節目創制過程中,較大的難點往往在于如何將各個科技項目的“高超之處”進行節目呈現上的“外化設計”,如何讓看似冰冷的科技擁有人性的溫暖,充滿打動觀眾情感的力量。這里的“外化”是指將節目選題的內涵通過特定的節目形式表現出來的整個過程?!巴饣O計”就是對這個過程的創意謀劃。能否解決好這個問題,讓節目變得引人入勝,是節目是否可看的關鍵。
對于可以往“有趣”這一方向進行節目設計的科技項目選題,我們嘗試尋找能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元素結合的趣味點。不少科技項目的趣味點,起初看起來趣味程度并不高,比較“干澀”。這樣一來,就特別需要我們通過挖掘、想象、試驗、論證,對趣味點進行合理放大。放大的過程中,大家大開腦洞,充分釋放想象力。組織架構方面,節目從道具組調專員駐扎于導演組。大家一起將天馬行空的想象慢慢打磨成可以付諸實施的方案。這樣的工作方式下,符合本節目定位的大型道具不斷被創造,使對應選題的節目效果更為震撼、極致。
《智造將來》第一期節目里的科技項目——創新噴涂材料“鎧”的外景段落是一個爆破實驗。由于在外景段落之前的演播廳段落已經安排了對強韌的“鎧”材料進行了敲、打、汽車碾壓等測試,在此之后若能有一個大幅提升量級的測試,會進一步加大感官刺激,形成懸念,保證節目劇情的張力。住宅是老百姓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它意味著“家”。外景爆破實驗里,“鎧”材料抵御爆破沖擊力所保護的對象被設計為放著愛心氣球的居室。這種基于生活元素的設計,易于引導觀眾在該場景中對科技項目產生情感寄托,進而提升該科技項目帶給人安全感的能力,而這種安全感,就是觀眾感受到來自科學的一種溫度,會激發起情緒。當然,極致的設計伴有極致的要求。定制的全新實驗、有限的準備時間,順利執行這一爆破實驗并不是件易事。最終,通過構建數學模型進行專業測試,爆破實驗得以成功實施。
在《智造將來》里,從生活元素出發進行極致“外化設計”的選題還有不少,包括在一千份報紙中進行“盲選”的火眼金睛“獵瞳”、在十米深水池里做“加減乘除二十四點”的水下智能機器人“敖小八”等。

將人文關懷貫穿于節目之中,是《智造將來》區別于其他科技類節目的重要特點。在這一層面,《智造將來》是溫暖的。節目將老百姓的樸實生活作為背景,以在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人為對象,找尋“科技改善生活”的切入點,伴隨看似卑微、實則偉大的真切情感,呈現笑中帶淚的感動,弘揚人性的光輝。正如節目中所說:“科技讓弱者變強,讓強者更有愛的力量?!泵鎸θ耸篱g的冷暖,科技發揮著它的正能量,讓一切積極變化,而這一切變化,反過來也為冰冷的科技注入了人性的溫度。
《智造將來》第二期節目里“3D打印”這一科技項目的“外化設計”,則更能夠給予每一位身處逆境的觀眾以激昂的力量。美麗的年輕女性“子墨”天生左腿變形,到18歲一直無法雙腿行走。在她18歲那年,戴教授借助3D打印技術克服手術的重重難關,令“子墨”不必截肢并得以正常行走。在節目結構上,這個選題沒有平鋪直敘,而是從精美的3D打印時裝秀開場,通過現場嘉賓與道具的互動遞進到科技精英戴教授的知識講解,繼而由戴教授道出曾經的故事,并在故事的關鍵節點請出受助者“子墨”,達到節目的高潮。該選題從角色的選擇、道具的安置、知識的傳播,到通過劇情結構的搭建實現情感的升華,定義了《智造將來》節目在人文關懷層面的“外化設計”手法,以“科技改善生活”這一切入點創造了源自平凡人的感動。這樣的“外化設計”后續也體現在“體外骨骼”助力殘運會少年、傷殘軍人用“機械手”擁抱家人等選題上,創造了良好的效果。
做好“外化設計”、呈現充滿溫度的科技,這些舉措保證了節目的“可看性”,也形成了節目的積極立意。從宏觀的時代訴求來看,科技類乃至泛文化類題材的興起和勃發將繼續是未來節目題材演變的重要趨勢之一?!吨窃鞂怼返墓ぷ鬟^程告訴我們——毫無疑問,合理有效的“外化設計”和源自生活的人文關懷始終是各種科技類、泛文化類電視節目需要重點把握的創制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