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諫卿 沈諫婷 李曉妹 李雅青
(1.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院,廣東 廣州 510120;2.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腦梗死是指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1],是神經科常見的急危重癥、多發病。腦卒中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腦梗死是腦卒中的主要類型,約占80%[2-3]。腦梗死具有發病急、進展迅速、致死率高和致殘率高等特點[4]。據調查,我國每年新發腦梗死患者310萬,致殘率高達70%,重度致殘率高達40%[5]。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和人口老齡化的遷移,腦梗死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大部分腦梗死患者遺留神經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肌力減退,運動障礙等,嚴重影響我國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6]。有研究顯示,若肢體關節活動受限超過3個月,則會導致患肢殘余功能難以恢復甚至喪失,最終發生肢體功能永久性缺失[7-8]。因此,腦梗死急性期進行積極的肢體功能康復鍛煉,對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預后,降低致殘率具有重要的意義。中藥離子導入具有電刺激、穴位刺激和中藥外滲等特點,可以通過特定穴位的電刺激和中藥起到調節臟腑氣血陰陽平和的目的[9-10]。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將中藥離子導入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腦梗死的診斷標準參考2014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11]的診斷標準;虛血瘀證辨證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2]中氣虛血瘀證辨證標準。納入標準:符合腦梗和氣虛血瘀證的診斷標準;首次發病,發病時間≤14 d;年齡18~70歲;發病后意識清晰,生命體征平穩;知情同意書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造血系統疾病等嚴重疾病者;發病后生命體征不平穩,意識障礙或合并精神障礙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合并腦出血、腦炎、腦腫瘤等中樞系統疾病者;發病時間>14 d;非首次腦卒中患者;合并帕金森病、小腦萎縮等其他疾病導致的肢體運動障礙者。
1.2 臨床資料 回顧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納入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廣東省中醫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共86例,所有患者均經頭顱CT和(或)MR確診,根據治療措施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43例。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齡49~70歲,平均(53.12±12.6)歲;病程 4 h 至 12 d,平均(8.95±2.15) d;伴高血壓病20例,糖尿病12例。治療組43例,男性29 例,女性 14 例;年齡 41~69 歲,平均(51.2±13.9)歲;病程 2 h 至 10 d,平均(10.25±2.68) d;伴高血壓者 23例,糖尿病者10例。兩組患者性別比、年齡、病程、伴隨疾病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基礎護理和治療。1)基礎護理:包括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康復鍛煉等。監測生命體征:監測患者的瞳孔、意識、血壓、心率、外周血氧飽和度、體溫等。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心理訴求,詳細向患者講述本病的起因、治療及預后,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教導患者通過聽音樂、聊天等方式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飲食護理:教育患者及家屬忌食辛辣、油膩、刺激食物,宜進食高纖維、高蛋白、高熱量等食物。用藥護理:定時給予患者藥物治療,密切觀察用藥期間是否出現相關的不良反應。康復鍛煉:指導、協助患者床上的主動性活動訓練,包括翻身、床上移動、床邊坐起、橋式運動等。2)基礎治療:包括溶栓、抗血小板積聚、控制血壓、控制血糖、調脂穩斑、營養神經等治療。溶栓:發病時間<3 h內患者排除溶栓禁忌證后給予靜脈溶栓治療,選擇阿替普酶(上海勃林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批號 20140216,規格 20 mg/支),劑量 0.9 mg/kg,加 0.9%氯化鈉注射液配置至質量濃度為1 mg/mL,總劑量10%先靜脈推注,剩余劑量在60 min內靜脈滴注。控制血壓:選擇ACEI、ARB、鈣離子拮抗劑等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135/85 mmHg以下或正常范圍。控制血糖:選擇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將血糖控制正常水平。調脂穩斑:選擇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40821,規格 20 mg/片),每次 10 mg,口服,每晚 1次。抗血小板聚集: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 20141134,規格 75 mg/片],每次75 mg,口服,每日1次。營養神經:依達拉奉注射液(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41227,規格20 mL/30 mg)30 mg加0.9%氯化鈉注射液 100 mL,靜脈滴注,每日2次。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60 g,黨參 30 g,當歸 15 g,川芎 15 g,桃仁 15 g,紅花 15 g,地龍15 g,赤芍15 g,石菖蒲15 g,木瓜15 g。 上述中藥加水500 mL,濃煎至50 mL。每次使用前將中藥襯墊放入藥液中充分浸泡,采用超聲中頻導入儀,將襯墊置于上肢曲池、外關穴,下肢足三里、三陰交穴位,強度及透熱以個人適宜為宜,每次20 min,每日2次,每周治療5 d,休息2 d。共治療12周。
1.4 觀察指標 1)NHISS評分: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14]評價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嚴重程度,分數越高,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2)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分(BI指數):Barthel指數[15]包括進食、洗漱、穿衣、如廁等10項內容,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獨立生活自理能力越好。3)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利用 Fugl-Meyer評量表[16](FMA)評價患者的運動功能,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者示為肢體運動功能越好。4)肌力分級:采用肌力Lovett評分法評價患者肌力,分為0~5級,級別越高,肌力越好。
1.5 療效標準 參照《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3]。死亡。惡化:NHISS 評分增加≥18%。無變化:NHISS評分減少<18%。進步:NHISS評分減少≥18%,<45%。顯著進步:NHISS評分減少位于≥45%,<90%。基本痊愈:NHISS評分減少≥90%。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NHISS、BI、肌力Lovett評分比較見表2。治療后,兩組的NHISS較治療前明顯降低,BI、肌力Lovett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治療組改善程度更明顯(P<0.05)。
表 2 兩組 NHISS、BI、肌力 Lovett評分比較(分,x±s)

表 2 兩組 NHISS、BI、肌力 Lovett評分比較(分,x±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 別 時 間 肌力Lovett評分NHISS評分 BI評分治療組 治療前 1.62±0.41(n=43) 治療后 3.62±0.71*△對照組 治療前 1.68±0.36 19.02±3.25 37.21±8.27 7.26±2.31*△ 65.9±15.23*△18.93±2.36 36.85±9.52(n=43) 治療后 2.84±0.69*11.58±3.26* 52.63±11.58*
2.3 兩組FMA評分比較 見表3。治療后,兩組的上肢、下肢及總FMA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治療組改善程度更為明顯(P<0.05)。
表3 兩組FMA評分比較(分,x±s)

表3 兩組FMA評分比較(分,x±s)
組 別 時 間 總FMA評分上肢FMA評分 下肢FMA評分治療組 治療前 35.36±10.24(n=43) 治療后 71.84±15.62*△對照組 治療前 38.35±12.84 24.58±8.18 10.96±4.13 41.87±11.51*△ 29.12±8.51*△26.36±9.16 11.52±3.87(n=43) 治療后 59.32±13.35*38.63±10.82* 20.87±5.62*
腦梗死是臨床上神經科多發病、常見病之一,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急性腦梗死以靜脈溶栓和機械取栓治療為主,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率。但是仍有高達40%~70%的患者遺留后遺癥,主要是肢體運動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利于患者回歸社會和家庭。缺血缺氧會造成神經細胞永久性壞死,加之神經細胞再生能力差,因此常規的抗血小板聚集、營養神經、康復鍛煉等治療手段對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效果一般[17]。因此,尋找有效的綜合治療手段,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社會和家庭負擔,具有重要的意義。
腦梗死屬于中醫學“中風”范疇,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為氣血不足,氣虛不能行血,血行瘀滯,血虛生內風,瘀血夾痰、風上擾清竅,阻滯腦脈而發為此病[18]。因此,治療此病以調節臟腑氣血陰陽平和為則,以益氣、活血化瘀,輔以行氣、化痰為法。臟腑、經脈與腧穴間必然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系,五臟六腑因經絡縱橫交貫而聯結成一個有機整體。氣血陰陽運行于臟腑、經脈、腧穴之中,是維持肢體活動的基本物質。中藥離子穴位透入治療可通過取神經分布在經脈上的穴位,調整臟腑陰陽氣血平衡,電刺激和藥物直接刺激運動神經通路上的各個神經元,從而獲得正確的運動輸出。補陽還五湯加減方中,黃芪、黨參不宜氣血,當歸活血補血,川芎、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地龍搜風通絡化痰,赤芍清熱涼血活血,石菖蒲化痰開竅,木瓜舒經通絡。諸藥合用,可益氣活血,舒經通絡。上述中藥配合中頻離子導入,一則可以發揮電刺激作用,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鎮靜鎮痛、擴張毛細血管、增加循環血量;二則可以增加中藥的滲透作用,直接作用于腧穴,能夠舒經通絡、調和氣血陰陽;三則可以發揮腧穴的治療作用,進而通過經絡調整陰陽氣血和臟腑功能。因此,上述中藥離子導入可益氣活血、舒經通絡、調和氣血陰陽。中藥離子導入聯合針灸可將電刺激、腧穴和中藥3種方式有機結合,對肌群和運動的刺激,有助于激活中樞神經系統,刺激中樞運動和感覺系統,促進神經再生,改善肢體血液循環,促進肌肉協調動作,改善肢體功能障礙。本研究發現,將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離子導入,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加用中藥離子導入治療組可以更好地提高臨床療效,降低NHISS評分,提高BI評分、肌力Lovett評分和FMA評分。
綜上,中藥離子導入可以提高急性腦梗死的療效,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