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快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建設步伐,湖北鄖陽以“綠色發展、精準脫貧、全面小康”為總目標,確立了“打造環水有機農業示范區”的發展思路。
2016年,湖北鄖陽與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博文”)簽署了《鄖陽區環水有機農業示范區建設項目》《鄖陽區整縣制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項目》《鄖陽區水土共治環水有機農業5+1服務項目》三個合作協議,建立“養分管理,循環利用,水土共治,合作共贏”模式,初步建成可復制的“健康土壤—品質品牌—生態涵養”三位一體的環水有機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制定環水有機農業示范區建設3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實施方案。2017年,由“嘉博文”和十堰市隆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十堰市綠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緊盯“好土壤”的創建目標,按照“主導產業+”“扶貧產業+”的思路,以水果、蔬菜、茶葉、優質稻重點主導產業基地為主。2017年,鄖陽區委、區政府整合1800萬元涉農資金,爭取農業部柑橘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資金1000萬元,加大生物有機肥的推廣使用,完成土壤耕地質量提升3萬畝,生產施用生物有機肥15000噸;2018年,區委、區政府進一步整合資金6000萬元,完成土壤耕地質量提升10萬畝,推廣使用生物有機肥50000噸。2018年11月2日,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鄖陽區以“環水有機農業催生貧困山區蝶變”為主題分享鄖陽探索“水土共治、循環發展”成功經驗;12月7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和保爾森基金會共同舉辦的“長江流域借鑒國際經驗推進環境保護國際研討會”在鄖陽舉行。目前,鄖陽全區上下已形成建設環水有機農業示范區的濃厚氛圍,有機農業建設如火如荼。
近年來,鄖陽區以“蔬果藥畜林”等傳統優勢產業為基礎,按照新舊結合、長短結合、主次結合的思路,堅持有完整產業鏈、有品牌、有市場“三有”標準,努力形成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事干、家家能致富的產業扶貧新格局,促進貧困戶增收、重點村出列。
鄖陽區深入實施全市“61”產業強農計劃,2018年大力實施“91行動”計劃,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120億元,改良提升現有基地,精準選擇能帶動轄區內超過30%以上農戶認可并從事生產的主導產業。
近年來,鄖陽積極舉辦各種農業展會節慶活動,組織企業參加全國農交會、武漢農博會及其他省市舉辦的農產品展銷會。2017—2018年,連續在北京舉辦兩屆“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優質特色農產品展銷會”,300余種優質農特產品在展會上亮相。鄖陽區通過組建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搭建區、鎮、村三級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和物流體系,促進了農產品銷售。依托三農通物流公司,做好物流快遞服務對接,切實解決村級農產品上行的物流瓶頸問題。
近年來,鄖陽區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堅持農工融合、農旅融合、農電融合,充分利用“旅游+”“生態+”模式,大力發展創意農業、休閑農業、智慧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青山綠水間,一條條水泥村道平坦如砥;綠樹花叢中,一座座農家小樓錯落有致;漂亮的院落、清亮的自來水、璀璨的太陽能路燈……穿行于鄖陽鄉村,一幅幅新農村美圖迎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