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管樂表演是高校音樂專業開設的一門課程,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有著深層次的感染力,對學生擇業、就業起著一定的參考作用。高校認識到了西洋管樂表演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教學方面做了一些改進,但基于人們鑒賞水平的提升,需要高校從多層面、多角度重新定位西洋管樂表演課的教學開展,把握國際形勢帶來的良好發展機遇,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推動西洋管樂表演教學向更深層次發展。
[關鍵詞]高校;西洋管樂;表演;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7-0055-03
隨著我國外交范圍的不斷擴大,中西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在各種新媒體強大的傳播力影響下,國人聆聽到了各種豐富多樣的西方音樂。素質教育目標下,國家和社會對我國音樂教育要求越來越高,西方音樂文化在高校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中西文化交流促進了社會發展,帶來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在國人對文藝鑒賞品位不斷提升的要求下,音樂作為一種視聽載體,可以帶給人們美好的心情和愉悅的境界。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地方,培養有創新、創意能力的西洋管樂表演學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1]
一、高校西洋管樂表演教學現狀
西洋管樂中的樂器大部分起源于歐洲國家,20世紀初傳入我國,其樂理性強、樂器種類多,演奏效果令人心曠神怡。起初主要為宮廷貴族表演,新中國成立以后逐步作為一門課程在高校普及開來。進入21世紀外交新時期,西洋管樂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愈演愈強,又因現代人審美觀念的不斷豐富,為其奠定了一定的群眾基礎,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接納和喜愛。
為了直觀詳細地了解我國高校西洋管樂表演專業的現狀,引用華中師范大學進行的高校西洋管樂表演專業的調查數據分析。就業、擇業方面:77%的高校西洋管樂表演專業學生選擇大學畢業后繼續考研,55%的學生理想職業是教師。教學內容方面:對當前西洋管樂表演專業開設的教學內容滿意與不滿意的占比為5:4。學生音樂創作方面:在實際操練中是否有音樂創作渴望的學生平分秋色。學生有意愿參加西洋管樂表演實踐活動的占85%。對學校領導對西洋管樂表演課程的重視度評價為一般。在西洋管樂表演課程考核標準方面,選取兩個選擇進行調查:其一,分數考核;其二,自身素質提升,有82%的學生選擇了后者。[2]
二、我國西洋管樂表演課程教學模式分析
由于西洋管樂表演在我國高校開設時間不長,課程地位和影響力略落后,師資力量和教學基礎設施不太到位,相關專業教學經驗不足,課程設置不科學,種種原因大大制約著高校西洋管樂表演課程的發展。
(一)教師教學理念陳舊落伍
我國高校音樂專業采用的教學模式來源于新中國成立初期對蘇聯和歐洲音樂教學的模仿,西洋管樂表演作為由西方傳入的音樂亦是如此。教師對西洋管樂的認識還停留在教學的淺層狀態,對西洋管樂表演專業課程深層次的影響意義認識不到位,甚至部分教師感覺管樂表演只要通過“吹、拉、談、唱”能發出聲音即可,對西洋管樂表演課程的教學理念停滯不前,對其蘊含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功能沒有過多的思考和探究。
(二)教學開展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
受我國長期以來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高校現階段各科課堂教學的開展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被動的接受者。通過對高校西洋管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對課程興趣度的調查分析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當前使用的教學方法持不滿意態度,他們更希望做教學的主人。像西洋管樂表演這種專業性和表演性極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大量的實踐操作,但在高校現有的教學模式中,還是以教師的“教”為主基調,學生的“學”也僅僅是掌握理論基礎知識。教師以理論講授為主,學生枯燥地學習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和目的性很強,就是為了提升考試成績,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非常不利。
(三)西洋管樂表演課程重視度不高
我國大多數中小學校對西洋管樂表演課程開設幾乎為“零狀態”,學生進入高校才開始接觸西方樂器,學生在選擇專業時的判斷沒有太多的興趣愛好依據,盲目性比較大,樂理知識基礎薄弱,學習過程相對難度較大。高校在整體籌劃音樂教學時,更側重于傳統的民族樂器表演類,如鋼琴、古箏、鼓、二胡等,對西洋管樂的音樂效果和實際價值做評價時較少考慮現實需求,對西洋管樂表演課程停留在輕視狀態,資金支持不到位,相應的教學硬件設施落后,學生對先進的西洋管樂器接觸較少,課程節數不多,進而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此方面的學習能力被壓制等情況,阻礙著西洋管樂表演課程的深化和發展。
(四)培養目標局限性
高?,F開設的西洋管樂表演課程僅停留在教學的初級狀態,培養目標亦是完成教學計劃之內的理論基礎知識傳授以及演奏的基本功掌握,學期末的考核標準不高,平時教師的教學眼光局限在教學成績上,忽略了通過西洋管樂表演可以讓學生感受美、崇尚美、創造美的巨大潛力。選擇了西洋管樂表演專業的學生把學習目的主要確定在勝任畢業后的就業問題上,這種目標的單一性局限了這部分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要求和學習目標,這種情況對西洋管樂表演課程的長久可持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五)教學實踐合作意識淡薄
西洋管樂種類眾多,各種樂器作用不一,演奏時要求做到眼、手、嘴一起配合方能表演,演奏效果由團隊的整體合作性而決定。目前,我國高校在開設西洋管樂表演課程時,大都采取學生自主單個練習,偶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吹奏,但西洋管樂表演主要用于高檔次的重要場合,要求團隊合作能力極強,這就要求在平時的教學開展中注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樹立個體為整體的責任意識進行學習。[3]
三、高校西洋管樂表演教學模式的創新
高校西洋管樂表演專業整體提升還需要教師、高校、學生等多個主體共同努力。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順應時代要求,豐富教學方法;高校應增加課程重視度,創造優越的條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西洋管樂表演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為適應新的外交形勢、創造優秀的西方音樂文化不斷努力。
(一)創新模式下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受各種西方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西方優秀音樂被大眾所接受,其中包括西洋管樂表演,隨著其群眾基礎地位日漸夯實,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在加大,對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更為嚴格。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擔著主要責任,教師作為教學的具體實施者,起著航標和引領作用。所以,在新的形勢要求下,高校西洋管樂表演專業教師要認識到時代賦予自己的更高要求,放眼未來,更新觀念,及時“充電”,為教學開展夯實基礎,結合現代學生的學習特點,用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待教學。
(二)創新模式下教學角色要轉變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已由傳統教學中的參與者變為主動者。西洋管樂表演課程雖然具有深刻的理論知識,但也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現階段,高校采用的教學方法還是教師大量地講授理論知識,留很短的時間讓學生模擬演奏手法和練習曲,但素質教育要求下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F有的教學方法長久不更新、刻板呆滯,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如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教學模式,將課堂氛圍營造得生動精彩;在對經典曲目《回家》進行薩克斯吹奏教學時,讓學生通過畫面聯想、塑造情懷,從心靈身處感悟它的婉轉回腸;在進行《管樂八重奏》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傳統的欣賞教學模式進行導入,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和音樂特色,讓學生增加對作品的情感體驗。
(三)創新模式下高校要提升西洋管樂表演課程的重視度
近年來,文化事業已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音樂專業也相應得到了高校的重視。但目前高校在音樂課程設置中,占比較大的還是傳統的樂器類,這說明音樂課程設置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學生對西洋管弦樂器接觸較少,認識和了解不充分,即使部分學生感興趣,因為課程設置的偏差,興趣得不到培養,制約著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在音樂教育方面的相關政策,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大西洋管樂表演方面的資金投入。西洋管樂表演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熟練演奏技巧。高校要增添先進的基礎設施,購置性能良好的相應樂器,增加西洋管樂表演課程節數,為學生學習西洋管樂表演提供更多的選擇和信心。
(四)創新模式下高校西洋管樂表演課程培養目標應明確
高校西洋管樂表演課程的開設與傳統音樂學科教育意義大不相同。傳統的音樂教育是通過學習達到表演的目的,但西洋管樂表演不僅僅為了這一單純的目標而開展,更是為了激發、挖掘、培養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西洋管樂表演的教師應積極探索為培養新型專業創造性人才的教學方法,將專業技能知識轉化為實際演出,使學生在樂隊演奏中找到靈感、產生新的構思。例如,可以舉辦西洋管樂演奏音樂會,鼓勵學生自主創新曲目,自己組建演奏團隊,自己決定演奏風格,讓學生在實踐參與中認識自我,發揮能力、釋放情懷、體驗青春。
(五)創新模式下培養高校西洋管樂表演學生的協同合作精神
西洋管樂表演不同于我國傳統的音樂表演,我國傳統的樂器演奏大都是單獨表演,西洋管樂表演是合奏表演,參與演奏人數多,樂器種類豐富多樣,每一個個體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因此,教師在教學開展中應注重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讓同一聲部和不同聲部的學生同時發聲鍛煉,培養學生的默契程度。對于個別不合群的學生,應耐心進行疏導,專門制訂課后跟進個性化方案。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重奏及樂隊合奏的反復訓練,才能使學生的合作與實踐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
結 語
西洋管樂表演作為西方音樂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對加強中西文化交流意義深遠,對培養全面發展人才起著重要作用,高校要高度重視,對教學方法推陳出新,積極開辟新思路和新途徑,更好地發揮西洋管樂表演的藝術價值。[4]
注釋:
[1]李振奇.西洋管樂合奏教學問題分析[J].北方音樂,2016(08):128.
[2]黃志鋒.西洋管樂合奏教學問題探討[J].藝術教育,2018(04):68—69.
[3]張 良.情境教學法在高職院校管樂教學中的運用[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3):49—50.
[4]李炳帥.提升高校西洋管樂專業生就業率的途徑分析[J].音樂時空,2016(01):150—151.
(責任編輯:崔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