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是我國現階段最高級別的國家戰略之一,為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帶來了改革與創新機遇。文章根據地方高校國際化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問題,根據地方高校的音樂學專業的特色,探索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一帶一路”;地方高校國際化;音樂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4-0044-02
“《‘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是中國政府在2015年3月提出的倡議,該倡議提出加強沿線國家的合作,以共贏、發展、和平為理念,堅持走創新型的國際化發展和平路線,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布局。‘一帶一路’促進了我國與沿線各國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是增進理解與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之路。”[1]2017年5月,“一帶一路”音樂教育聯盟正式成立,增進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音樂文化方面的深度交流,是一個通過音樂促進相互理解交融、借鑒充實、共同完善音樂教育發展的尋路歷程。“一帶一路”帶來的文化紅利,開啟了全球音樂文化教育合作交流發展的新時代。
地方院校作為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如何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洪流中,融入“一帶一路”推進高校的國際化進程,將成為各級地方高校關注的重點。人才培養模式單一、辦學理念相對落后、與沿線國家的人才交流互動不足等,是“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與推進實施方面的主要問題。
一、“一帶一路”的人才支撐的類型與特征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所需要的人才是服務于國家戰略,面向社會需求同時具備全球視野的高端應用型人才,“一帶一路”建設目標的實現與人才培養的質量密切相關。隨著“一帶一路”的實施和發展,應以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加強高等教育的質量保證。“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人才的類型趨于創新型應用人才、海外華僑人才、急需領域的專業性人才的方向。在解決“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與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問題方面,關鍵點都是解決人才的問題。
(一)創新應用型人才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具有創新能力與實踐探索型的音樂人才,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急需的專業人才的支撐和保障。在“一帶一路”戰略強勁的經濟發展態勢下,肇慶市地方高校將“適應社會發展”“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納入音樂學專業教學體系中,進一步深化地方高校音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釋放地方高校辦學活力,培養出具備全面素養,既能勝任中小學音樂教育,又能從事社會音樂普及工作的音樂人才。立足于地方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現代教學理念,較強創新與研究能力的音樂教育類人才,推進沿線國家“一帶一路”一體化的發展。
(二)海外華僑音樂人才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是海外華僑華人的聚集區,海外華僑華人已經融入到當地社會中,非常了解中國的語言、文化、法律、環境等各方面。在實施“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海外華僑華人是可以信任的重要資源。海外華僑人才具備海外生活的經歷,他們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背景,對西方音樂文化內涵理解深入。制訂民心相通的海外華僑人才人脈涵養計劃,吸引更多海外華僑音樂人才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有助于推進我國跨文化交流進程和提高國際競爭的軟實力。
(三)急需領域的專業性人才
“一帶一路”語言種類豐富,對語言人才的需求迫切。小語種方面的音樂人才也是“一帶一路”建設急需的人才類型。“一帶一路”覆蓋的西亞、東南亞等5個地區的官方語言數量超過40種,而從2010年開始一直到2018年末我國高校外語專業招生的語種只覆蓋其中20多種。[2]小語種的專業音樂人才也相對偏少,當前國內“一帶一路”語言人才培養剛開始起步,還不能滿足需求;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方面的小語種人才嚴重匱乏將會阻礙“一帶一路”的全面實施。建議啟動國家“一帶一路”語言能力培養計劃,調整培養思路、優化人才培養的路徑。培養具有創新能力與跨文化社交能力,具有廣闊與開放的外語應用視野的創新型音樂人才。
二、地方高校國際化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問題
(一)國際化外語應用水平較低
全球經濟HYPERLINK\"http://www.lwlm.com/Economy/\"\o\"\"\t\"http://www.lwlm.com/fazhanzhanlue/201704/_blank\"一體化的實現需要加強對人才的國際化培養。中國加快與沿線國家合作與交流過程中,對各個專業的人才的外語水平有較高要求。目前,地方高校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并沒有把學生融入到跨文化的學習環境HYPERLINK\"http://www.lwlm.com/huanjinggongchenglunwen/\"\o\"\"\t\"http://www.lwlm.com/fazhanzhanlue/201704/_blank\"中,外語授課的音樂相關課程較少。外語專業的課程體系應進行通識化發展,將外語教學與專業學科學習深度融合。強化外語實踐HYPERLINK\"http://www.lwlm.com/SheHuiShiJianBaoGao/\"\o\"\"\t\"http://www.lwlm.com/fazhanzhanlue/201704/_blank\"能力訓練,盡可能地使音樂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語言與國際接軌,經常采用外語授課,建立國內外聯合辦學的多語種音樂學專業實踐基地,培養熟悉國際法則以及對外貿易規則的國際化人才。不斷拓寬合作辦學的空間、規模和層次,拓寬音樂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渠道。
(二)課程設置偏重技能訓練
目前,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的課程教學體系偏重演唱與演奏的技能訓練,教師也大多注重學生演奏與演唱技巧的提升。教學的核心內容以教師的經驗為主,學生的作品音樂內涵與作曲技術、音樂歷史等綜合的藝術素養的學習環節較為薄弱,教學模式存在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中。因而,課程體系的建設應該走出知識與技能的狹窄范圍,追求音樂技能與社會的多元融合,保證教學內容在提高學生核心審美素養的基礎上,打造國際化特色的課程體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拓展學生學習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拓寬音樂學習的路徑,實現“一帶一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終極意義。
(三)國際化新型教育形態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地方高校缺少能夠承擔國際化新型教育形態的教學師資力量。“一帶一路”建設發展中,對于世界音樂的交流需要通曉世界各個民族地區的政治、文化、經濟等海外資質的教學力量。因而,地方院校加強國際化教學團隊的建設,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學術優勢與教學專長,在合理的規劃下建立優質的教學團隊,同時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可會集國內外知名的音樂理論的學者、專家,具有全球多元文化音樂視野,共同探討交流,建設高水平的教師團隊。
三、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國際化路徑選擇
(一)加入“一帶一路”特色高校聯盟
2017年5月,“一帶一路”音樂教育聯盟的成立,也開啟了全球音樂教育創新發展、交融合作的新時代,“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是高校間共享深度交流學術的高端平臺。利用“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建設的有利契機,以大學校長論壇等一系列高端合作為引領,積極實施開放戰略,實現人文交流與教育國際合作的共同繁榮。“一帶一路”高校聯盟的成立意味著地方高校之間相互學習與觀摩的機會增多了,借鑒一流高校的教學經驗,改變地方院校單一的課程設置模式,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參考當下社會需求與就業形勢調整教學的目標,推動新時期音樂學專業學科教學的革新與發展,為社會發展提供各種層次的音樂人才,促進高校多元文化融合共生,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二)完善高校國際化運營理念
高校國際化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地方院校需要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設立有效的國際組織機構,加強高校國際化工作的協調和支持力度。“一帶一路”的實施將健全我國國際交流機制運行,創新境外辦學途徑,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在保障主權基礎上尊重跨國經濟、政治、文化經濟的背景差異,建立在境外辦學的評估制度。自2013年起,廣東省與境外多所音樂院校及綜合類大學實施學分互換,授予雙碩士學位的合作辦學項目,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運營通過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在全球的流動與組合來實現。以肇慶市地方院校肇慶學院為例,辦學期間與廣州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合作成立了研究生培養基地,并與英國博爾頓大學合作,聯合培養了58名MBA人才。通過與美國艾茲伍德學院合作交換學生,培養了多名優秀的外語人才。[3]
(三)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發展國際化教育
2018年將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元年,為了配合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拓寬地方高校國際化發展空間,肇慶市地方院校也將緊緊依托粵港澳地緣優勢,大力開展國際化教育實踐,以開闊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具有全面的演唱與演奏技能,激發學生的潛能,理解不同國家的音樂文化與價值觀。這些具有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音樂人才,將成為粵港澳地區急需的專業人才的支撐和保障。粵港澳地區的高校可簽訂高校間的協議促進人才聯合培養計劃,共同搭建高端學術平臺、開展高水平的國際化學術交流、促進師資的多元化交流。肇慶市多所地方高校將共同制定專業技能與標準,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堅持校企合作。要基于不同的視角了解國內外動態,參照國內外同類專業課的標準,根據地方院校的實際情況修訂該學科的培養方案與具體的教學計劃,對現有培養方案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與補充,以此培養學生具有深厚的藝術理論功底、精湛的演奏與演唱技能、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的能力。從寬領域著力培養具有較高音樂素養的復合型國際化青年才俊,是廣東省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必由之路。
結"語
肇慶市地方高校要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出發點,結合廣東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實際需求,重新解析國際化人才的文化內涵,針對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的特點,研究不同音樂學專業人才類型的國際化培養方案,為“一帶一路”的實施提供大批通曉他國國情,具備國際視野,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的國際化音樂人才。
注釋:
[1]蔣繼彪.我國高等教育“走出去” 的若干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3):14.
[2]陳海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與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17(06):09.
[3]陳"強,文"雯.“一帶一路”倡議下來華留學生教育:使命、挑戰和對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8(05):32.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