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詠嘆調《偷灑一滴淚》的作者生平、創作背景、喜歌劇的興起與發展、歌劇劇情、人物分析與演繹入手,在感性理解與理性感悟的基礎上,結合詠嘆調的演唱技巧與音樂表現,通過對比不同歌唱家的演繹版本,對本曲當中所表現出來的任務形象以及演唱技巧進行分析。
[關鍵詞]《偷灑一滴淚》;演唱技巧;人物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2-0091-02
一、作者生平與創作背景
1.作者生平
1797年,在意大利貝加莫一個普通家庭,蓋塔塔·多尼采蒂出生了。在他九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到教會音樂學校進行學習。15歲的時候,進入波倫亞音樂學院。23歲的時候在威尼斯上演了屬于自己的第一部歌劇。在1822年的時候,因為其成功上演了《格拉納塔的佐拉伊德》這一歌劇,所以后來就被聘任于那不勒斯對新歌劇進行創作。1835年的時候,成為那不勒斯皇家音樂學院的一名教授。1838年的時候,由其創作的《波利烏托》遭受到禁演,而且在此時自己的妻子也已經病故,他也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厭倦之情,所以后來自己移居到了巴黎。在1848年4月8日去世。[1]
2.創作背景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伴隨著當時的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以及歐洲浪漫主義思潮的興起,對當時的歌劇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時,歌劇在創作對象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由起初的以貴族為主轉換到以平民為主。在針對《愛的甘醇》進行創作的時候,詠嘆調《偷灑一滴淚》本不在劇中,但是多尼采蒂堅持要將這一段詠嘆調融入其中,后來這也成為其最具代表性的巨作,被譽為“多尼采蒂最具有靈感的作品”。
二、歌劇《愛的甘醇》劇情與內莫里諾的人物分析
1歌劇《愛的甘醇》劇情
在這一劇作當中主要是陳述男主角內莫里諾與軍閥貝爾克雷同時追求女主角阿迪娜的故事,并且因此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一開始的時候,只有內莫里諾一個人在遠方站著,看著劇中的女主角——阿迪娜,內心產生了很大的波動,并且一直深愛著這個女主角,在此時變詠嘆了《多么幸福,多么可愛》。當軍閥貝爾克雷出現的時候,他也看上了女主阿迪娜,并且揚言要娶阿迪娜為妻。由于男主內莫里諾沒錢沒地位,與軍閥貝爾克雷相差較大,很快阿迪娜便答應要成為軍閥貝爾克雷的妻子。就在男主內莫里諾傷心欲絕的時候,江湖醫生杜卡馬拉出現了,他告訴男主角內莫里諾:“我這里有愛情靈藥,只要你喝下它,你的阿迪娜就會回來做你的妻子。”聽了這話,男主角內莫里諾立即就把身上的錢全部給了江湖醫生杜卡馬拉,換來了一瓶“愛情靈藥”,其實這“愛情靈藥”就是一瓶普通的葡萄酒,男主內莫里諾不勝酒力,一口氣全部喝下之后便開始耍酒瘋,鬧出了很多的笑話。女主阿迪娜聽說后,對男主內莫里諾更加厭惡了。這時,江湖醫生杜卡馬拉又出現了,勸男主角內莫里諾再買一瓶“愛情靈藥”,這時候的男主角已經變得窮困潦倒,然而還是買“愛情靈藥”并且自己主動去參軍,心甘情愿地去當軍閥的手下。正在這一時刻,從村子當中傳出消息說“男主角內莫里諾的祖父去世了,給他留下了一大筆財富”,頓時男主角內莫里諾成了村子里最富有的人,村子里的很多女孩開始對男主角內莫里諾展開追求,阿迪娜在這時候開始躁動不安,在她的內心深處依舊深愛著男主角,這時候以為江湖上的醫生杜卡馬拉便開始用自己的言語來規勸女主角喝下“愛情靈藥”,而女主角卻直接拒絕了這個江湖醫生,她說道:“我希望能夠運用自己的愛撫或者微笑來請求自己心上人的原諒。”這時候遠處的男主角看到了女主角在一個角落當中流著眼淚,便唱起了《偷灑一滴淚》。[2]
2內莫里諾的角色分析與演繹
就像內莫里諾性格特征的人,在現實生活當中還有許多,而這種人最大的特征就是缺少自信,并且不善于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現,希望尋求一種精神上的寄托,而往往會有驚人的爆發力,因此,在對這一角色進行扮演的時候,不僅表現出內莫里諾的心里情愫,又要釋放出其外在的氣質,二者相輔相成。
現實中,我們也可以依照不同的方式進行演唱。如:貝爾岡齊、維拉宗、石倚潔等歌唱家的演唱。通過相互之間的比較,我最喜歡的是石倚潔和維拉宗這兩位歌唱家的演唱,石倚潔運用內在的情感表現出含蓄、樸實的男主角內莫里諾的形象,沒有過多的附加動作,只是安靜地演唱《偷灑一滴淚》,讓觀眾真正能夠感受到偷灑一滴淚這樣的情景。其次是維拉宗的演唱,他的演唱既生動又可愛,他以羞澀的表情、夸張的動作走上舞臺時,一個樸實、憨厚的內莫里諾立即就呈現在觀眾面前。[3]
在演繹一首詠嘆調之前,必須十分了解它的作者、創作背景、劇情,對于初學者要觀看不同歌唱家的演繹版本,學習前輩的演繹方式,以求準確、快速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把它表現出來。同時一定要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演唱風格,不能照葫蘆畫瓢,要建立在自己的理解之上,并可以在其現有的演繹基礎上,加入自己的表現方式,這對每位學習美聲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我的理解,我覺得歌者在演唱這部作品時,要充分把握好25-30歲之間青年人的形象與性格特征,對其中的內涵進行理解。演唱前,醞釀感情并進行表演,表現出內莫里諾農村小伙的那種憨厚、樸實的神態,這樣才能將本曲演繹得完美。
三、詠嘆調《偷灑一滴淚》的演唱技巧與音樂表現
在演唱詠嘆調《偷灑一滴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缺少圓潤、柔和以及富有共鳴的聲音;
二是喉部器官上抬;
三是身體僵硬,沒有感情,缺乏舞臺表演與情緒把握。
1解決辦法
(1)具備良好的氣息
俗話說:“氣乃聲之本。”在演唱當中,氣息的運用最為重要,也是演唱者發出聲音最為根本的原因所在。在聲樂表演過程當中,通常通過吸氣、保持、呼氣、恢復原狀這幾個步驟進行。恢復原狀主要是在氣息消耗殆盡的時候,迅速恢復吸氣前的一個狀態,并再次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夠維持演唱聲音的一種流暢度。[4]
(2)擁有高位置與統一的聲區
《偷灑一滴淚》作為最經典的詠嘆調,在這當中并沒有很高的一個音,主要將旋律最基本的地方放在了小字二組“mi-la”之間,這個區間是男高音的換聲區,所以演唱者要表達出優美、柔和的旋律線條,就必須針對聲音的一個高位置以及相統一的作為其中的聲區。
(3)要注重舞臺的設計與情感的表達
在針對作品進行準備的時候,就必須對作品進行分析、理解,對每個音符都要有精心的安排,同時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內容、角色特征要準確把握,做到爛熟于胸,這樣才能夠真正促使音樂的表現內容震撼人心。
2詠嘆調《偷灑一滴淚》演唱分析
從譜面上看,整個曲目的結構非常緊湊,起初就通過非常細膩的分解以及和弦來對男主人公的心理表現情況進行展現,進而體現一種不知所措的情感。到后期這樣一種緊張的情趣又會通過八分音符進行折射,進而緩解,并融入到特殊的意境當中。
詠嘆調開頭是九小節的前奏,運用波浪形的伴奏音型來渲染主人公的心情,演唱者須通過前奏來進入人物狀態,同時要兼顧舞臺氛圍的烘托,帶領觀眾進入劇情。
第10-25小節借助前奏的氛圍,在平穩中開始,深情柔和的演唱,輕快地將裝飾音唱出來,第5、6小節整體音區上移,要注意氣息的控制與位置的統一,最高音降A要做突強演唱,到長音“vo”時要先弱后強,不換氣連接到后面的“ma”。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ma”要唱的動人心弦,要處于半控制狀態,既不能“噴”,也不能完全控制住;在“si,ma-ma”之后可以偷換氣,“lo ve do”換氣,慢處理到后面的“lo ve do!”
第26-45小節要比第一部分的演唱更加深情,要注意兩個“pal”要突出,后一個比第一個稍強,注意節奏的準確。“spir”要運用漸強的方式,過渡到全曲的高潮部分。樂曲的高潮部分轉調到較前部分相對明亮的降B大調色彩上,第40小節臨時將“si”還原,進一步渲染了男主內莫里諾跌宕起伏的內心世界。“Ah!”要唱得開放,但不能依靠嗓子喊。華彩樂句要處理得輕松、流暢,不能夠運用非常中的音去表現,而這種音準需要在鋼琴上進行反復的訓練。“Si puo mo rir”這兩句分別是小小七和弦和減小七和弦,并且要將其中的音準、聲音、氣息這三部分有效地進行控制,第二遍與第一遍相比較弱,使之形成鮮明的對比,進而展現回聲的效果。半聲技術也要有效進行運用,表現不能夠太僵硬,高位置的哼鳴點,最后的“da mor”才能很好地“嘆”出來。
結論
要對《偷灑一滴淚》進行詮釋,就需要從不同的背景、風格表現、歌劇當中的情節、人物的后期刻畫以及表演入手,對其中人物的主要性格進行掌控,通過對詠嘆調《偷灑一滴淚》的旋律、節奏、曲式以及表情符號的分析,明確演唱中的重難點,結合演唱技巧等因素綜合起來。做好以上幾點內容將有助于個人在演唱本首詠嘆調時能夠更加準確地演繹出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以點帶面,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中,對我們所學習的樂曲做類似于本文的分析,將有助于我們追溯音樂本源,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創作初衷,這樣才能演唱出更多更好的音樂作品。
注釋:
[1]魯楠.論多尼采蒂歌劇的藝術風格及作品演唱——以《愛的甘醇》中男高音詠嘆調為例[D].萬方數據,2010:8—9.
[2]戴劍武.多尼采蒂喜歌劇《愛的甘醇》評介[J].黃河之聲,2009(06):20—22.
[3]黃麗珠.試論當代歌唱家在《偷灑一滴淚》歌唱處理上的異同[J].音樂探索,2011:118—120.
[4]陳嵐.聲樂演唱中氣息的合理運用[J].藝術教育,2014:225—226.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