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馬來西亞特約記者 歐賢安 本報特約記者 任重
“我們會處理好本國垃圾,你們也應該處理好你們的?!睋绹芯€電視新聞網(CNN)27日報道,自中國去年1月實施“洋垃圾”進口禁令后,美國開始將大量塑料垃圾運往馬來西亞。但現在,馬來西亞也表示,不愿再當發達國家的“垃圾場”。
報道稱,馬來西亞去年塑料垃圾進口量“飆升”,僅前7個月就從美國、英國等“洋垃圾”來源地進口45.6萬噸塑料廢品,幾乎相當于2016年和2017年兩年總和。這遠遠超出馬來西亞可以處理的體量。因此,在巨額利潤(1噸塑料垃圾價格約為200美元,處理后提高到850美元)的驅使下,一些非法垃圾處理廠“應運而生”。這些無證工廠通常采用不規范的垃圾處理方式,給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我們會將非法塑料垃圾原路送回,”馬來西亞能源、科技、環境及氣候變化部長楊美盈表示,根據聯合國《巴塞爾公約》,馬來西亞政府有權這么做。她還稱,這僅僅是第一步,“我們將對馬來西亞港口全面調查,打擊這些非法勾當?!?/p>
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此前報道,該國政府已于今年前兩個月關停140家涉及進口及處理非法進口垃圾的工廠。此外,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還要求各州環境局成立特工隊,繼續嚴厲打擊州內的“洋垃圾”及非法工廠。馬來西亞政府一系列“洋垃圾”限制措施意味著,全球垃圾產業還在繼續轉移。
由于在環保問題上法制完備、監管到位,發達國家在本國進行垃圾處理往往需要交納高額費用,因而“運到外國”成為他們的最優選擇。CNN指出,這種行為本質上是建立在“對亞洲等國家的環境破壞之上”。如今,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不再愿意為了經濟發展犧牲生態環境。在馬來西亞之前,泰國、越南、菲律賓以及中國等國也都陸續出臺了限制甚至禁止“洋垃圾”進口的政策。
據法新社報道,如今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歐洲的發達國家正在苦苦尋找能把垃圾送走的地方,同時還要面臨本國昂貴的垃圾處理成本,部分地區甚至因垃圾累積速度過快,而重新采用填埋的方式。不過,環保人士不得不強調,只有9%的塑料廢品會被回收,唯一長久解決廢塑料污染的方式就是減少生產、使用塑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