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4月27日文章,原題:隨著消費者用禽肉替代高價豬肉,中國雞肉價格因供應短缺而飆升 由于中國養殖戶撲殺生豬以應對非洲豬瘟的全國性暴發,中國消費者改吃雞肉,可雞肉價格也開始飆升。
業內人士和分析師稱,雞肉供應持續緊張,想改吃低價雞肉的中國消費者怕是要失望了。卓創資訊的分析師高翔(音)表示,中國從2016年起就面臨雞肉供應不足問題,今年問題可能更嚴重,導致今后幾個月雞肉價格上漲。
白羽雞占中國雞肉市場供應的一半以上,而中國白羽雞養殖依賴從國外進口雞苗。中國尚未成功培育出本土白羽雞品種。2014年12月美國和法國暴發禽流感,此后中國于2016年禁止美國和法國禽類進口,這導致白羽雞“祖父級”種雞供應大幅減少。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內地活雞產量2016年為60億只,2017年降至57.2億只,去年降至41.6億只。高翔表示,中國內地活雞產量今年可能還會再降10%。
卓創資訊的報告顯示,上周中國雞肉批發價每公斤平均上漲10.86元人民幣,比2018年3月提高68%。北京最大的食品批發市場新發地的雞肉價格為每公斤14元人民幣,比2月上漲27%。隨著豬肉價格高企促使人們改吃雞肉,業內人士認為雞苗和雞肉價格今后幾個月將持續上漲。
中國生豬養殖數量約占世界一半,非洲豬瘟疫情對產業造成嚴重沖擊。荷蘭合作銀行預計,中國生豬養殖量的一半也就是多達2億頭生豬將被撲殺或病死,這就導致全世界產能加起來也無法填補中國潛在的供應缺口。▲
(作者何慧峰[音],甄翔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