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媛丹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近日的青島周邊海空域熱鬧非凡:為慶祝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舉行的國際海上閱兵以及中國-東南亞國家“海上聯演-2019”接連成功舉行。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25日介紹,中俄兩國海軍將于4月29日至5月4日在青島周邊海空域舉行“海上聯合-2019”聯合軍演。軍事專家分析認為,中俄“海上聯合”系列演習體現出聯合防衛、高度互信、聯合性不斷增強三大特點。
潛艇參演引發關注
一場演習的參演兵力可以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演習的關注點與水平,因此本次中俄海上聯演的參演兵力就備受矚目。任國強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透露,中俄雙方共出動潛艇兩艘、水面艦艇13艘、固定翼飛機7架、直升機4架和陸戰隊員80人參演。但中方發言人并沒有具體說中俄有哪些艦艇參演。
俄羅斯“紅星”電視臺28日報道稱,俄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率領的軍艦編隊當天抵達青島,將參加4月29日至5月4日的中俄“海上聯合-2019”聯演。俄方編隊包括“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奧斯利比亞”號大型登陸艦、“伊戈爾·別洛烏索夫”號救援船和“完美”號輕型護衛艦。俄太平洋艦隊發言人表示,該編隊在前往青島途中演練了即將舉行的“海上聯合”演習的部分課目,包括對違法船只進行檢查和考驗軍艦生存能力等。在演練對違法船只進行檢查中,兩支海軍陸戰隊分隊乘坐快艇登上違法船只,狙擊手則在直升機上提供支援。據報道,這一課目正是中俄聯合軍演的一個內容。
而這一編隊只是俄方參演兵力的一部分。據俄媒體報道,4月1日,由太平洋艦隊的反潛艦“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特里布茨海軍上將”號和“伊爾庫特”號海上油輪組成的編隊在完成對越南等國的訪問后,前往青島參加本次海上聯演。
演練內容貼近實戰化
截至目前,中國軍方并沒有對外公布本次演習的具體課目內容。任國強只是表示,此次演習的課題是“海上聯合防衛行動”。俄“紅星”電視臺報道稱,“海上聯合-2019”演習期間,俄中海軍官兵將演練聯合機動、通信、使用導彈和艦炮攻擊海空目標、搜救保障等課目。
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2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公開報道情況來看,俄海軍太平洋艦隊派出了包括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在內的主戰艦艇來中國參加本次海上聯演。此次演習以“海上聯合防衛行動”為主題,那么演練的課目將主要圍繞該主題進行,涉及防空、反潛等課目,也可能包括海上搜救、潛艇救援等內容。
《環球時報》記者在查閱公開資料后發現,中俄“海上聯合-2017”軍演時首次組織了聯合援潛救生演練,本次來青島參加演習的“伊戈爾·別洛烏索夫”號救援船就曾參加該課目演練。演練中中國深潛救生艇與俄海軍“失事”潛艇進行對接,該次對接是中國海軍深潛救生艇首次成功與外軍潛艇進行實艇對接。
“海上聯合”如何體現聯合?
張軍社認為,從2012年開始的中俄“海上聯合”系列演習有三大特點:首先,演習課目始終圍繞著聯合防衛的主題進行。演習課目突出海上防御作戰所需要的技戰術,包括防空、反艦、反潛以及海上搜救、保護海上交通線等。其次,這些課目體現了中俄兩軍間的高度戰略互信。因為在這些課目中,兩軍的武器裝備性能、雷達聲吶等都是相互開放的。同時,中俄“海上聯合”系列演習重點是防御作戰,為了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有助于地區和平穩定,演習從來都不針對第三方,有助于中俄共同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最后,“海上聯合”系列演習的突出特點是:聯合性不斷增強。包括聯合指揮部、聯合導演部、海上編隊指揮部等各層級都在加強聯合。這些建立在互信基礎上的深度混編增強了雙方的務實合作,能夠提高各自的海上防御作戰能力,同時也能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
俄羅斯聯邦通訊社援引軍事專家謝爾蓋·普羅斯塔科夫的分析說,這一演習是在太平洋地區重要性日益增強的背景下舉行的。太平洋地區對俄羅斯的未來發展和保障北極航道安全都十分重要。中國也一直重視自身在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問題。鑒于各國間在這一地區存在尚未解決的糾紛,太平洋成為一個潛在的危險區域。因此,俄中決定加強在該地區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