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宇宏

《“愛國的”獨裁者:佛朗哥傳》
作者:[美]斯坦利·佩恩 [西]赫蘇斯·帕拉西奧斯
譯者:李永學
出版: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月
定價:138元
最近,西班牙馬德里南郊一家酒吧在當地有點火,因為酒吧風格體現出老板的政治偏好與歷史觀——祟拜西班牙曾經的獨裁者佛朗哥。當地左翼人士認為,西班牙還容忍佛朗哥主義政客和這樣的酒吧存在,說明轉型任務還很艱巨。
去年6月西班牙社會黨領袖桑切斯接任首相之職后,社會黨通過議會修改《歷史記憶法》(該法否定佛朗哥政權的合法性,強制所有公立機構拆除佛朗哥雕像等紀念物,被認為是實現轉型正義的根本大法),決定把佛朗哥墓從“烈士谷”遷走。佛朗哥家族表達強烈抗議,拖到今年2月政府才下達遷墓的最后通牒。
其實,佛朗哥本人的意愿是死后入葬家族墓園,只是在佛朗哥時代最后一任首相阿里亞斯·納瓦羅的堅持之下,才被葬在烈士谷。
佛朗哥1975年12月的離世,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納瓦羅拒絕改革,國王卡洛斯一世要求他辭職,任命年輕的蘇亞雷斯擔任首相,正式開啟民主化轉型進程。自此以后,佛朗哥的墓葬問題常常成為左右派爭執的焦點。問題長期懸而未決,原因在于佛朗哥是充滿爭議的人物,左派對他恨之入骨,右派認為他是國家的英雄和功臣。
了解西班牙現當代史,無法回避1939年上臺、執掌國政長達36年的佛朗哥。欲準確解讀佛朗哥,必須了解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反過來說,要讀透西班牙內戰,則必須了解佛朗哥。
20世紀世界上爆發過多場內戰,無論從規模還是慘烈程度,西班牙內戰都排不到前列。它之所以成為該世紀最著名的內戰,是因其發生在一個政治和思想大激蕩的時代,全球有影響力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力量幾乎都被卷進西班牙戰場,其影響力超越了國界。
很多中國人是通過海明威的《戰地鐘聲》、奧威爾的《向加泰羅尼亞致敬》了解西班牙內戰的,兩位作者都是這場戰爭的親歷者。這場內戰深受歐美文藝界青睞,有關它的小說、詩歌、散文不計其數。但是,要了解一段歷史的真實進程,通過文藝作品是不靠譜的。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除了文藝作品,缺乏有關這場內戰的嚴肅歷史學術著作。
英國記者和作家伯內特·博洛滕是開啟西班牙內戰學術研究的先驅。他曾擔任美聯社駐西班牙戰地記者,第一個廣泛收集內戰的檔案和史料。這些資料目前保存在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在伯內特奠定的基礎上,新一代學者斯坦利·佩恩終于筑起了西班牙內戰史的學術大廈。
斯坦利·佩恩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西班牙現當代史的泰斗級人物,也是全世界最權威的法西斯主義研究學者。他的代表作之一《西班牙內戰》前兩年已有中譯本,最近國內又引進了他的最新力作《“愛國的”獨裁者:佛朗哥傳》的中譯本,是國人了解復雜的西班牙內戰的捷徑。
過去關于西班牙內戰和佛朗哥本人的作品,最大毛病在于意識形態兩極分化。尤其是,如何看待佛朗哥,要么激進右翼的一片贊揚之聲,要么全球左派人士一邊倒的痛斥。斯坦利·佩恩從不避諱內戰中各方的缺點與陋行,不會刻意去頌揚或貶低任何人物。有時,他也會根據事實做出謹慎的結論。比如他曾指出,西班牙內戰的爆發,是左翼陣營的激進和不寬容的政治逼出來的悲劇,并且列舉了大量令人發指的暴行。
左翼對內戰的敘事在全球占據主流,大量事實被有意無意地掩蓋,內戰爆發的原因被顛倒。歐美媒體提及佛朗哥就喜歡扣上“法西斯”的帽子,但這并不符合事實:他只是一個保守主義者或民族主義者。
佛朗哥掌權之后在西班牙建立了家長式的威權統治,這是事實。在整個歐洲戰火紛飛的20世紀40年代,他以巧妙的外交手腕讓西班牙置身于“二戰”之外,這也是事實。內戰結束后,他主持建造烈士谷,要求將敵對方的官兵同葬于園內,因為他認為內戰是悲劇,犧牲者都值得悼念,無須再分黨派陣營,這還是事實。在他執政的幾十年間,西班牙完成了經濟的現代化轉型,從西歐最落后的國家躋身于發達國家之列,為后來的民主化順利推進奠定了物質基礎,這同樣是事實。
這些年閱讀過大量有關西班牙現代史的著作和文章,斯坦利·佩恩的作品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為他是一個功力深厚的中立研究者,目的是展示事實而非宣揚立場,給讀者提供多元視角的西班牙內戰敘事,向世人描述多側面的佛朗哥。人們從來不缺立場,缺的是對事實的掌握,斯坦利·佩思的這本書毫無疑問是了解豐滿細節的一個優質途徑。

《蘇我氏的興亡》
作者:[日]吉村武彥?
譯者:呂靈芝
出版:社科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定價:56元
為什么天皇沒有姓氏?日本最早的氏族有哪些?活躍在公元6世紀至7世紀末期的蘇我氏,是日本古代氏族集團的典型代表,曾處于大和王權的中心地位。本書從蘇我氏的興衰與藤原氏的崛起角度解讀日本氏族的起源、發展,及其在日本社會、政治中的變遷。

《英國:優雅衰落》
作者:桂濤
出版:三聯生活書店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定價:58元
“脫歐”公投像一把無情的手術刀,將英國的表皮瞬間切開,引起英國最自然的應激反應。這反應是欣喜、憤怒、后悔、無奈,它們就是最真實的“優雅衰落中的英國”。這個衰落的過程持續了一百年,這份優雅從容,也能讓我們看見社會與人性。

《撕碎建筑的硬殼》
作者:[日]隈研吾
譯者:朱鍔、蔡萍萱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理想國
出版時間:2019年2月
定價:65元
本書是2020年日本奧運場館設計師、世界級建筑大師隈研吾的著作 《反造型》 的再版。“房地產”使得建筑與自然的割裂變本加厲,隈研吾認為,建筑的原點在于與大地的緊密聯系。他提供了一種審視建筑的新思路,試圖將作為巨大塊體的建筑“粒子化”,讓建筑成為柔軟而靈活的媒介。

《中國鴉片史》
作者:[法]包利威
譯者:袁俊生
出版: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定價:88元
這部論著打破歷史文化偏見,客觀描述了鴉片在中國的全景:種植與制作、煙民與煙館、內政與外交,深入探究了鴉片滲透到中國社會的種種原因以及在中國的復雜演變,為認識中國近代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