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瑩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深圳率先打響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第一槍”不到兩個月,這個計劃就被臨時叫停。
為響應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號召,位于首期執行名單中的多個城市決定將原計劃于2019年7月1日起實施的《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國六排放標準)提前執行,通過政策倒逼車企推出排放更清潔的車型。但現在,已經開始實施國六排放的海南和原計劃提前至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北京、廣州、成都等地紛紛跟進深圳的措施,稱將延遲推廣國六標準。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深圳率先在全國實施國六標準,給全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相比國五標準,國六輕型車技術難度非常大,對發動機行業挑戰非常嚴峻。一些城市希望汽車能夠更節能、更環保,初衷是好的,但應當慎重,不能脫離實際。”
實際上,上述多個原本計劃提前實施國六標準的城市,本身就處于首批執行名單中。2018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規定,重點區域、珠三角地區、成渝地區從2019年7月1日起實施“國六”標準,而原計劃全國標準的推行時間,是2020年7月。因此,率先“再提前”實施國六標準的深圳受到了市場的強烈“排斥”。

“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汽車銷量連續出現負增長,很多經銷商庫存指數都已經嚴重超過了警戒線,這些庫存車輛基本都是國五車型。”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表示,這也導致提前推行國六標準的城市的經銷商面臨前端清庫存、同時不敢提前進貨的窘境。
“如國六提前實施,那么對于購買國五標準車輛的消費者而言,就意味著剛買車就貶值。從消費者心理而言這也是無法接受的。”付于武稱。
深圳市信息委向深圳市政府提交《關于提請給予我市機動車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過渡期的請示》(以下簡稱“《請示》”)提及,截至2018年11月底,經國家工信部備案的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車型有554個,僅相當于國五車型的12%左右。此外,有26個品牌可以在2019年1月1日前完成國五車型到國六車型的切換,但無法保證正常供應。
也就是說,提前實施國六標準的深圳,將出現經銷商無車可賣、消費者無車可買的困境。而這個“空當期”,將給車企以及經銷商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梅松林表示,國六的提前實施,將使國五車型的二手車殘值下降,也將令消費者只能持幣觀望。綜合來看,這或許將使本就低迷的車市雪上加霜。
“這將直接導致深圳市社消零總額增速下降、汽車經銷商全面虧損、二手車經銷商關門失業等問題的出現。”《請示》中提出,申請暫緩實施“國六”標準,將深圳機動車(新車)執行國六排放標準時間推遲至2019年7月1日,以給多方提供足夠的過渡期完成行業轉型。
這給計劃提前實施國六標準的城市敲響了警鐘。多個城市紛紛推遲國六排放標準的推出,一方面是讓車企有更多的時間來清理庫存,另一方面也是保護汽車市場的穩定性。
至于市場上在售的國六車型之所以數量不多,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認為,與技術突破有很大關系。
作為國五標準的升級版,國六標準多維度加嚴了要求,被稱為史上最嚴標準。其整體比國五標準加嚴了40%至50%,嚴格程度比“歐六”也是更勝一籌,從而實現了國際領先。要滿足國六標準,不僅對發動機行業有著更嚴峻的挑戰,車企還要進行更多的技術升級,增添更多的成本。
據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透露,實施國六新標準,輕型汽油車單車升級成本約需1200元,輕型柴油車單車升級成本約需4000元。
“車企要達到國六標準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做技術改造。對跨國車企來說,國外已有符合排放標準的技術,引進國內加以改進,執行國六標準問題不大。但對于規模小的自主車企,尤其是沒有外資或合資品牌背書的自主車企,要達到國六排放標準比較難。”鐘師表示。
付于武說,從國一到國六標準的升級,中國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這背后需要非常充足的物質以及技術儲備,基礎非常重要。就目前而言,自主車企大多數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所以,把握好節奏至關重要。
“國標”一直是“歐標”的追隨者,相比早于2013年就開始執行歐六排放標準的歐盟,中國已經晚了5年以上。因此,短時間內完成技術革新與產品迭代成了中國汽車行業的必經之路,這也意味著自主車企所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實際上,包括國六排放標準在內,雙積分、新能源、電池密度等一系列標準的提升都在倒逼汽車企業加快產品研發和技術儲備。在成本壓力與技術壓力的多維度考驗下,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賽已經開啟。
“我認為國六標準推遲的這半年,將是車企和經銷商最后的緩沖機會。”在梅松林看來,盡管多方存在不同程度的執行難題,但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策是嚴肅的,汽車行業節能減排的計劃勢在必行。雖然加速推行“國六”勢必將對車市帶來沖擊,但以長遠、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在控制機動車排放污染方面仍是大有可為,也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