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楠

北方十號
2016年1月,農歷臘八節。下午4點,很多人家已經開始和面包餃子,而遼寧省盤錦港輪駁分公司調度室值班電話驟然響起,警情來襲。在盤錦港航道上,一集裝箱船華鑫858機艙失火,急需救援。
接到報警,遼寧港口集團盤錦港輪駁分公司消防拖輪——北方十號立即進入緊急狀態,第一時間趕赴事發海域參與救援。“盼著港里沒事,但要來了事,咱也不怕事。”滕剛是北方十號的船長,也是13名船員的班組長,雖然班組剛成立半年,但公司要求每月一次的消防演習、棄船演習、救生演習……可不是假把式,“練兵千日,用在一時”這句話他時常掛在嘴上。
事故船逐漸進入北方十號的視野。儀表盤顯示,艙外溫度達到零下20攝氏度,消防水噴在拖輪甲板上,還沒流到火點已經結冰。不僅如此,事故船的排水量是北方十號的9倍,高出12米,在水炮控制臺上完全看不見起火位置,只能根據濃煙的飄向推測火點。救援行動難度空前。
滕剛接過船舵,親自駕駛,這能騰出更多人手操縱遠程消防水炮。海風瞬息萬變,若不控制好安全距離,施救船也會被殃及。保證船員的安全,作為班長,他責無旁貸。
“水炮準備,給水!”滕剛一聲令下,兩條水龍沖入火場。北方十號配備了港內最強的救援設備,水炮主控員羅健源,曾是部隊的神槍手,人崗相適的雙高配置發揮奇效,很快阻止了火勢蔓延。冰火之間夾著汪洋,想把火撲滅絕非易事。在12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后,事故船不再有明火出現,也沒有明顯的煙霧竄出。經過消防員兩次探火,確定火警解除。
任務已經完成,船員們驚魂未定,即使在返航途中,依然站在甲板瞭望著事故船狀態,全然不覺身上的衣服已經被海水和汗水灌滿。
經過一夜苦戰,回港的北方十號披上了一層厚厚的冰殼,甲板上冰層有一尺多厚。為確保人員上下船安全,也是為做好次生事故的應急準備,滕剛隨即指揮船員進行除冰和設備維護工作。宋熙達在班里最年輕,這是他第一次參與船舶滅火任務,難免心有余悸,除冰時走了神,呆呆地蹲在甲板上。
滕剛看著小伙子的眉毛、睫毛、衣領上都結了霜,心里著實心疼,但嘴上故作嚴厲地說:“想休息,上了岸有的是時間。”
宋熙達回過神說:“班長,我什么時候能把水炮射準?別每次都當班里的短板。”
“這個月的演習就給你機會,現在打起精神,你的松懈就給事故可乘之機。”滕剛欣賞他這份自尊心。
“太好了,那您拉我一把。”宋熙達把手伸向滕剛。
“腿軟了?”滕剛故意把手向后一背。
“我褲子凍上了,站不起來。”一陣哄笑之后,任務繼續進行。等到除冰結束,已經是傍晚時分。
類似這樣的緊急救援,幾年來,北方十號參與10多次,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海港附近水下地形復雜,船舶密度又高,出于安全需要,大型船舶進入海港區后一般會降低發動機功率。北方十號主要任務是負責協助大型船舶進出港、近海拖帶,或在有險情發生時實行破冰、消防救援等任務。出于這項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在班組籌建時,盤錦港集團公司煞費了一番心思。
此班非彼班
盤錦港落成于世紀之交,是遼寧最年輕的大型海港。2015年,盤錦港獲得國務院批復為一類開放口岸,成為參與世界大物流運輸的一個重要港口,硬件升級和軟件配套必須一同升級。班組作為生產任務的落實者,必須首當其沖,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培養一批能夠勝任承上啟下工作的好班長。
滕剛是一名復轉軍人,曾多次獲得集團“先進生產者”“崗位標兵”“優秀復轉軍人”等榮譽稱號,“在部隊時當過班長,現在企業里也叫班長,不過此班非彼班,管理方法當然不一樣。”滕剛說,作為軍人,只要服從指揮就是一個好兵,而作為企業里的班長,得有一套適應企業經營發展的管理方法。上任伊始,他將部隊的軍事化管理帶到了班組的日常管理之中,這是他最熟悉的管理方式。初始效果非常好,班組整齊劃一,效率和成員風貌煥然一新。但隨著盤錦港融入海上絲路新格局,港內工作越來越多樣,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大,部隊里學來的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班組工作,班組管理方式升級迫在眉睫。
7月,盤錦港提出了創建五型班組的理念,雖然正值港內流量旺季,但領導仍然從企業抽調出一批優秀青年職工,作為新班組長的候選人,參加為期一個月的班組建設和6S管理知識培訓,滕剛就是其中一員。
“箭繃在弦上,隨時都有折弓的危險。這時候要先放松,換張大弓才是解決之道。”領導告訴滕剛,磨刀不誤砍柴工,要做一個好班長不能只看著眼前的工作,只有提高自身素質、升級班組管理方法,才能實現效率的飛躍。
回船后,滕剛帶著全體成員進行多次學習和討論,深入研究集團下發的文件,樹立全體成員的班組意識。經過多次的班務會議,民主選舉出黨小組長、工會小組長以及共青團小組長,并制定了相關的工作制度且責任落實到人,為下一步的班組建設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北方十號班組正式成立,新班組因船得名,班組里有13人,清一色的男兒郎,平均年齡37歲,是公司班組中最年輕的集體。他們分為甲乙兩班,每班出海4個晝夜后,可以換班休息4天,單班每年在海上要漂泊180多天,是名副其實的海上班組。
“我們的班組飄在海上,做事一定得腳踏實地。”班組建設初期,滕剛就定下了爭創紅旗班組的目標,加強班組的黨建工作,嚴格推行班組管理的新政策。他還結合原先的軍事化管理方法,在班組率先嘗試推行了一套準軍事化管理法,讓企業推行的6S管理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出其指導作用。
如今,這支在海港組建、海上成長的班組,4年里,累計出海1200多天,航行約20萬海里,相當于橫渡太平洋24次,完成協助大輪進出港任務近4000次,事故率始終為0。北方十號班組先后榮獲“集團先進班組”“紅旗班組”“青年文明號”等榮譽。去年,班組又獲得“遼寧工人先鋒號”。滕剛交代組員把獎杯和證書都放在船上保管,說這些榮譽是北方十號的“警示符”和“平安符”,時刻提醒班里所有人一一平安出海、載譽而回。
在北方十號的示范引領下,盤錦港其余9個船舶班組也紛紛加入到創先爭優的行列中。當問及滕剛的治班心得,他說是自己碰上好制度,“好制度會讓人變得堅強、優秀,作為班長,我更希望每個成員能和諧的團結在一起”。
隨著海風逐漸轉暖,滕剛盤算著向公司申請船員家屬登船參觀,讓家屬更了解班組和親人堅守大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