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班組是企業經營管理的細胞,企業的戰略目標和各項任務最終都要落實到班組才能實現。可見,班組建設不僅是關系到企業永續經營、基業長青的根本性、長期性工作,也是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所以,我要從企業管理、勞動關系和工會工作這三個視角,來談談企業班組建設的重要意義。
首先,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班組建設是實現操作標準化、管理科學化和制度規范化的著力點。
班組建設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中國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實質性差距不在于經營規模、技術水平、產品品牌和市場營銷等表面因素,而在于企業的基礎管理,體現在員工責任落實到崗位的質量。落實員工崗位責任制,要求班組按照生產經營過程的客觀要求,把每一項具體工作落實到每個崗位和每個員工,并與員工的權責利相結合,報酬與貢獻相掛鉤。
班組建設的關鍵是制度規范的標準化建設。中國大型企業班組建設的一些先進典型經驗并不比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管理遜色,但中國企業基層管理的整體質量不如世界一流企業,其實質是中國企業的制度建設不如人家,其執行力度也不夠。應該把中國企業優秀班組建設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總結提煉為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和作業規范,通過制度建設,增強執行力度,提高中國企業基層管理的整體水平。
其次,從勞動關系的角度來看,班組建設是發展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實現效率、公平和參與權有機統一的需要。
企業勞動關系圍繞三個目標展開:效率、公平和參與權。效率是指有效地、利潤最大化地使用勞動力以促進經濟繁榮;公平是指在經濟報酬分配、雇傭政策管理以及職業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公平合理;參與權是指員工實際影響工作場所決策的能力。中國企業日常管理更多的是重視效率和公平,而忽略了員工參與。這正是目前行政化和指令式的班組管理存在“四十歲現象”的重要原因。
所謂“四十歲現象”,是指班組內年輕員工承擔大部分工作,而多數擁有豐富經驗與資源的中年員工,呈現明顯的貴族化傾向。員工參與是尊重員工的具體實踐,是實現制度合理化和標準化的保證,是消解“四十歲現象”的有力手段。調動和發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聰明才智,就要讓一線員工參與到班組建設和管理工作中來,成為班組建設的主體和實踐者,讓員工擁有最佳的工作態度,找到最好的工作方法,使他們在參與工作場所的管理中,實現快速而全面的成長。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企業的宗旨和使命,堅信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履行使命的員工,才能在完成工作、滿意客戶的同時,實現自我提升、快樂工作。
最后,從工會工作的角度來看,班組建設是工會服務職工群眾、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工作。
班組建設是工會找準位置、發揮優勢的切入點。在現代企業中,如何擺正工會和企業行政的關系,工會應如何找到協調兩者的工作切入點,是工會工作的難點。在全球經濟衰退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只有做好班組建設工作,企業和員工個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根本保證。
工會應堅持“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原則,積極協助企業搞好班組建設,充分發揮自身所具有的三大功能:1教育功能。提高員工素質是班組建設的根本。員工素質包括思想素質、作風素質、能力素質等。其中思想素質和作風素質的提高主要靠教育和培養。工會要發揮教育優勢,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教育員工樹立高度的責任感、進取心和奉獻精神,培育員工吃苦耐勞、團結協作、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2載體功能。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是工會的載體優勢。通過這些載體活動,既可以加強員工對新技術、新知識、新設備、新工藝的掌握,又可以總結先進經驗,挖掘員工在實踐中練就的絕招絕活兒并加以推廣,成為企業和全體員工的共同財富。3培訓功能。工會要充分發揮其群眾性優勢,動員和組織每一位員工積極投身到班組建設中。考慮到班組長對班組建設起著關鍵性作用,積極開展班組長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工會通過開展班組長培訓,以“如何當好班組長”為核心內容,全面提升班組長的綜合能力素質,使大批班組長真正發揮最基層管理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