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加益
生活就像一道令人費解的數學題。有時候,你絞盡腦汁也想不到問題的答案,但只要思路一來,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有一家飯店要招一名大廚專門掌勺。李明和張昊都想去應聘這個職位。面試的題目很簡單——做一道菜,誰的菜打動了經理,誰便可以獲得這個職位。
“什么樣的菜才能打動經理呢?”張昊回到家后冥思苦想。正巧,張昊的爸爸從大街上回來,見張昊如此煩惱,便問原因。問清緣由后,張爸只是問了一句話:“晚上,你想吃什么?”“隨便!”張昊不耐煩地說。
到了晚飯時間,張昊卻發現餐桌上有一盤番茄炒蛋和一盤油燜大蝦,外加兩碗白米飯。張昊正疑惑,張爸笑瞇瞇地招呼他來吃飯。
吃完飯后,張爸讓張昊觀察一下餐桌上的兩盤菜。張昊驚奇地發現,番茄炒蛋所剩無幾,油燜大蝦卻吃了不到原來的一半。
這時候,張爸才開口道:“沒錯,番茄炒蛋只是一道家常菜,但它能讓品嘗者嘗到家的味道,引起品嘗者對家的思念。油燜大蝦雖是一道大菜,但大家也都吃過。其實,家常菜才是最考驗廚師廚藝的菜品。重點是你做的菜讓別人吃了還想吃,能讓人吃出家的味道,吃出你做菜時的用心。”聽了這番話后,張昊茅塞頓開。他甚至想好了明天面試時要做的菜了。
第二天,他們都如期到了面試地點。
后廚里,只見張昊不緊不慢地完成每一道工序。
結束后,擺在餐桌上的兩道菜卻大相徑庭。李明做的是佛跳墻,張昊做的卻是一道再平常不過的家常菜——燒茄子。然而,張昊的菜最終俘獲了經理的心。這道普通的燒茄子,讓經理想起了小時候家里窮,母親便用自家種的茄子做成各種小零食來哄孩子。
……
比賽結束后,李明覺得不公平,便去找經理理論。經理給出答案:“世界上佛跳墻做得比你好的人有的是,所以你得為自己定一個高起點,才能在他們中出類拔萃,但你還不具備這個能力。張昊不同,他量力而行,做菜時很認真……他以最普通的方式打動了我。”經理的一番話使李明啞口無言。
張昊在競爭中獲得了成功,他最感激的人不是經理,而是爸爸,是爸爸的一番話讓他從“山重水復”走到了“柳暗花明”。
(指導教師? 舒 曼)
【評點】
在結構上,作者采用了總分式,先以比喻來活化生活這道難題,雖然令人費解,卻也能找到答案。接著,作者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展開敘述,既有鋪墊又有發展,還有一個美滿的結局,最終道出了人生感悟。巧妙地安排結構,合理地分布內容,鮮明地亮出文章的中心,使此篇小說言有盡而意無窮。